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这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本文从实施这一国家工程的缘起和意义两方面,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进行阐述。
一 缘起
(一)语言资源的重要性和濒危性
随着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要素,在决定国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又是在文化的"培养基"中发育成长的,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不可分。我们需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理解语言作为文化资源的战略地位和价值,认识并理解语言及其衍生产品既是现代社会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是战略性文化资源以及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基础性资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利用并开发语言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和十大汉语方言(包括97个方言片,101个方言小片),方言土语难以计数,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文化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许多语言、方言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导致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走向衰微。在现存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语言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其中25种语言使用人口在千人以下,像赫哲语、满语、苏龙语、仙岛语、普标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已不足百人,处于濒危状态。在汉语方言中,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方言处于绝对弱势状态,其中如浙江九姓渔民方言、澳门土生粤方言以及各地的小方言岛(例如东北的站话、海南的军话、广东的正话、浙江一些地方的畲话等)则已成为濒危方言。语言文化资源快速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各级人大、政协的代表委员们多次就语言资源保护问题提出提案或建议。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于洪志《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全国人大代表富春丽《保护满-锡伯语言文字》、民建中央委员赵宾《关于拯救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建议》、致公党广东省委《保护和弘扬中华语言文化,构筑海外华人与祖国交流的语言文化平台》、杭州市政协委员毛海涛《关于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些机构和组织通过网站或在线协作平台,搜集、记录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料,由此给国家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正确应对。
语言资源危机不仅是我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的《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一文指出,在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约96%的语言的使用者占人类总人口不到3%,意味着每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平均只有3万人。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半数语言,其使用人口正在减少,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取代。该文还指出:"已经无法保持、延续或恢复活力的语言,仍然值得对其做出尽可能完整的记录。这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蕴涵着独特的文化知识和生态知识,同时也因为各种语言不尽相同。对这类语言进行记录的重要性表现在几个方面:1)它丰富了人类的智力财富;2)它展现了一种于现有知识而言可能是全新的文化视野;3)记录过程常常能够帮助该语言使用者重新激活其语言和文化知识。"目前,保护和发展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联合国和各国各地区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的签约国,应当走在语言资源科学保护工作的前列,在传承、发展人类语言文化多样性方面做出特有的贡献。
(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鉴于语言资源的重要性及其生存现状,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的决定中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明确要求,凸显了语言文字事业在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决定》同时提出,要"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这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要求之后,我们党从新的战略布局高度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解读这些要求的核心内涵,"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就是要在坚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以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以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语言资源及其保护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主席2014年3月在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很重要,国与国合作很必要。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2011年1月,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对方言特别是一些濒危的方言,还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有声数据库建设等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开发应用。"她对语言资源保护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语言和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要作为抢救工程,切实做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整理。
在党和政府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成为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列为主要任务,强调重点开展"语言国情调查""各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抢救和保护"等工作。上述各方面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前期工作成效为工程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1.语言资源保护理论探索
曹志耘(2009)将"语言保护"概括为: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手段,保持语言、方言的活力,使其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要避免弱势和濒危的语言、方言衰亡。将"语言保存"概括为: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调查,把语言、方言的实际面貌记录下来,并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展示。他指出,"语言保护"和"语言保存"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不同的措施。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既需要语言保护,也需要语言保存。语言保护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还需要社会大众采取具体行动,而语言保存的具体工作主要应由学术界来承担。对于如何确定科学的语言资源保护规划,李宇明(2012)指出,要深入了解各民族语言的发育状态和使用情况,根据不同的语言实态,制定切合实际的语言保护规划。例如,对于即将消亡的语言,当务之急是"语言保存",应尽快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实态调查,建立永久保存的数据库,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确立"语言传承人"目录;对于濒危中的语言,要通过祖孙隔代传承、建立语言保护区、建设语言文字博物馆等措施,进行"语言抢救";对于有衰落倾向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教育传承、鼓励应用等措施,增加其语言活力;对于具有活力的语言,主要是在政策、教育、使用等层面保持其语言活力。
2.语言资源保护实践探索
我国语言资源丰富,语言调查的历史悠久。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语言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上半叶,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之时,前辈们就开始了语言调查;五六十年代,在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际,进行了一次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
