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以来,河道治理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除了要满足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需要根据城镇的发展进行规划,对城乡供水、房产开发、旅游等行业提供服务。只有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对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才能认为河道治理好,避免水土流失。所以,要提高河道治理过程中水土保持的研究,提升河道治理水平。
1 案例介绍
黄前水库位于黄河流域大汶河支流石汶河上游,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黄前村北 1 km 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中型水库。水库流域呈扇形,为泰山山脉纯山区,干流平均坡度 7.2‰,上游水土保持良好,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292 km2。大坝以下保护农田 3.33 万 hm2,人口 30 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供水 10 万 m3,占泰安市用水量的70%以上,是泰安市主要的水源地。
2 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缺乏统一性
在对水土进行保护过程中,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见不够统一,一些干部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只考虑经济发展,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不够警觉,在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之间、地方和国家之间责任权利缺乏统一性。
2.2 水土流失的防护任务艰巨
水库大坝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自然环境侵蚀严重,再加上人们的开发利用,有大约 320 km2区域出现了水土流失。假设在不增加流失面积、没有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按每年治理 22 km2的速度进行计算,大约需要花费 10 a 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治理。
2.3 治理保存率需要提高
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治理、破坏共存的现象屡见不鲜。调查证明,一些地区的水土环境破坏要快于水土环境治理。例如保护区中水土治理面积和新开耕地面积基本持平。再加上水土保持监督部门人手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影响监督工作开展。
3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疏通河道时产生比较多的弃渣
在对河道进行大规模疏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渣,河道中的淤泥由于含有有害、有毒物质,需要对弃渣进行填埋过滤处理。在运输弃渣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扬尘和撒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3.2 以生态自然修复原则对河流形态进行维护
一个良好的河流形态是保证河流健康的基础,在对河流进行治理时,要将生态自然修复作为出发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1)为了保证河流的自然流动,要保证河流有足够的水源。(2)由于河流是由于众多水系和支流汇聚而成的,因此要保持其畅通。(3)要适宜生物生长,保持河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河流要和湿地、湖泊沟通,实现生物和水流的交换。(5)要具有良好的污水控制能力,保证河流水质的干净。
3.3 将植物措施和堤坝建设结合起来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土石质堤坝。使用浆砌石进行堤坡的修筑,并适当地进行绿化。
在绿化时,主要进行道路绿化、堤岸绿化、景观环境绿化,要和城镇绿化联系起来,创建河道环境的优美。
3.4 使用新的生态理念对河道进行治理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随治理观念不同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也不相同。对河道进行治理时,一般都是采取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但是,这种方法进行治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加,生态河道治理被提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助,对生物、工程和行政进行协调,确保河道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4 河道水土保持的治理
4.1 在构景体系中加入水土保持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临水而居的习惯,城市和河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不同的地区、河流也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很多时候河流成了城镇的支柱,河流中包含了湿地、河槽、农田灌溉系统、上游水库、污水处理系统等,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系统。由于河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完整的工程系统和生态系统,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除了保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品味的基础,在构景体系中加入水土保持建设。
4.2 发展林地建设
进行林地建设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林地建设的时候,不能对自然林造成破坏,而应设法在荒坡上进行种植。要选择适地性良好,经济价值高的植物进行荒坡绿化。
4.3 对生命的气息进行恢复
在自然环境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河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今天,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河流被严重污染,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平衡,河流中的生物逐渐死亡,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出现了河流淤积、河床干枯、湿地消失等情况,而进行水土保持不仅可以恢复河流的平衡,而且可以保持河流两岸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环境。
4.4 修复生态环境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规律进行全面的考虑,保持河道的稳定性,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对动植物群种进行恢复,建设相应的湿地保护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1]。在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强调生态自然的修复,不随意进行裁弯取直。除了恢复自然环境外,还采取景观生态浮床种植水生生物、河道水质进行保护、进行生物栅的安装等措施,在河流两岸建设鱼巢,通过喂养鱼苗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为了对藻类的生长进行抑制,安装受藻设备。为了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对河流水质进行改善,在河流中安装曝气机。
4.5 对水土保持体系进行综合治理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做好综合治理。除了要做好河槽的治理,还要做好农田灌溉、上下游水库的治理。因此,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保持水土。
由于水土流失主要是因为河流两侧植被受破坏,为此,在治理时,首先要在河流水土流失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再加上植物的叶子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对土壤造成的冲刷力,并且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这都可以降低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此外,在河流、沟渠、道路的堤坡种植植物,可以降低雨水对河堤造成的破坏,对土壤进行固结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景观河道的形象。其次,对河道辐射区域的耕作技术进行改善,不仅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和覆盖率,而且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另外,对农作物的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河岸两侧种植植物时,要对已有植被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改善水土流失的目的,为河流两岸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休闲环境。
5 结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如果脱离水土保持,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就无从谈起。对于河道来说,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上的工程建设才能稳定、持续。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分析水土保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考虑,建立科学的保护方案,提高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制度,进而建立一个以水土保持为支撑的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王润宁,梁海东.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浅议[J].地下水,2011,33(6):157-159.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已经变成以水土资源综合治理作为治理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我国水利部门在2006年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发展方向,就...
小流域是指面积几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的汇流区域。小流域面积小,降雨时空分布和下垫面因子较之大中流域相对均一和稳定,故其水土保持措施也相对单一。建立小流域径流与降雨、水土保持的模型是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提高流域的蓄水容量,将坡面汇流转化...
平泉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全县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总面积3296km2,水土流失、沙化面积1300km2,年均水土流失量高达325万t,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广,危害较为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制约了全县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京...
1研究背景输油管道工程作为典型的点线结合工程,管道敷设过程中会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土地裸露,加重管道沿线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输油管道敷设量与日俱增[1]。输油...
1概述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在冶金、化工、轻工、农业及其他特殊工业部门矿石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业原料,采石场数量呈激增之势。露天采石场的特点是规模...
1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
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制定和设计水土保持规划,并且长期正确的去运用,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在现阶段的水土保持规...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建设等均起...
1研究背景1.1洞庭湖区基本情况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南省北部,跨湘鄂2省冲积平原和湖泊水网地区,现分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3个湖区,湖体总体近似U字形。洞庭湖区位于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尾闾控制站以下,属...
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尤其是环城露天矿山大量固体废弃物被排弃在排土场,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周围大气和水体被污染,并严重破坏矿山周围的自然景观,威胁周围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与此同时,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矿山废弃地的综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