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朗诵“过度表演化”带来的问题与纠正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5 共2430字
论文摘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同样,朗诵艺术也在不断前行,朗诵上的创新渐渐多了起来,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如今的朗诵从内容、技术上较之以往都有了巨大的突破。内容上,不仅有散文、小说、戏剧、影视剧的朗诵,甚至还将一些当今社会新闻改编为朗诵作品,贴近生活,感人肺腑;技术上,灯光、音效、舞美的进步更使得朗诵如虎添翼,增强了朗诵的美感和艺术性,使听者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

  朗诵艺术有如此长足发展,本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模仿这种形式,朗诵在一些人口中似乎变了味,朗诵作品更像表演时的台词。诚然,在朗诵中注入表演无可厚非,笔者也并不反对这种方法为朗诵带来了一定的益处,但是“过度表演化”为朗诵带来了一些不可忽略的弊端,下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朗诵“过度表演化”带来的问题

  1.“我就是”与“我就在”的混淆

  首先,我们要从“我就是”与“我就在”的概念、共同点、不同点说起。我们知道,播讲稿件除四大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以外,还有三大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而“我就是”与“我就在”都属于情景再现的范畴之内。不论“我就是”还是“我就在”都是对稿件的感受,都是产生画面的方式,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可关键就在于二者的不同之处,“我就是”是朗诵者把自己作为稿件中的人物,从人物的角度去听、去看、去想、去说话,我即人物,人物即我,可见它偏重于表演;“我就在”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把稿件复述给听众,它力求通过朗诵者的语言技巧使听众在脑海中产生画面,产生共鸣。

  2.“形”似“神”不似

  朗诵内容着实丰富,除了原有的散文、小说、戏剧等,还有将影视剧改编为朗诵作品,在这些原创作品中,更需要朗诵者自己去体味把握稿件中的人物,细细品味人物的心理,以便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然而,一些朗诵者只满足于“形”似,而没有做到“神”似,只注重表演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朗诵是一种创作。张颂先生说过,朗诵是对稿件的二度创作,而现在部分朗诵者由于在表演技巧上的不正确运用,使得过渡表演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在一些战争影视剧中,演员常会有嘶喊和破音的时候,这在表演上完全可以,而且受众也会感觉到其真实感,可当把它改编为朗诵作品后,朗诵者在话筒前是否还要照搬影视剧中的嘶喊呢?显然不能,朗诵者在话筒前一定要实现对声音的控制,如果声音都控制不了,又何谈朗诵的音律美、节奏美和庄重美呢?

  朗诵变成一种噪音,这与朗诵的目的真是南辕北辙。这一问题的症候之所在也是由于朗诵“过度表演化”带来的,朗诵者只是去单纯的模仿,去表演,缺忽略了朗诵并不是表演好作品中的人物就能使人物的形象立体、鲜明。

  3.只注重情感而忽略细节

  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把握细节是一篇朗诵作品能否取得应有效果的命脉,细节贯穿朗诵的始终。许多朗诵者在拿到一篇稿件后,通过备稿和不断的训练,这篇稿件的朗诵会越来越好,可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朗诵水平停滞不前的状况,很难再有突破。

  这时朗诵者由于对稿件已经非常熟悉,会把精力完全放在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的细节分析上,可结果依然是毫无头绪,最后不得不重新对稿件进行全面分析,而当很多朗诵者回到对稿件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些最基本细节的分析上时,会发现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再次朗诵时,往往会有质一般的飞跃,这是为什么呢?很明显,由于表演艺术的不正确运用,使得我们有时把重点完全放在了朗诵时的感情、心理上,忽略了那些最基本的细节处理。

  二、如何纠正朗诵“过度表演化”带来的弊端

  以上三点是朗诵“过度表演化”带来的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辩证看待“我就在”与“我就是”

  “我就是”与“我就在”并不存在哪种方式最好、最完美,但很多朗诵者往往过于青睐“我就是”这种方式了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我就是”与“我就在”,分清何时使用“我就在”,何时使用“我就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在朗诵中一味强调表演,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使用“我就是”的方式。当面对大段的旁白,我们需要跳出角色,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运用“我就在”的方式,将客观事实、周围环境、人物动作等清晰的传递给受众;而当需要展现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性格和心理时,大胆使用“我就是”的方式,使人物形象丰满、色彩饱满,使受众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2.“神似”是创作出来的,不是模仿出来的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其实,朗诵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朗诵都应有自己特有的风格。这需要朗诵者仔细去体会,甚至一句一句、一字一字的去推敲,成功的二度创作必然让一篇稿件变得有血有肉,能让听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朗诵作品也才能达到“有我和无我”的完美结合,才能使稿件有声有色,既惟妙惟肖又不失创作。

  3.细节是情感的基础

  朗诵中我们不能仅把目光局限于情感的推敲上,细节是构建情感的基础,搞不清文章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我们又怎么能将情感把握准确呢,就算朗诵者自己明白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一旦细节上出现问题,观众能否真正理解作品主旨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这些细节是值得我们一字一句的去进行反复推敲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朗诵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应该升华受众的精神世界,因此朗诵必须传达作品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受众产生共鸣,达到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效果,不是一味的去自我展现或自我陶醉。听众能不能听懂,能不能感动,能不能收获,这才是朗诵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真正让听众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升华。我们既不能走向朗诵表演化的极端,也不能完全否定表演艺术对朗诵的作用。

  朗诵语言要有艺术性,但却不能把艺术性同表演混为一谈。表演也有艺术性,但是,表演要求在有声语言上有所夸张,要渲染气氛,朗诵时不能照搬此理的。因此,如何在朗诵中正确的使用表演技巧是十分必要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纠正朗诵“过度表演化”势在必行。

  朗诵循着美学的轨迹,展现色彩斑斓的景象,以它无愧于历史发展的珍品,自立于艺术之林,愿众多的有志者投入到这块还需开垦的土地,协力同心,精耕细作,让朗诵新花怒放,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
  [3]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31页.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