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低吟与高歌——陶渊明诗文风格浅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6-25 共5587字
  摘要:陶渊明是田园派诗歌的始祖,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特定的社会背景,使他的诗文呈现两种基本的艺术风格:(一)平淡自然,寓理于景,寄寓了诗人一定的生活理想;(二)清俊刚健,慷慨激昂,牢骚与愤感中同样体现一种坚贞不屈的守志情怀。
  
  关键词:风格;平淡自然;寓景于理;清俊刚健;慷慨激昂。
  
  在千百年来的古代文坛上,数不清有多少璀璨的星星照耀着文学的天空,陶渊明即是此中一位卓越的诗人。这位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田之壮举的文人,义无反顾地冲破了玄言诗的枯燥与晦涩,为古代诗文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他独创的审美眼光以及无限的艺术境界,深深地影响了后人,使其本身也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本文拟把陶渊明的思想意识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以探寻其诗文的基本风格和影响价值。

陶渊明诗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p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就是这样一位不入世的伟大人物,却生活在政治纷扰、危机四伏的黑暗时代。黑暗的现实,也直接阻碍了这位贤臣之后的入世之路,而真正使其抛弃功名、立志从文的,却是他的社会理想。他希望用手中的笔来构建理想的美景,寄予那无以言表的情思。研究陶渊明的诗文的整体风格,就应将此作为一个切入点。
  
  自古以来,对风格的形态分类很多,所谓的风格形态是作家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中的客观存在形式。现在多采用的是着名学者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所提到的观点:(1)简约、繁丰;(2)刚健、柔婉;(3)平淡、绚烂;(4)严谨、奔放。虽是现代学者的总结所得,但也不妨用作此文研究。
  
  陶渊明之文为数不多,诗作可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新的题材-田园诗,从此开始了用心去演绎生活的乐章。
  
  平淡自然、寓景于理-士大夫的田园低吟。
  
  田园诗不同于山水诗,它所要展示的往往是恬美的田园风光、最简朴的田园生活以及悠然自得的心境。其中的田园风光,多数不是纯粹的欣赏,作者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描写,为的是与黑暗虚伪的仕途作对比。这曾经使作者愁苦而不得自由的“迷途”与“樊笼”,在宁静而和平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得到识返与挣脱。而最简朴的田园生活,在陶渊明看来却是“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和“登高赋新诗”(《移居》其二)的自由自在。有了这样的“精神气候”,培养出的定会是别于他人的独有风格。
  
  初读陶诗的人,恐怕都会体会到其中的平淡与洗练,如“种豆南山下”、“山气日夕佳”、“中夏贮清阴”、“旧暮天无云”,而找不到华丽的辞藻、深奥的语汇和夸张的语调。此种冲淡的风格本身就出自于诗人冲淡的人格。陶渊明性格平和,喜静少言,耿介洒脱,在厌倦了官场生活之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变成了一种“自然”的社会。平凡无奇的乡村,头一次被当做重要的审美对象,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田地。且看(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切似乎都以园田为中心定点,前后左右、远近内外的景观井然有序地平铺开来,好似一组缓缓推移、富有层次感的电影镜头,感染着观众。诗人传神地写出了景物之间内在和谐的相应关系,也在其中融注了一定的生机和韵味。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均呈现出空间上的简洁、对应和有序性,构成了一个个鲜明的意象。诗中的这些意象以及意境的描绘,恰好是一种冲淡美的体现。
  
  冲淡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审美对象内在情韵的冲和淡泊,恬静悠远;二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质朴单纯,浅显平易。内在情韵首先表现为顺乎自然、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从而在创作中寻求一种物我同一、心与道的契合,自然冲淡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倘若只有安和与任真,无以体现冲淡的风格。历来风格冲淡的大家,如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等,总带着洒脱与自在来作诗,所以这些作品透着高逸旷达的情慷,不容任何的邯郸学步。在审美对象的外在形态上,冲淡美具有自然、简淡的特点。自然在诗中体现得较明显,平易中透出浑厚的功力,远比艳辞堆砌耐人寻味,如上诗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全袭汉乐府,但表现得极其自然,宛若己出;简淡要求含蓄蕴藉,以有限的语言,表现丰富而生动的形象。苏轼曾以书法为喻,指出了冲淡的真谛,即“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的钟、王之迹为最高境界。诗亦如此,李杜虽伟大,却缺少陶的“自得”、“超然”与“高风绝俗”的“冲淡”之风。
  
