课题组综合应用AHP法和模糊评价法,以实现这两方法之间的有机集成:一方面,AHP法能够为模糊综合评判提供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素权重;另一方面,模糊评价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AHP法的主观影响,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运用AHP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思路是:在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判断矩阵定量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通过建立模糊集,引入"隶属度"和"模糊关系"等相关概念,分层次进行模糊评判,最后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3.3.1 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表1评级指标体系中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采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请专家对指标进行层内两两比较,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加总平均。
(2)计算层次权重
层次权重计算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元素而言本层次相应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选用方根法进行计算[7].整理专家打分情况,计算后得到各级指标总排序权重,见表1.经检验,各判断矩阵均满足CR=CI/RI<0.10,符合一致性要求。
3.3.2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逐级评判
(1)建立因素集与评语集
因素集(U)是由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集合,本评价因素集可表达为:
U={U1,U2,U3,U4}={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 (1)
评语集(V)是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本文选择建立了五级评判,即:
V={V1,V2,V3,V4,V5}={低,较低,中,较高,高}(2)
(2)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按照上述评语集,将"东郊记忆"项目价值综合评价的因素集Ui到评语集V看成是一个模糊映射,统计专家在各评价因素的不同等级评语的频数,则可得到各项因素的模糊评价矩阵Ri,即:
【公式1】
(3)第一级模糊评判
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取表1中的指标权重aij组建相应的指标权重向量Ai,将其与式(5)的第一级评判模糊矩阵Ri进行合成运算,计算Ui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完成第一级综合评判:
Bi=Ai·Ri=(bi1,bi2,…,bim) (6)
根据第一级评判结果Bi,得到次准则层相对于主准则层的评语隶属度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
(4)第二级模糊评判根据第一级评判方法,同理可以完成第二级模糊评判,进行归一化处理,得:B=max(b1,b2,b3,b4,b5)=0.379=b4(7)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东郊记忆"项目的价值为V4=较高,如图3所示。
3.4 评价结果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①"东郊记忆"的再利用取得了较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旧建筑的保留幅度较大,相较于拆除新建方式的节能环保优势明显;②经济价值一般,尽管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了投资,但装饰工程和部分加固工程的成本过高,体现了旧建筑再利用项目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③社会价值的评判结果为"较低",说明"东郊记忆"再利用对于社会的贡献不足,最主要原因是建筑功能转变后减少了原建筑可提供的就业位置;④在历史文化方面,"东郊记忆"项目再利用的价值较高,成功的原因在于"东郊记忆"项目抓住了保护和再利用的平衡点,既保护了原有建筑文化,也丰富了文化的种类和形式,使建筑文化趋于多样性发展。从图3看出,"东郊记忆"项目再利用的整体价值较高,验证了该项目决策实施的正确性。
根据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得出的"东郊记忆"再利用的价值为较高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4 结 语
对建筑最大的尊重莫过于"物尽其用",对历经岁月考验与世事变迁的建筑尤其如此。旧工业建筑的命运所系,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思考和评判建筑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本文对旧建筑再利用的价值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各类旧建筑的再利用评价中,为相关部门决策旧建筑的"去""留"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丛红,潘磊,李轶凡。国外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及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70-372.
[2]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J].宏观经济研究,2005(4)。
[3] 梁晓波。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及其评价要素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4] 贺静。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4.
[5] 迟晓梅。老旧建筑维护成本优化配置的造价计算模型[J].工程经济,2015(2):10-16.
[6] 严铭,李朋朋,左乐川。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模式[J].文教资料,2014(6):47-48.
[7] 吴炎,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我国每年有上亿件大大小小的产品产出,同时有几亿的废品、垃圾被丢弃。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附和市场,导致大量还没面市就面临淘汰的人工制品。制造在高度消耗地球自身的资源,而丢弃又给自然环境造成重大负担,绿色环境的命题也由此发展成为日益受全社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