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杏”一词的国俗语义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08 共2445字
论文摘要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反映着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种族、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文化内涵,这就是词语的国俗语义。对于国俗语义,王德春先生是这样界定的:“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一般黄红色,味酸甜。”但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经过千百年来文人的创造,“杏”一词产生了丰富的国俗语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仲春二月、春天

  杏花是春天的一种花卉。仲春二月是杏花开放的季节,故而二月也有“杏月”之称,“杏”由此也获得了“仲春二月”“春天”的国俗语义。“杳花天”指的是春天,“粥香场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唐·李商隐《评事翁寄赐场粥走笔为答》)“杏花雨”指的是清明时节所降的雨,也即是春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杏花营叶”指杏树开花,营蒲长叶的时候,指耕种的最好时期。后用于比喻不违农时,及时耕作,必多收获。“将使杏花曹叶,耕获不想 o'(南朝萧统《文选·王融<家明九年策秀才文>》)“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慕虹霓盟心,磋跄杏雨梨云,致蜂恋蝶昏。”(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因为杏花在清明时节最为繁茂,故而唐朝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此,杏花获得了另外一个国俗语义,即“杏花村”指“酒店”“酒家”,现在“杏花村”是酒的一知名品牌。
  
  二、女性美、女性不贞
  
  我们来看唐代吴融写的一首诗:“春雨竟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消。”杏花如同少女般拥有精致的脸庞、柔滑的肌肤,加上它那撩人的青春气息,故而“杏花”在汉语中便具有了“女性美”的国俗语义。

  在汉语中“杏子眼”“杏眼”“杏目”指的是女子眼睛又圆又大,比较漂亮的意思。如:“只见她生得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不听犹可,听了这话,只见他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腮边烘两朵红云,面上现一团煞气。”(《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杏脸桃腮”指女子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形容女子艳丽的容貌,如:“杏脸桃腮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宋·辛弃疾《西江月·和杨民瞻赋牡丹韵》)“桃羞杏让”使桃花羞愧,使杏花退让,形容女子比桃花、杏花还要俏丽。如:“满园里秀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在汉语中,“杏”还有另外一种国俗语义,体现在成语“红杏出墙”中,指已婚女子在家庭之外与其他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红杏出墙”出自于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里,“红杏出墙”的意思是春色正浓、情趣盎然的意思。后来为什么演变为女子不贞呢?这和杏花的自然属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一定联系。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仅在物质上密切相关,更在精神上感应相通,所以人们才会对自然景物作深人细致的观察,甚至有意识地在主体以外的自然物象上来寄托情思。

  杏花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春天开放,开时浓艳,花色多变,又花期甚短,极易凋零。杏花的自然属性导致了古代文人不能在杏花身上寄托像菊花、梅花、兰花那样的人格理想。相反,杏花的自然属性与青楼女子有一致性。杏花开时浓艳,青楼女子也都浓艳照人,杏花花期甚短,而青楼女子以色事人的职业也导致了她们繁华之日不会长久,一旦年老色衰,便会“门前冷落鞍马稀”。杏花与娟妓特征的暗合在中国文化中有一贯的传统,李渔就曾经说过“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其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关于人们对杏轻薄品性的传统认识,在很多诗篇中都能找到佐证。

  女口:“青帘红杏总轻薄。”(元·袁桶《伯生约赋竹枝词因再用韵》)“临墙艳杏诚非伍,须信南人语未差。”(元·叶颗《樵云独唱》)由此,杏获得了又一国俗语义,即在“红杏出墙”中指女子品性轻薄不贞。

  三、教育界

  试看以下文章标题:杏坛勤耕写春秋—记南粤优秀校长叶联任杏坛沥心血,墨池乐岁月—我在昭通师专16年杏坛明珠耀南国—珠海市第三中等职校探访扎根杏坛,矢志不渝—记年轻的会计学导师张立民教授(以上标题均出自中国学术期刊网)可以看出,“杏坛”的意思为“教育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俗语义呢?这与孔子的典故有关。“杏坛”最早出自《庄子·渔父》:“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记载,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但原址在何处,不见古书记载。据说孔子故宅西面不远曾是孔子教授学生的地方。东汉明帝永平十年,皇帝到孔子故里朝圣时,曾在此驻桦,后世遂以此处为殿,最初称“文宣王殿”,宋徽宗时改名“大成殿”,宋徽宗乾兴元年因扩大庙制,拓宽庙宇,将此殿拆去,向北移至讲堂旧址,重建为正殿。而将所遗旧基改筑成砖坛,周围环植杏树,称为杏坛,后世遂以“杏坛”指称教育界。

  四、中医界

  在汉语中,人们为了表达对治愈自己或亲友病痛的医生的感激之情,会送“杏林春暖”这样的匾额;称颂德高望重的中医,会说“誉满杏林”;对中医界后起之秀,会称之为“杏林新秀”。类似的词还有“杏林世家”“杏林高手”“杏林一绝”等。

  “杏林”一词代指“中医”,最早见于《神仙传》。相传三国名医董奉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家四周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痊愈栽种一棵。多年后,这些杏树蔚然成林。据《浔阳记》(得阳即今江西九江)所载“杏在此岭上,有树百株,今犹称董先生杏林。”“杏林”佳话由此流传下来,出于人们对董奉的崇敬与爱戴,“杏林”也逐渐成为“中医”的誉称。

  参考文献:

  [1]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丁小兵.论古典文学中杏花的审美形象[J].荷泽学院学报.2005,(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