  冲淡中的朴素、自然、真淳构成了陶渊明的“自然”美学。但这并不来源于古朴民歌的影响(尽管此前民歌博大精深),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他认为:矫揉造作的行为会破坏人性的自然性,繁冗拖沓的理解会破坏社会的自然性,那么过于追求诗歌的外在形式会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作诗“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诗语言极为朴素,却并不是随口而言,毫无加工,而是经过高度提炼所得,从中洗去了芜杂的成分,显得又醇又美。试问有几人能用“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这平淡的十个字来写雪的轻盈?如果仅是平淡朴素,无以见得陶渊明诗歌的高超,他更为人称道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也就好似说他的平淡自然是韵味绵长的,一些本为普通的事物经他点化也能各呈风采,非同一般。除了语言的平淡自然以外,陶诗的另一显着特征是寓理于景,将自己的感受,人生的哲理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引人深思。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在人境却不闻车马之声,完全在于“心远”,它过滤了尘俗中的喧嚣。车马在古时指权贵,也反映了诗人不与权贵交往的决心。心与山悠然相会,于是自身与南山融为一体,连山气与飞鸟也成为心中的一幅佳景。一个“还”蕴藉着人生的真谛,不光是景色“还”,飞鸟的“还”,人也应该返回纯真而不受污染的自我。情景结合,寓理于景显现了语言作为工具的双重意义。一面能宣泄诗文的内在意象,一面又适当地模糊、淡化了内在意象。如此诗中回归的意象,并未从诗中直接表露出来,但也毫无隐藏,读毕即有所感悟。
  
  另外,也可看出陶渊明特别注意对意境的创设。唐皎然曾评曰:“诗不加雕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诗式·取境》)这是对陶诗意境最好的概括。意境的审美特征是什么?明谢棒(诗话))中所说,可归为两点:一是真率自然,二是含蓄蕴藉。“真率自然”包含以下几方面:(1)真景:指主观景物真实而准确的反映,但又不是对生活现象依样画葫芦,而是经过诗人情感的外射,注入T生气所得。“南山”、“山气”、“飞鸟”就是如此。(2)真情:“情”指性情,包括人的秉性和情感,发于诗人的心胸,不虚伪造作,不加雕饰。(3)真趣:指诗中所表现的审美客体所蕴含的情趣,情景适合,恰好取得了一种天然的妙趣,如“见南山”就较“望南山”富有意味。“见”属无心,不期遇则见,悠然自得之趣油然而出。诗人陶渊明那虚静恬淡的心境,与南山自然存在的静穆之态契合得如此完美,展现出一种自然而淡远的诗歌世界。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尽管只有十几篇,但在主要风格上,与田园诗有谋合之处。如他的《归去来兮辞》就很朴素,完全不同于司马相如、班固、扬雄等人华美的辞赋之作。该篇所写的情景均为想象之辞,但语言清新流畅,平淡而富有新意,兼有一定的哲理内涵,体现了自然界自生自灭以及作者自身追求回归自由的人生情趣。这种淳美风格最让我们称道的是《桃花源记》,如果说《归去来兮辞》想到的只是个人的“出”与“入”,那么《桃花源记》不再限于个人,而涉及了整个社会及广大人民的出路。全文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这不同于神话中的仙界,这里生活的是一批普普通通的人们。他们和平、宁静、幸福:“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V,并怡然自乐。”这样描写,使情、景、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永恒的美好,虽是个不太可能实现的假象的世界,但已十分可贵,毕竟它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另一篇《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仅为一百六十多字的自传,有别于别的传文。多数人的自传重在叙述生平,而此文则在叙述中穿插点滴的生活情趣,带有自叙的色彩。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大量使用了“不”这个否定词,意在用它们表明自己对世间一切无所挂念,是率真自然地去生活的态度。虽然语言浅淡但含义深刻,仿佛这简洁的笔墨早已在作者与世俗间划清了一条鲜明的界限,从而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孤高洒脱、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自古作景语者,百不一二,景语难,起情语犹难也。”陶渊明不仅作出了“景语”与“情语”,而且恰如其分地处理了景与情的关系,使得一千六百年之后,读他的此类诗文时,仍能嗅闻到其中散发出的自然清新气息。是否他只愿心中吟唱这“光明美丽的乌托邦理想”呢?其实并非这样,他也写过一些涉及政治现实,表现内心强烈感情的诗篇,使我们看到,他不仅是“一位缠绵排恻最多情的人”,而且也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
  