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要求"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国每一个县的方言的初步调查工作",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全国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师范院校语文系师生在2~3年内,共调查了1849个县市的方言,出版了300余种各地人学习普通话手册,为国家推广普通话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我们对中国语言状况的了解也多来自于此。80年代以来,《方言》《民族语文》等杂志经常刊载语言方言调查报告,并有《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音库》《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及多种方言和民族语言的系列丛书出版,语言调查始终未断。1999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开展了"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这次调查重点在于收集语言生活、语言使用方面的数据,未对语言、方言的本体面貌和有声语料进行采录。近十年来,濒危语言、方言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语言多样性、语言保护等观念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重视。国内学术界开展了多项相关的研究,例如:中国濒危语言资料记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濒危语言调查研究与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教育部和北京市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教育部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资料库(教育部项目)、中国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教育部项目)等等。
随着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上大型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如荷兰纽梅茵马普心理学研究所的"濒危语言记录"(Dobes),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HansRausing"濒危语言计划",剑桥大学的"世界口头文学计划",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谷歌推出的在线协作平台"濒危语言",等等,旨在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对世界上的濒危语言进行调查或数字化整理,达到语言资源保护目的。
2008年10月11日,由国家语委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启动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语言调查和语言保护工程拉开帷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调查目的、内容和技术都有别于以往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是一次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高标准和具有时代性的语言调查。该项目的宗旨是:按照科学、统一的规划,调查收集当代中国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调查内容包括语言方言状况、常用语音词汇语法现象、方言话语录音、各地普通话情况。调查材料除了使用传统的耳听手记的方式以外,还全部采用先进、统一的录音设备和技术进行录音,以得到一份时间相同、内容对应的中国各地语言、方言、地方普通话的有声语料,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数据库分为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普通话三大分库。每一分库包括文本(文字和音标)、声音、图像(照片和录像)三种形态,三种形态之间的内容具有对应性和链接功能。该数据库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实态的有声语料,此外,还可加载有关标记软件,使数据库具有可比性、可听性、可视性,具有多角度检索、多目的的开发功能。
为保证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科学性,国家语委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自2007年起,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有声数据库建设的前期论证;共下达20余项课题研制技术规范和工作规范;2008年至2010年,先后在江苏省的5个城市进行试点。2010年,有声数据库建设的重要规范《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正式出版。其后,上海、北京、广西、辽宁、福建、山东、湖北、河北等8个省份先后启动了建库工作。截至目前,江苏、北京和上海已经完成本地区有声数据调查和整理工作,并已通过了验收,其余各省区的调查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在条件较为具备的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先行开展的试点工作,检验了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等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完善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方案,探索出一套"政府主导、学者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家团队运作及管理办法;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作风扎实、业务精湛的专家队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当时受经费所限,这项工作只是在部分有条件的省份进行试点,未能全面展开,但富有成效的试点工作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此相关,"三方工程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项目得到科技部2014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该项目由教育部组织申报实施,北京语言大学、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分别承担有声数据库的技术规范研究、技术工具研发、平台技术研发。
该项目以中文信息处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开展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研究以填补相关空白,开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语料的采集、整理、加工、保存、展示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软件工具,实现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新的突破。这为之后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赋予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重大使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列为重要任务。鉴于当前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前期良好的工作基础,为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教育部、国家语委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工程自2015年开始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
语保工程是由国家财政支持,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实施的一项大型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是对原有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进一步扩充、整合,工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进而推进深度开发应用,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服务。
语保工程将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总体规划拟对全国约500个汉语方言(含濒危方言)点、400个少数民族语言(含濒危语言)点以及100个语言文化点进行调查。2015年,针对急需开展记录保存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首先在山西、浙江、福建、重庆等省份启动汉语方言调查,同时聘请专家组成调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等调查。2015年度共计划开展53个汉语方言(含濒危方言)点、81个少数民族语言(含濒危语言)点和32个语言文化点的调查工作,同时开展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建设和已有资源的整合汇聚。
语保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顺利实施工程,教育部、国家语委加强领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负责工程的管理并制定有关管理办法,以保证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鉴于语保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教育部语信司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建设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作为专业机构,负责研究拟订工程的总体规划以及工作、技术、培训、验收等规范,并受主管部门委托,指导和管理工程的具体实施。工程将采取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省级语言文字管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层组织管理模式。
二 意义
语保工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国情,保护国家语言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提供服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有效保护语言文化资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语言及其方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口口相传的儿歌、童谣、吟诵、民间传说故事等语言文化资源如果不经过科学记录和利用现代技术保存,一旦消失,将永远无法复现。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全面走向萎缩衰亡之际,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调查保存我国当今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及时抢救和保护弱势与濒危的语言和方言,保护中华语言文化遗产,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二)全面掌握语言国情,科学制定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
