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关于货币的争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8 共8219字
论文摘要

  1936 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①的理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成立,从而是有效需求理论的一个特例。

  然而,关于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之争,主流的解释是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依赖于名义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或粘性,因而只是古典学派理论的一个特例而已。

  这是新古典综合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都坚信不疑的看法。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正是抓住这一假定的不可靠性而驳倒了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理论。较近的新凯恩斯主义则力求为工资和价格刚性或粘性寻求站得住脚的微观基础。但凯恩斯本人曾明确地指出他的理论不依赖于货币工资刚性。在《通论》第十九章“货币工资的变动”的开首,凯恩斯指出: “古典学派的理论一向设想经济体系自动调节的特点,就是依赖于他们所假设的货币工资的自由伸缩。而当货币工资一旦呈现为刚性时,他们又把不能自动调节的过失推到工资刚性身上。……我和古典学派理论的分歧主要在于分析方法上的不同。”

  凯恩斯接着详细论证了为什么货币工资的降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科林·罗杰斯认为,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有效需求原理的本质,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均衡是由于利息率过高、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无法使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在充分就业点达到均衡所致。

  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保罗·戴维森指出,由于货币不能为其他商品所替代,当人们因面临不确定而增加货币的持有从而使货币价格上涨时,这部分的储蓄就在货币中找到了“休憩之地”而不会引致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因而就存在稳定的“非自愿失业”均衡。

  笔者认为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古典学派理论所刻画的是本质上是物物交换而货币形同虚设的二分法式的经济,而凯恩斯所描述的是一个货币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货币经济。

  在古典二分法的理论传统中,商品的相对价格等实际变量在物物交换的经济环境下由一般均衡决定,货币仅作为计价物而存在; 在此基础上,把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引入流通过程,从而就决定了包括一般物价水平在内的名义变量,而且货币呈现出中性特征。在这种本质上属于物物交换的理论假设下,“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萨伊定律成为自明之理,因而一旦充分就业由劳动市场均衡达到,实际利率对储蓄和投资变动的自发调节将保证经济不断地维持在充分就业均衡水平上。在凯恩斯的货币经济中,人们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而持有货币流动性,利息率反映的是人们愿意放弃货币的流动性所要求的报酬,因而货币具有财富储藏职能。

  利息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均衡来决定,对流动性偏好的需求与货币供给一起决定了利息率,利息率又和资本边际效率一起决定投资需求,后者再和消费倾向一起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因此,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财富储藏职能的引入使得“非自愿失业”均衡成为可能。

  1 古典二分法

  1. 1 内 容

  古典二分法( Classical Dichotomy) ,是指古典学派将经济学理论分割为截然独立的两部分,即描述实际变量的价值理论和刻画名义变量的货币数量论。价值理论即供求价格论; 货币数量论即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化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古典学派认为,所有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要素的实际报酬等实际变量都是由相应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均衡来决定的,货币对所有实际变量没有影响,即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它只影响物价水平、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例如,若货币数量增加一倍,则物价将随之增加一倍,物价翻倍又将引致工人和债权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翻倍,因而他们将要求翻倍的名义工资和名义利率,同时所有实际变量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对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并不必要,经济研究完全可以忽略货币的存在而不失结论的正确性和一般性。货币除了可以避免物物交换对买卖双方“需求的双重偶合”的苛刻要求,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之外,它不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②货币是蒙在实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揭开它反而更能看清实体经济运行的真面目。

  1. 2 简 史

  古典二分法两大部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供求价值论的发展尤其曲折。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信奉的是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在面对工具、机器和设备是否也决定价值这个问题时,不少经济学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即商品价值由劳动、资本和土地贡献组成。人们似乎听到了威廉·配第那句名言的回响,即“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尽管李嘉图坚持认为资本只是过去劳动的物化,从而劳动价值论仍然适用,但主流观点已经悄然转变。这种生产成本论的主流地位在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综合中得以确立。但是,生产成本论也好,劳动价值论也好,它们都对亚当·斯密的“钻石和水的悖论”无能为力。这个悖论是指: 钻石并无实际用途而水是生命之源,为何前者价值连城而后者却一文不值? 1873 年前后,英国的杰文斯、瑞士的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分别独立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边际效用,即最后一单位该商品对消费者效用的满足程度,而且边际效用随商品消费量的增多而递减。因此: 钻石之贵乃因其稀缺从而边际效用高,而水之贱则源于其如此丰裕以致边际效用几近于零。两种理论各执一词,而马歇尔却发现二者各有千秋。商品价格无外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边际效用构成了买方的出价上限,而边际生产成本则提供了买方售价的底线,成交价格必居其间。实际上,这上限和底线分别代表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而商品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则由供求曲线之相交点决定。

