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斑鱼隶属石斑鱼属,因体色呈青褐色又俗称青斑。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网箱养殖的一种名贵海产鱼。但近年来,受集约化程度、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各种病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也制约了青斑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青石斑鱼发病原因
1.1 苗种本身携带病原
目前,很多青斑鱼自身携带大量病原,但并未表现出病变症状,当被作为亲体育苗时,苗种就会携带一定量的病毒或病菌。当不经过严格检验或消毒直接放苗,随着时间推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病原菌会大量繁殖,从而爆发疾病。
1.2 养殖密度过大
部分养殖户为了片面追求利益,盲目扩大规模、增加放养密度,导致局部水流不畅,污物得不到及时排除,加剧了水体污染,进而造成疾病隐患。
1.3 养殖水体污染
目前,青石斑鱼大部分采用的是近海网箱养殖,但是因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引起的近海海水污染也是日益剧增,水质恶化及大量有害物质不断积累,致使致病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导致青斑鱼病害频发。
1.4 环境变化
一些病害在特定的季节或一定水温、盐度等范围内才会发生,例如,天气炎热、海水盐度偏高时易引发溃肠病。4~5月时,近海海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易引发车轮虫等寄生虫感染。
1.5 管理不科学,防范意识不强
管理不当、防范意识不高也是造成病害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换网时动作幅度较大,鱼体表面被划伤,易感染病原菌;滥用药物,病鱼处理不当,随意抛弃;投喂变质饲料等。
2 青石斑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适当选择养殖海区
养殖点应无海水污染,底质以石砾为最好,水流流畅,速度适中。水质应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盐度不应有太大变化,大部分时间维持在 22 ~ 33℃为好,最适水温在 22 ~ 30℃,温差不应超过 15 ~ 29℃。
2.2 选用健康苗种
健康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第 1 步,应选择活力好、体表无伤痕的苗种进行放养,规格一般在 10cm 以上。苗种应经过严格检疫,确定不含病毒或病原在安全范围内,对于因运输、操作不当造成的体表损伤苗还应进行消毒处理。
2.3 放养密度要适宜
适宜的密度是抑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密度过大不仅影响水体交换,加重污染,还影响其生长速度。在青斑鱼较小时密度可以适当放高一些,但是随着生长要及时进行筛选分箱并降低密度。此外,网箱摆放要合理,在保持水体充分流动的同时,不能造成总体密度过大。
2.4 投喂要科学
青斑鱼在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营养需求也会不同,应根据生长情况使用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和鲜料。投喂饵料时,先要保证质量,坚决不投腐烂、变质、营养不合理的饵料;投喂量要合理,应根据天气、水温、鱼体大小、密度及病害等情况灵活掌握,适时调整,例如,水温过低或过高时少投,温度适中可适当多投,有病害发生时要少投等。
2.5 管理要得当
良好的管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减少病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根据鱼体大小,要及时按规格分箱,更换相应网目的网,不定时清洗网箱上面的附着物,减少病菌附着的机会。对于表皮机械损伤的鱼体要消毒后再放回养殖,病死鱼不能直接抛弃水中,要在陆地上集中掩埋,接触死病鱼的工具也应消毒处理,防治再次传播病原。
2.6 防范意识要强
要时刻关注天气、水温变化,注意观察鱼游动、摄食情况,检查是否有疑似病害症状,一有发现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3 常见病害的防治
目前,青斑鱼面临的病害主要有病毒性疾病(彩虹病毒、神经坏死病毒)、细菌性疾病(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要认识常见病害的病原及症状,以预防为主,若有病害情况,则应合理操作、适当管理、理性选药、科学用量。
3.1 病毒性疾病
3.2 细菌性疾病
4 结 语
青斑鱼养殖是否成功与疾病的流行及控制密切相关。面对愈演愈烈的病害问题,要熟悉青斑鱼常见病害的症状及流行情况,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面对病害要迅速做出反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治疗,争取将病害程度降到最轻,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做到科学养鱼。
参考文献
[1] 罗鸣 , 陈傅晓 , 刘龙龙 , 等 . 我国石斑鱼养殖疾病的研究进展 [J]. 水产科学 ,2013,32(9):549-554.
[2] 陈波 , 罗海忠 , 付荣兵 . 青石斑鱼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育技术 [J].河北渔业 ,2006(2):25-31.
[3] 覃映雪 , 池信才 , 苏永全 , 等 . 网箱养殖青石斑鱼的溃疡病病原 [J].水产学报 ,2004,28(3):297-302.
我国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繁殖育种而来的,这些水产品肉质鲜美、易养殖、成活率高,是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傲人成果,同时也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效益显著。...
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小鳖称为幼鳖,幼鳖养殖是养鳖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养殖成效。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
0、引言制卵形鲳鲹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鲹科(Carangidae),鲳鲹亚科(Trachinotinae)、鲳鲹属(Trachinotus),俗称黄腊鲳、短鳍鲳鲹、金鲳、红三、红沙等.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日本...
当前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水产养殖的规模和类型也处于不断拓展状态,对水产养殖的总体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将自动巡航船应用到水产养殖当中对于提升水产养殖整体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自动巡航船的水产养殖技术展开研...
雨生红球藻Haematcoccuspluvialis能大量积累优质虾青素,是一种高价值经济微藻。在培养时,采用绿色细胞培养和转红培养两步法进行,绿色细胞的高效培养是生产虾青素的首要环节。先提高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后进行诱导转红可获得比一步培养更高产量的虾青素。...
葛氏鲈塘鳢俗称老头鱼、山胖头,系东北地区优质小型经济鱼类,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是DHA含量极高,深受食客喜爱。近年来,葛氏鲈塘鳢自然资源量下降,葛氏鲈塘鳢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同时也成为了新兴的水产养殖热点。现将葛氏鲈塘鳢生态养殖技...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了普遍关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所需要的渔业机械,如增氧机等的数量庞大,电力消耗严重。...
大鳞鲃(Barbuscapito)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大鳞鲃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2003年首次引入我国。经北方池塘养殖,为广温性鱼类,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蛋白质含量达到20.27%。经测量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为72.22%,生长发育温度在0~30℃,适...
海藻场生态系统是典型近岸浅海生态系统之一,利用大型海藻吸收、固定,并转移海水中的碳、氮、磷等生源要素,减轻水域富营养化,同时形成多种海洋生物生长、栖息的局部稳定的小生境,达到增加生物多样性,修复渔业资源的目的[1-9]。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污染...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属滤食性双壳贝类,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原产于俄罗斯千岛群岛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北部,为大型冷水性贝类。虾夷扇贝生长速度较慢,贝壳较大,达10cm以上。闭壳肌可制作名贵的海产品干贝,属海产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