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关联因素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9 共4970字
摘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调料等。在中国有机食品也可以看做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近些年来,黑龙江依托农业大省的自然禀赋优势,不断发展有机食品及其产业链。对其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额逐年提高,使得有机食品产值不断攀升。
  
  同时,随着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Amsterdam[1]就根据价格内生变量模型得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受农民素质、非农与农业人口的收入分配以及生态环境等要素的约束。Richard Sanders[2]从中国有机食品要素投入入手,探索可行的有机农业道路,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学者也同样进行了关于有机食品产业的研究,宋国宇[3]系统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认为我国绿色产品产业也应该及时进行结构优化,并以此为主线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来找到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该研究也同样适用于有机产品产业。
  
  杨伊侬[4]指出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机食品产业还受消费者消费因素影响,其中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这些定性变量都会影响有机食品产业消费。综上,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可以独立研究的分支,不论是从产业结构还是消费需求方面都倍受学者探讨。现结合 C-D 生产函数和虚拟变量模型来研究黑龙江省的有机食品产值问题,其原因和意义如下:

  第一,黑龙江省有机产品种类繁多,而有机农产品自然可以同农产品一样被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要同时兼顾土地、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影响,所以引用 C-D 生产函数模型更为简洁、直观。

  第二,黑龙江省有机食品发展较快,其有机食品供给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然而,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关心是否又会影响有机食品消费。又如何测量这种影响,基于此引入食品安全的虚拟变量模型来进行分析。

  1 理论依据和方法描述

  1.1 模型的理论依据

  根据传统的索洛模型建立如下形式的有机食品产值生产函数:Y(t)=F(k(t),A(t)L(t)) (1)其中 t 为时间。即当生产投入变化时,产出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t)L(t)的乘积形式表示有效劳动,K(t)表示资本投入。其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表示如下:F(k(t),A(t)L(t))=K(t)α[A(t)L(t)]1-α,α<1(2)可以看出在原始的 C-D 生产函数中,土地并未被引入到模型当中,随着研究的拓展,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探讨土地的固定供给对生产能力的约束。于是生产函数 2.1 变为Y(t)=K(t)αT(t)γ(A(t)L(t))β,α>0,β>0,γ>0(3)在(3)中,Y(t)表示产出,A(t)L(t)依然是有效劳动,而 K(t)和 T(t)则分别表示在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和土地的数量。传统模型中认为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并且 T(t)的增长率为 0.也采用(3)式作为文中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的生产函数。但不同之处在于:在所选定的研究期内,黑龙江地区有机食品耕种面积逐渐提高。

  1.2 方法描述

  根据上述理论基础,首先建立相关的计量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形式上属于非线性模型,这就要求先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即将(3)进行对数线性化,建立如下计量模型:lnY(t)=αlnK(t)+γlnT(t)+βlnA(t)L(t)+μt(4)进而分析资本,土地以及劳动对有机食品产值的影响,同时根据模型来验证目前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是否处于规模经济之中。

  其次,建立有机食品产值生产方程的虚拟变量模型。2008 年以来,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国人开始注重对食品安全的考量,那么有机食品产值是否也会受累于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同时,在更关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人均消费性支出是否又会对有机食品产值产生影响,这些都将反应在此含有虚拟变量的生产方程模型中。因此,建立如下的虚拟变量模型:lnYt=β0+β1DtlnCt+β2lnCt+μt(5)其中,Yt是有机食品产值,Ct是人均消费性支出,而 Dt是模型中引入的虚拟变量,由于上文提到的"三鹿"事件,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渐加深,因此要检验其是否会影响有机食品产值,并量化这种定性变量所带来的波动,设置了以 2009 年为转折年份的虚拟变量:Dt=0…(t<2009)1…(t≥2009≥)最后,受限于文中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模型中采用乘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则上述生产方程可以表述为:t 年前:E(ln Yt| ln Xt,Dt=0)=β0+β2lnCt(6)t 年后:E(ln Yt| ln Xt,Dt=1)=β0+(β1+β2)lnCt(7)2 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过程。

  2.1 对生产函数的分析

  选取 2000~2012 年的数据对模型 2.4 进行 OLS分析,得出如下结果:ln Y≥(t)=-1.84 +1.04lnT(t)-0.30lnK(t)+0.46lnL(t) (8)(0.15) (0.04) (0.48) (0.12)R2=0.98 F=171.71 D.W.=1.41从上述过程可以得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为0.98,F 检验结果等于 171.71,说明该方程整体的估计效果很好,回归方程总体是显着的。但是,该方程的 t 检验结果却并不是全部显着,在 5%的临界水平下,只有土地变量通过了 t 检验。说明上式中的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也就是说,三个自变量之间互相影响,依存度较高。最后得出有机食品产值的生产函数为:Y(t)=0.16K(t)-0.3L(t)0.46T(t)1.04.该生产函数结果表明:首先,土地、资本和劳动三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分别是 1.04、0.46 和-0.30.这表明耕种有机食品土地数量对产出贡献率最高,是有机食品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黑龙江省有机食品耕种面积的不断提高,是其有机食品产值逐步提高的最大影响要素。而资本的贡献率并不明显,这也表明有机食品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投入的变化并不明显。有机食品的产值增长主要依靠所投入的劳动力和土地耕种面积,因此容易造成片面追求产值而过度投入等问题。其次,根据 α+β+γ>1,这也充分说明黑龙江省的有机食品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有规模经济的潜质。