  ③至此,马歇尔完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主义的新古典综合,创立了局部均衡理论。此后,美国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又用由边际原理所主导的供求理论研究生产要素的报酬,创立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然而,古典学派价值论的巅峰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认为,存在一组相对价格使得所有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至于货币数量论,早在 1752 年,大卫·休谟就提出“商品的价格总是与货币的数量成比例……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但同时他又指出“虽然商品价格的腾贵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果,可是这种腾贵并不紧跟着这种增加而来,而是需要一些时间……只有在人们获得货币同物价上涨之间的间隙或中间状态,金银量的不断增加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情绪……货币在提高劳动价格之前,必然首先刺激每个人的勤勉心”。

  可见,休谟认为货币能够短暂地刺激生产,只有在这之后才是中性的。这种货币非中性的思想在凯恩斯的同代人中也不难找到,维克赛尔认为经济在使储蓄和投资相等的自然利息率下是均衡的,银行货币信贷的增减会使得货币利息率偏离自然利息率,从而使得经济过热或过冷。但是,直到 1936 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古典学派主流的货币理论仍然是马歇尔和费雪的货币中性论。它们分别是剑桥方程式“M = kPY”和费雪交易方程式“MV = PY”,M、P、Y、k 和 V 分别指货币数量、物价、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和货币流通速度。④古典学派认为,k 和 V 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而 Y 由实体经济决定,因而货币数量和物价成比例。

  1. 3 数学模型

  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仅承担计价尺度的职能。瓦尔拉斯定律( Walras’Law) 使一般均衡仅决定成交量和相对价格; 通过引入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可以得到货币中性和货币数量论。在此提供一个直觉的数学描述。

  由瓦尔拉斯定律:【公式】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式( 10) 中的分母即为用各商品的均衡相对价格对其均衡数量加权的国民收入 Y,λ 即为一般物价 P。因此,式( 10) 可化为“MV = PY”或“M =kPY”。

  2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之争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之争的焦点是“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可能性。⑥基于古典二分法的理论传统,古典学派的宏观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实际工资弹性确保劳动市场的充分就业、萨伊定律确保充分就业的不断维持、货币数量论决定一般物价水平。劳动市场均衡和萨伊定律决定了实体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就业、产出、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在此基础上,货币数量论决定了物价、名义国民收入、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

  在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分别从有效需求原理、收入调整的乘数机制和流动性偏好理论进行了批驳。

  2. 1 劳动市场均衡与有效需求原理

  古典学派将个别行业的劳动市场均衡分析推广到整体经济,认为存在一个总体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前者随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减少,后者随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劳动需求曲线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而劳动供给曲线代表劳动的负效用。古典学派认为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由此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充分就业水平。

  也就是说,古典学派认为市场将自发地调整实际工资以实现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实际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从而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那么工人总是可以通过接受名义工资的削减而使实际工资降低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对此,凯恩斯提出两点异议: 第一,劳动者要求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货币工资而非最低限度的实际工资,没有理由认为这一货币工资一定与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水平相一致。“通常的经验告诉我们,劳动者所要求的( 在一定限度内) 无疑的不是实际工资,而是货币工资。这种情况,并不只是一种可能性,而是正常的通例……如果劳动的供给函数不是以实际工资作为其惟一的自变量,则他们的理论就会完全崩溃”。

  第二,即便实际工资过高,也难以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来减少实际工资。“传统的理论认为,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决定实际工资; 因而……只要工人接受工资降低,就可以使实际工资等于在此工资下雇主们愿意提供的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他们的结论只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货币工资一般水平的降低……将伴随着某些实际工资的降低……奇怪的是,很少有人曾经试图证明它或者反对它。因为这个说法和古典学派理论的要旨很不一致。这个理论要我们相信: 价格取决于用货币表示的边际直接成本,而边际直接成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工资。因此,如果货币工资有所变动,按照古典学派的理论,价格将差不多同比例地发生变动,从而实际工资和失业水平大致不变。……也不存在什么权宜之计,使得劳动者全体与企业主修改工资协议,使实际工资降低到一个特定水平。……决定实际工资一般水平的主要是某些别的力量”。

  这“某些别的力量”正是由消费和投资组成的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 “就业量不是由用实际工资计量的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的。在某特定的实际工资水平下,可能的劳动供给只决定就业量的最高水平。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二者才决定就业量。就业量又惟一地同一定的实际工资相关联,而不是颠倒过来。如果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则实际就业水平下降,低于在现行实际工资下潜在可能的劳动供给; 均衡实际工资将大于均衡就业水平下的劳动边际负效用。”