语言国情是国情的基本内容之一。语言是资源,是软实力,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科学制定符合国情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必须以对语言国情的全面、客观了解为前提。20世纪开展的语言调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鉴于当时的形势和条件,在调查工作的统一性、科学性方面,在调查资料的整理、出版、保存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以至于今天所能利用的资料和成果极为有限,有声语料几乎为零。时至今日,我国尚未按统一、科学的规划,对全国的语言资源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调查,没有建立起基于统一调查基础上的语言资源数据库,也没有建立起用于中国语言资源大规模采录和展示的平台,这与中国作为世界语言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而语保工程在确立的目标和实施内容上都有别于以往的语言方言普查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是由国家统一规划、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的高标准和具有时代性的语言文化工程。
(三)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为国家周边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
服务语言和方言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不同民族、地区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和交流互鉴的纽带。目前,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发展和保持状况很不平衡。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复杂,跨境语言与边境安全息息相关。"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众多国家,语言方言及其文化状况极为复杂,亟待厘清。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都通用汉语方言,在海外使用汉语方言(主要是粤方言、闽方言、客家话)的人口更多达1000多万,遍布全球各地。汉语方言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系海内外华人关系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厘清我国语言国情状况,保护好语言文化资源,有利于科学制定和灵活调整语言政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并在国际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和安全合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四)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选择。语言是信息最天然的载体和最重要的工具,人类交换信息约有80%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的,语言文字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瓶颈问题,需要攻克的许多关键技术,例如语音自动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智慧系统建设等,都与语言信息化紧密相关。语保工程的实施,将通过数千个地点的语言资源调查和开放持续的语言数据汇聚,构筑覆盖全国各地、资源有效增长的语言方言大数据平台,可为将来的数据挖掘、人文计算提供巨大空间,从而提升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增强国家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我国在虚拟空间的话语权,有效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五)促进语言文化产业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语言文化产业涉及语言科技、语言服务、语言文化创意等,是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新兴产业,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语言资源是大力发展语言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认识到,语言资源保护虽然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但是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空前丰富多样的语言资源大汇聚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开发利用,能够衍生出更多更长的产业链,产出更加丰富的语言文化产品,为我国语言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广阔前景。当然,语言资源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通过语言保护所产生的语言资源,能够促进语言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在完成第一期语保工程的基础上,后续还将开展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语言计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音技术、在线翻译、在线学习,公安刑侦和国安用语言鉴别系统等。
三 结语
语保工程是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自2015年5月启动以来,福建、浙江、山西、重庆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调动区域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力量,在各地市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启动了针对急需记录保存的汉语方言调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同时聘请专家组成调查团队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成立调查团队173个,设立186个课题,参与的专家近500人,按计划对汉语方言调查点、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和语言文化调查点开展调查,同时开展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建设和已有资源的整合汇聚。
分析语保工程的立项背景、实施目标以及形势任务,以下几点需给予特别重视:
(一)建设任务量大,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按照工程总体规划部署,2015年为开局之年,主要任务是制定工程实施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展开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濒危语言方言、语言文化等项目的试点调查,同时准备开展已有资源汇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平台建设工作。2016年至2019年为工程实施的主体阶段,全面展开语言资源调查、汇聚、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各地语委和各级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和管理责任。
(二)工程范围广,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
工程实施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统一思想,按照工程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工作,需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来明确责任、明确分工,以保证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要切实抓好培训、实施、预验收三个环节。
(三)工程社会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
语保工程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特点,实施过程中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参与各方需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积极主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稳妥推进工程实施。同时,要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通过互联网进行语保工程的宣传,不断强化社会的语言资源保护观念,提高社会的知情度和参与度,扩大语保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曹志耘。论语言保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
[2]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李宇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J].语言文字应用,2012,(2)。
[4]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R].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赵世举。语言与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6]周庆生。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尽管与其他领域的工程相比,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在语言文字领域,无论是层次、规模还是经费投入,都是史上罕见的。如此重要和浩大的工程,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14年初以来,我们...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是由国家财政支持、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实施的一项大型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语保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众多、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为此,需要制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