  2.2 对生产方程的分析

  同样选取 2000~2012 年间共 13 年的数据进行虚拟变量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下列等式:ln Y!t=-13.12+2.15lnCt(9)(0.00) (0.00)R2=0.95 F=221.09 D.W.=0.73ln Y!t=-17.52-0.05DtlnCt+2.66lnCt(10)(0.00) (0.005) (0.00)R2=0.97 F=230.36 D.W.=2.09将(9)和(10)中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第一,两个生产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是 0.95 和 0.97,说明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都较高。第二,F 值则为 221.09 和230.36,其对应的概率结果均为 Prob (F-statistic)=0.00,即两个方程总体的估计效果是显着的。模型的选取是正确的,但是(9)中存在着自相关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先忽略其影响。最后,从 t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 1%的临界值水平下,两个方程中的所有系数的 t 值检验都是显着的。但是(10)中 β1值并不显着地异于 0,得出人均消费对于有机食品产值的弹性系数在 2009 年后是 2.61,而相比于之前的也就是说人均消费每提高 1%,有机食品总产值将提高 2.61%.

  而在(9)中,该弹性系数为 2.15.生产方程的虚拟变量结果表明,在 2009 年以后,受到食品安全冲击的情况下,有机食品产值对人均消费变动更加敏感,因此消费型经济是否可以拉动有机食品产值持续增长,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检验。

  3 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数据分析过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其有机食品产值增长对土地的依存度较高。这也造成有机食品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中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占 30%~40%,产品加工深度低,抗风险能力弱。虽然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有机食品耕种面积在逐年提高,且自身也拥有黑土地的先天自然禀赋优势,但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能进行无限扩张。如果持续长期依赖土地拉动的有机食品产业,也将拉高其生产成本。因此,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要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就要大力发展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食品。
  
  其次,模型结果显示资本对有机食品产值贡献较差。黑龙江省对有机食品产业投入的资本逐年增加,2014 年计划投入新增资本约 8 亿元,旨在打造龙江有机食品产业链。然而增加的资本投入却并未对有机食品产值带来积极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截至 2013 年,黑龙江省获有机食品认证证书889 张,占全国总量的 11.9%.认证数目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不论是生产加工企业还是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都存在着规模较小的问题。受制于规模因素,黑龙江省有机食品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也缺少龙头企业和品牌优势,以至于影响有机食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回归结果证明黑龙江省人均消费变化是其有机食品产值增加的影响因素之一,就当下的消费现状看,黑龙江省并没有抓住有机食品优势营销,出现了有机食品消费不足的问题。这表现为消费者仅仅强调食品安全消费,却对有机食品消费知之甚少。还有部分消费者虽然在购买商品时,会认准有机食品或者绿标等标识,但也并不清楚有机食品标识的科学含义,只是一时的跟风消费[1].

  4 对黑龙江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大米、小麦粉和粮油占据有机食品的首要位置,而具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有机食品种类稀少。在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仅要有区域性特色,更要打造优质的产业链结构。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有全局观,既要扶持大企业集团,又要提携小企业发展。这样就能保证集团间相互协作形成系统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链优势。既为企业本身盈利创收,也使有机食品产业种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更具特色。

  4.2 实施品牌战略

  黑龙江省要保护原有有机食品品牌,诸如"北大荒"、"五常大米"和"完达山"等知名产品,旗下都有有机食品系列,如"北大荒有机面粉".这些品牌发展过程中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向大规模集团化拓展,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5].集团化会充分展示龙头品牌优势,使黑龙江省有机食品畅销国内外市场。而对于省内的有机食品中小企业,要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有力整合,使中小企业能够逐渐规模化,以提高生产能力,拉伸产业链条,保证有机食品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企业还要增强对商标的保护意识,要通过政府监管、及时维权、及时注册等方式来保护品牌效应不受破坏。此外政府也要加大金融扶持手段,来推进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品牌战略。

  4.3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样注重高附加值。这就需要黑龙江省在追求向有机食品产业投入较高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转化。早在 2000 年初,欧盟以及美日等国家就成立了关于有机食品加工、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专项拨款。而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对有机食品产业科研投入力度,但整体与欧美国家仍有差距。因此,黑龙江省作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较快地区,更要加快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及加工行业的科研投入,要不断研制出更高效、增产、优质的先进技术。研发有机食品新品种,科学管理有机食品种植技术、土壤培育、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还要深入改良传统农副产品的技术工艺,推进初级农副产品向高精深加工产品转化。从而达到重点培育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收益好的有机食品产业的目的。

  4.4 有效营销,推广有机食品消费

  根据虚拟变量模型得出的黑龙江省人均消费弹性变化明显。所以,如果在全国推广黑龙江省有机食品,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消费,也势必会推动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具体来说,要加大有机食品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有机食品的食品安全性和科技创新性等,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其次,还要对目标消费者群体进行分类,如将消费者分成高端购买型、家庭消费型和适龄群体消费型,这样也有助于更进一步细分有机食品产业链,推进有机食品产业深加工模式。在营销网络的选取中,不要只拘泥于一年一度的绿博会或者哈洽会等展会宣传,更要符合消费者当前的消费习惯,即建立电子商务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有机食品物流配送体系,让消费者能够足不出户地享受到龙江有机食品优势。

  总之,现代化、快捷的有机食品营销通道,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黑龙江有机食品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5 结论

  黑龙江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还不完善,有诸多因素影响并制约着其产业发展走向。因此,黑龙江要依托先天自然禀赋优势,不断进行有机食品产业的科技创新,使龙江有机食品产业优化升级,让更多国内消费者参与其中,从而打造出龙江有机食品产业品牌。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使黑龙江省有机食品产业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最终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