  在《通论》的第十九章“货币工资的变动”中,凯恩斯进一步指出不可能通过降低货币工资以减少生产成本来使就业量增加到超过有效需求所允许的程度: “诚然,单个企业主在开始时不是不可能看到他自己的成本的降低而忽视货币工资减少对他的产品的反作用,而按能取得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卖出比过去更多产品的设想行事。然而,如果企业主全体都如此行事,那么,实际上他们还能够成功地增加他们的利润吗? 不能。……除非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1,或者货币工资的减少使得资本边际效率表相对于利息率有所增加,……否则……就业量又将降到以前的值。因为,当企业主们根据他们的产品能卖掉的价格而提供一定规模的就业量时,会给公众一笔收入,使公众从这笔收入中的储蓄大于现行投资的数量。二者之差额就构成企业主们的亏损。”

  2. 2 萨伊定律与收入调整机制

  萨伊定律( Say’s Law) 强调“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即不论产量和就业量如何,总需求总是等于总供给,一旦充分就业由劳动市场均衡确定,则它就将永远维持下去。古典学派相信,全部生产成本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购买产品。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指出: “构成商品支付手段的,只是商品。……所有的卖者必然也就是买者……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突然提高一倍,……购买力也要增加一倍……因为每个人在交换中能够加倍地提供。”

  从总体经济的角度看,古典学派认为经济的均衡条件是储蓄等于投资,而使它们相等的正是利率。消费的减少会导致储蓄增加,然后利率将下降到使得投资的增加刚好吸收增加的储蓄,充分就业依然得以维持。正如凯恩斯所说的: “由传统理论哺育成长起来的普通人……认为: ……当一个人进行了储蓄,他也就完成了自动地使利息率下降的行为……致使由此导致的资本的产量的增长恰好等于储蓄的增长量……这是一个……没有货币当局的祖母般的关心下的自我调节过程。”

  换句话说,萨伊定律认为充分就业一经实现,消费或投资需求任何一方的增减将因利率的调整而为另一方的增减所完全抵消,即价格调整机制将熨平任何需求扰动从而维持充分就业不变。

  凯恩斯相信,萨伊定律是全部古典学派理论的基础,没有它,古典学派的理论就要崩溃。凯恩斯首先反对古典学派将利息当作储蓄的报酬,因为以现金方式进行储蓄是不会有利息回报的,利息是放弃持有货币从而丧失其流动性的报酬。所以,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相等来决定的。其次,就经济实现均衡后的实际储蓄和实际投资而言,二者必然相等。因为就整个经济而言,一个人的支出必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收入。然而,总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而总收入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因而储蓄必定等于投资。萨伊定律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成立。但是,经济实现均衡之前的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一般而言并不相等: “他们错误地设想,节制现在消费的决定和准备将来消费有一种可以自行协调的关系。然而,决定后者的动机和决定前者的动机不是在任何简单的方式上相连接的。”

  再次,凯恩斯发现当下一期的计划支出大于这一期的收入时,这多出来的部分支出将通过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加倍地提高收入。这背后是有效需求原理: “产量和就业量的实际水平不是取决于生产能力或者预先存在的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现时的生产决策,而现时的生产决策又取决于现时的 投 资 决 策 和 现 在 对 现 时 和 未 来 消 费 的预期。”

  因此,当投资减少时,通过乘数效应,有效需求将更大幅度地下降从而就业和收入也将减少,由于储蓄等于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因而储蓄也随收入减少到和已经减少了的投资相等的水平。这里,萨伊定律的价格调整机制被收入调整的乘数机制取代了,这是《通论》继有效需求原理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

  2. 3 货币数量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

  二分法下的古典理论,一方面是价值论和分配论,研究既定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各资源的相对报酬以及它们的产品的相对价值的决定; 另一方面是货币中性论。货币中性论基本上无足轻重,货币只决定名义变量,因而古典理论基本上是资源充分利用下的资源配置理论。正如凯恩斯所说:

  “庇古教授……相信: 生产和就业理论可以在以物物交换为基础的情况下建立起来( 像穆勒那样) ,然后再敷衍塞责地把货币引进来。”

  古典学派相信所有资源都被充分利用,劳动市场均衡决定了就业量,通过生产函数又决定了产量,然后通过交易方程式或剑桥方程式决定一般物价水平。货币是在所有实际变量都已经决定之后才进入分析的,在充分就业的产量上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成比例。这是由于货币在古典理论中只承担计价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一旦引入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货币中性论将被打破。

