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化选拔机制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0 共3758字
摘要

  党政领导人才在各级党委和政府中承担着领导职能,起者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的作用。我们在这里把它界定为政府、执政党组织、人大政协与人民团体机关中,副处级以上并且担负管理整个组织主要责任的干部或者具备处级以上 (包括处级)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标准。

  “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兰考调研时指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人才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当然,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不止一次反复强调当前我们培养与选拔领导人才要坚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可以说,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这正是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首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一是强调了”德“的本质属性。二是确立了”德“的先导作用。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是干部的政治立场、道德素质以及为民态度,而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是体现了”德“的时代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强调以德为先对于干部队伍来说,极为重要。良好的干部”德行“,可以有效抵制市场经济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增强干部党性修养,坚持品德操守,更好地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要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倡导”德“,把握新时期”德“的本质,努力做到用正确的”德“选人用人。

  其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从根本上加强干部”德“的培养。要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干部、武装干部,不断提高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并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对干部”德“的培养,要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防止思想庸俗化,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前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升华思想境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加强干部道德修养,真正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

  再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从制度上严格干部”德“的考核。要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德“的评价制度体系,为干部”德“的考核提供保障。一是确立”德“的考核标准。***总书记对干部的”德“提出了明确标准,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干部”德“的考核,要看能力、重德行,要看政绩、重政德。二是完善”德“的考核方法。要对干部的”德“进行立体考核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等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的考核。

  二、 坚持民主、 公开、 竞争、 择优的方针。

  首先,要推进选用公开。公开就是要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通过扩大民主选人用人机制,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继续严格执行 《党政领导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条例》 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实行干部选拔公开工作,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一要实现干部培养选拔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落实人民群众”四权“;二要实行干部信息的内部沟通机制,干部任用情况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不仅要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还要尝试干部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向普通干部公开;三要实行干部信息的社会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建议,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建立对干部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用人满意度指标作为衡量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人才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促进公平竞争。竞争是促进公平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一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要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拔力度,把竞争性选拔作为干部选拔的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建立公平用人机制。同时,要扩大选人视野,扩大参与对象广度,科学制定资格条件,达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适、适中选强“.二是要增强干部的能岗相适度,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要注重能岗相适应,使公选干部能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改进考试方法,把职位所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体现到考试内容之中,突出岗位特点和能力导向,采用竞职演讲、现场解答提问、解决现实问题等手段,对竞聘人的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进行测试,对其胜任特征开展模型分析,要注重实践识人,把选出来的干部放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使干部从”公选“到”公认“.

  再次,坚持选用择优。择优就是要通过选贤任能等方式选拔干部,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严格考核程序,扩大考察覆盖面,丰富考察内容,使考核任用民主化。要在干部选拔考核中,统筹经济、社会、人文等多项指标,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

  三、 坚持科学化、 民主化、 制度化的方向。

  首先,推进领导人才选用工作的科学化。科学化,就是满足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理论、制度、方法和工作机制的科学化。要根据实践要求,采用科学的办法选拔干部。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吸收外国干部选用制度中的科学管理办法。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党政领导选用管理制度。要健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干部分类管理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干部管理方法,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其次,推进领导人才选用工作的民主化。民主化,就是把各级领导行使权力的行为和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人民群众有权选择、监督领导人才的使用。要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

  再次,健全领导人才选用工作的制度化。制度化,就是要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体系,形成按制度管人,以制度用人的机制。要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选用制度改革,用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约束、激励党政领导人才的行为。正是有了科学民主的制度作保障,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各级领导人才,才能建设成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班子,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四、 改革和健全选人用人的机制。

  首先,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坚持干部任用民主推荐制度,就是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一是要建立民主推荐职位预告制度。要根据不同类型职位特点和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推荐办法,改进和完善民主推荐方式,增强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二是要正确运用民主推荐结果。在民主推荐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民意,根据岗位需求、考核情况、工作实绩等因素确定考察人选。

  其次,改进任职考察工作。一是完善干部德才考察标准。根据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干部道德形象界定为政治责任感、事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分解细化考察指标;要改进干部考察办法,把考察干部的德与考察干部的能、勤、绩、廉相结合,在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考察干部工作圈的同时,采取一些新办法,加强对干部生活圈和社交圈的考察。二是完善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对象公示制度。要扩大考察预告发放范围,向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居住地和其父母居住地三方分别发布预告。要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并通过公开栏、广播、电视、网上信箱、专门电话等方式,听取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三是坚持差额考察,落实延伸考察。要广泛考察对象的单位同事、同学朋友、服务对象,走访考察对象上级机关领导、父母配偶、街坊邻居,征求执纪执法部门、配偶所在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征求意见等,切实增强考察准确性。

  再次,规范酝酿和讨论决定程序。

  一是完善酝酿制度。要加强组织、纪检等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充分征求意见和看法。二是实行预告制度。要在常委会召开前几天,采用送达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预告书的方式,在党委常委中进行,并根据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向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预告。三是完善人选介绍内容。

  要逐个介绍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真实反映被考察人的特点,让参与讨论人员全面客观了解被考察人员。四是规范讨论决定干部的程序和方法。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

  最后,规范干部破格提拔办法。

  一是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通过机制建设,用制度规范干部管理工作,鼓励优秀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同时及时淘汰不干实事、群众不认可的干部。二是加强年轻干部考察。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加强破格提拔力度。三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培养教育等手段,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五、 强化组织意识, 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决定干部的任免,必须坚持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任免决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反对独断专行和个人说了算,反对少数人或个别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努力做到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徐颂陶,孙建立。中国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2]于学强。中国干部选拔的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