  清俊刚健、慷慨激昂-忧国者的守志高歌。
  
  世人也许都看惯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的陶渊明,但当我们透过这闲适旷达的轻纱,看到的或许就是另一个陶渊明。且让我们读这首《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多么让人感到痛心的秋夜,有志未骋的诗人依凭对时光流逝的哀叹,道出了他胸中无限的忧愤,深挚而广远。诗中情绪由平淡沉静转为深沉,余韵悠悠。它吐露出一股悲愤之情,由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和人类永恒的生命短促的悲哀交织形成。
  
  陶渊明的豪放诗文多作于晚年,那时政局有了急剧的变化,晋宋易代,封建统治者的丑相毕露无遗。作为一个忧国忧民之士,陶渊明决不会缄默,“他将自己的桃源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果敢有力地鞭挞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柯》一诗很能体现“金刚怒目”的一面。特别是诗中对易水送别场景的描绘,悲壮不已,让这个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语言凝练挺拔,激昂之情如火山爆发一般喷薄而出。作者借对豪士荆柯的赞颂,表明自己在隐居中仍渴望有所作为的人生,渴望永远坚守自己的志向。古人评论说:陶渊明诗喜说荆It1,想借《停云》发浩歌。论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在《读山海经》其二中,同样有与荆柯一样虽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
  
  精卫鸟虽小,却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息,这难道不是未曾偿愿而依然为壮志高歌的象征?后面四句,诗人对精卫鸟和刑天化为异物仍然战斗不息的执着精神给予热情的歌颂。最后一句反问实现壮志的日子怎么能等到,表现出对精卫鸟和刑天的无限同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陶渊明的这种豪放风格,是一种“金戈铁马般的战士的豪放”,清俊刚健,慷慨激昂。
  
  研究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应将这种壮怀激烈与平淡冲和看为平等的两方面,它们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互相照应的。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既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大诗人,又是一个知名的道家隐士。所以在他心中充满了对立的观念冲突,如要保持率性任真,必须摆脱世俗观念的纷扰,由此决定了他常处于“一心处两端”的状态中。咏史与田园联系得非常紧密,那腐朽的政治,污浊不堪的社会风气,进取无路的压抑与痛楚,都被他用理想的自然形态所包容,昭示于人间一个美好静穆的思想境界。但在“隐逸”的外表之内,恰恰有着“猛志逸四海”的豪情。他沉浸在思古愤世的悠想中,抒发着伤逝的情怀,坚定着固穷的志节。如《饮酒》其十与《咏贫士》其五,使他的豪放之作带着田园气息,进而也带着诗人独特的气息,构成了陶诗在总体上所特有的艺术思维方式以及深厚历史感的重要内涵。他的平淡不是纯粹的、绝对的平淡,这实际上是他深层的悲愤苦闷的曲折表露,是他内心世界由显而隐的表达方式,完全可使人感受到诗人有着藏得很深的压抑不平之气。而豪放诗则将此以批判的形式直接地宣泄出来。
  
  作为一名文人,陶渊明对于整个文坛的贡献是巨大的,成就也是卓越的。钟嵘在《诗品》中这样称赞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今人台湾学者邓中龙在《六朝诗的演变》中说:“陶渊明,是四世纪末年到五世纪初年的一个大诗人,他大胆地走上了中国诗坛,用他的智慧加上勇气毅然地抛弃了那些旧酒,另外把新酒注进了这个五言古诗的旧瓶里。”陶渊明用自己特有的低吟与高歌,开创了“一种学说,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给了后代诗人丰富多彩的艺术探索,并且召唤了唐代诗文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63.
  [2]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袁行A.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魏正申。陶渊明论稿[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0.
  [5]孙复。陶渊明诗歌风格异议[J].云南大学学报,1989,(2):34.
  
  【评析】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作家诗文风格评价的毕业论文,主要体现出如下优点:
  
  一、材料丰富,论述得体。从文章看,周梦媛同学研读了大量的陶渊明诗文作品和相关评介,同时对文学风格和文学评价有一定的自我见解。注重材料的合理使用,在论述观点过程中显得点面得宜,轻重得体。语言风格因内容变化而相应调整,表现出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
  
  二、观点可取,阐述精微。对陶渊明诗文风格作如此二元评价尽管已非新颖,但周梦媛同学能从诗人本体出发,合理地将陶渊明的文风界定为低吟与高歌的冲突与融合,体现出作者认识的深入和领悟的精微。在具体阐释中,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剖析田园低吟,用豪情的文字演绎守志高歌,入情入理,又余韵悠长。
  
  三、格式规范,结构合理。从论文格式上说,文章符合一般论文的基本写法,具有明显的规范性。从行文结构上说,文章前有引语,后有结论,中有过渡,前后照应,衔接自然,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是一篇规范性的文科毕业论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