  和休谟一样,许多古典学派理论家也承认货币在短暂的过渡期有助于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生产,但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利率由储蓄和投资相等来决定的教条。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投资资金有两种来源:正常储蓄和由货币增加所带来的“强迫储蓄”,后者将促使利率低于“自然的”利率。凯恩斯指出,利率是放弃持有货币从而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它在任何时候都是衡量那些拥有货币的人们不愿放弃对其流动性控制的程度。凯恩斯接着引入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引入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即对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得到人们三类动机的支撑: 满足日常交易媒介需要的交易动机、为了财产安全起见而持有货币的谨慎动机以及为了投机牟利而持有货币的投机动机。凯恩斯强调投机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对将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由大众心理所决定的对将来利息率的估计也对流动性偏好产生影响……那些相信将来的利息率会高于市场所设定的现行利息率的人们,有理由保持有流动性的现金。而那些相信将来的利息率会低于现行市场利息率的人们,则会借入短期款项购买较长期的债券”。

  货币需求和利率负相关,它和货币供给一道决定了均衡的利率。而利率和投资负相关,因而货币增加将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促进就业。

  这样,货币中性论就被打破了,凯恩斯在货币和就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利息率: “货币数量决定流动资源的供给,以后利息率与其他因素( 特别是信心) 相结合决定投资引诱,投资引诱又反过来通过如此建立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来决定收入、产量和就业量以及总价格水平( 在每个阶段与其他因素相结合) 的均衡水平”。

  凯恩斯创立了货币的生产理论。只要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货币增加就将通过降低利率以促进就业。

  这是《通论》之所以叫“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原因。一旦达到充分就业,货币增加将同比例地提高一般物价水平,这时货币才是中性的。也就是说古典理论只适用于充分就业的情形,而凯恩斯的货币的生产理论则囊括了所有情况,这就是《通论》之所以为“通”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 “我称我的理论为通理论,意思是说我涉及的是总体经济体系的行为———总收入、总利润、总产量、总就业、总投资、总储蓄,而不是特定行业、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利润、产量、就业量、投资和储蓄。”

  也就是说,《通论》的目的是创建一种宏观经济学,正如凯恩斯在第二十一章“价格论”中所说: “我主张正确的二分法应该是: 一方面,是关于单个行业或者厂商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社会总体的产量和就业量的理论”。

  事实正如凯恩斯所愿: 《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或者说凯恩斯和古典学派之争催生了宏观经济学。

  3 结 论

  古典学派的宏观理论可分解为三个部分: 劳动市场均衡决定充分就业、利率调节储蓄和投资的萨伊定律以及货币中性。这种理论特征源于古典二分法的理论传统,即认为经济分析可以忽视货币而以实际变量来进行,货币仅仅承担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中的计价物和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职能。凯恩斯通过强调货币经济的不确定性本质,引入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基于货币需求和供给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货币和有效需求之间架设了一道沟通桥梁,使得货币数量的变化通过利率对投资的刺激,再经收入调整的乘数机制而影响有效需求,从而决定产出和就业。因此,在驳斥古典学派的同时,凯恩斯构建了货币的生产理论,提供了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有效需求理论框架,开创了全新的宏观经济学。

  注 释:

  ① “古典学派”是凯恩斯的术语,用来指李嘉图、詹姆斯·穆勒和他们的前辈们,以及那些接受李嘉图的经济学并加以完善的人,包括 J. S. 穆勒、马歇尔、埃奇沃斯以及庇古。

  ② 例如,休谟指出: “严格地说,货币……不是贸易机器上的齿轮,而是一种使齿轮的转动更加平滑自如的润滑油。”

  ③ 马歇尔比喻说,供求是一把剪刀的两片,缺少任何一片,我们都无法裁剪一张纸。其实,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谓的成本是指平均成本而非供给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商品价格只有在长期经济利润趋零的完全竞争市场才会等于平均生产成本。

  ④ 剑桥方程式“M = kPY”和费雪交易方程式“MV = PY”是等价的,其中 k =1/V。

  ⑤ 此处的供求方程组并不必然是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说法并不精确,但这里只是为了提供直觉的数学说明,这么说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

  ⑥ “非自愿失业”是相对于“充分就业”而言的失业,指在既定的实际工资水平上存在希望就业而无法就业者,即在这一实际工资水平上的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参考文献:

  [1] Hicks J R. Mr. Keynes and the“Classic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J]. Econometrica,1937,5( 2) : 147 - 159.
  [2] Robinson J. What Has Become of the Keynesian Revolution?[C]/ / Robinson J. Collected Economic Papers. Cambridge: theMIT Press,1980: 168 - 177.
  [3] 左大培. 范式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J]. 学术月刊,2001( 3) : 47 -53.
  [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魏埙,译.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 R. 现代宏观经济学: 起源、发展和现状[M]. 佘江涛,等,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扩展阅读:后凯恩斯学派危机理论对流行经济理论的批判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货币银行学论文
返回:宏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