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

巴黎气候大会后全球低碳化发展探析(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02 共6653字
  通过近 20 年的对话和努力,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能力与各国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正如不能期待各国在同一时间完成现代化一样,我们也不能期待各国在同一时间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此次《巴黎协定》处处都体现了要尊重各国国情和能力的差异。虽然各国在低碳化进程的起跑线不同,但是只要加入到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根据自身的国情和能力,向着低碳的终点迈进,气候变化问题最终能够妥善解决。
  
  以中国 2020 年后承诺为例,“在 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将努力早日达峰”,意味我们要在达峰过程中尽量降低排放,而不是朝着早日达峰的方向而努力。很多国家和机构对中国减排承诺寄予厚望,并将该承诺解读为“争取在 2030 年前尽早达峰”.事实上,何时达峰取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将目前较快的排放增长变为“缓慢爬坡”,将峰值的排放水平尽量压低,减少达峰过程中的累积排放量。早日达峰不是目的,降低排放才是根本。
  
  五、结语
  
  气候变化的特点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不能寄希望在短期内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应在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序渐进地加速全球低碳化进程。
  
  首先,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决定其对人类的影响将持续上百年,而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也将不断趋于成熟。其次,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将是一个横跨百年的工程,很多国家还需要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第三,能源结构的转型挑战,需要配合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计划,以及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最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类似,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异步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是百米赛跑,而是场马拉松,跑赢这场“马拉松”,不仅需要国际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更需要耐心和意志。
  
  各国应下决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终极手段,结合各自的国情和能力不断向能源低碳化、发展可持续化迈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发展方式和各国通力协助,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国与国之间的战略互信。此外,还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意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要试图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长期性问题,否则不仅无法完成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
  
  应对气候变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既需要物质财富的积累,也需要发展理念的转变。无论从气候变化本身的属性,还是人类发展历程,亦或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来看,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巴黎协定》虽已达成,但只是确定了指导未来行动的原则和框架,各方对于如何具体落实依然存在分歧,协定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仍需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 ,《巴黎协定》不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终结,而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马拉松征程的“新起点”.这漫漫征程既需要发达国家率先减排,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并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也要求发展中国家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向增长的低碳转型、能源的低碳转型和消费的绿色转型迈进,走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协定提出的“全球尽早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零碳增长、本世纪末实现 100% 非化石能源替代”等分别是这场“马拉松”的10 公里、半程和全程目标。只要各方放弃纷争、共同参与、相互扶持、相互督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些目标就会逐一实现。
  
  中国提出的于 2030 年左右达峰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达 20% 的行动目标,既是其内在诉求和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落实《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的实质努力。在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方面,中国面临着切实的困难与挑战,不仅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还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只有消费总量下来了,能源结构优化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得到实质上的控制。实现 2030 年目标,是完成“马拉松 10 公里”目标的切实体现,衡量该目标的成绩不应仅仅是时间早晚,还要包括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累积排放量。以较低的累积排放量尽早达峰,既是中国完成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下一步更好地参与全球低碳“马拉松”进程打下基础。这需要我们加快能源革命的步伐,在本世纪下半叶应对气候变化的“半程马拉松”中努力追赶第一集团,且处于较好位置,最终在本世纪末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最终目标的进程中,争取以第一集团成员的身份,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为构建人类生态文明的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低碳环保论文
返回: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