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护理程序应用于脊柱侧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脊柱侧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0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程度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脊柱矫正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程度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情况,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护理程序; 脊柱侧弯; 围术期护理;
脊柱侧弯分为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与结构性脊柱侧弯,其中非结构性脊柱侧弯的发生与神经根损伤、炎症刺激有关,同时也包括姿势性侧弯。结构性脊柱侧弯的发生与先天脊柱发育不良、神经肌肉损伤致脊柱侧弯以及严重营养不良、代谢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好发该病,若青少年未及时治疗,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2,3]。本次研究为论证脊柱侧弯患者围术期患者护理程序应用价值,比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20例行常规护理患者与2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患者相关手术诊疗资料以及脊柱矫正角度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20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0例,女10例,年龄最小为14岁,年龄最大为24岁,中位年龄为(18.12±1.12)岁。对照组20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为13岁,年龄最大为25岁,中位年龄为(18.11±1.1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参考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脊柱侧弯相关内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胸弯曲均大于40°,胸腰弯与腰弯最大比值超过35°。(2)患者均自愿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排除术前血流动力学、各项生命指征异常患者。(2)排除神志异常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
1.3、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起效后充分暴露需矫正部位,借助螺钉、钉棒等相关器械对矫正部位脊柱进行复位与固定。
1.3.1、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程序:
入院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一般评估,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大体讲解脊柱侧弯手术治疗步骤,术后向患者讲解相关术后注意事项并持续性关注患者病情,此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协助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
1.3.2、 实验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干预:
(1)术前护理。(1)入院第1 d: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指征给予一般评估,此外了解患者是否伴有躯体不适、下肢运动功能以及二便情况,并协助患者遵医嘱完成相关检查。一般情况下脊柱侧弯患者术前可伴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大体介绍手术流程,并列举手术成功案例以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2)入院第2天至第3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床上大小便训练以及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患者每日取仰卧位,将枕头置于膝关节或髂部,鼓励患者保持该体位,直至可保持40 min,以提升患者术中俯卧位耐受能力。(2)术后护理。(1)术后第1 d: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家属术后24 h陪护,手术回科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已成功完成手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讲解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借助VAS视觉疼痛评估量表判断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通过与家属沟通、播放音乐等形式,吸引患者注意力。此外对于VAS量表疼痛超过3分的患者在医嘱指导下给予镇痛药物,并每隔1 h询问患者下肢感觉。(2)术后第2天:若患者术后24 h各项生命指征平稳,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轴线翻身,在翻身时应保证患者脊柱适中在一条直线上,鼓励患者适当下肢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3)术后第3~5 d,根据患者手术方案以及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支具,向患者介绍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在支具辅助下,在家属陪同下尝试下地行走,并逐渐完成穿衣、刷牙、如厕等日常活动,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4)出院前: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患者家属联系方式,请患者及患者家属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脊柱侧弯术后康复科普软文,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脊柱矫正角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资料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
2.2、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脊柱矫正角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入院复诊脊柱矫正角度为(25.11±4.11)°,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入院复诊脊柱矫正角度为(17.12±4.14)°,(t=10.172,P<0.05)。
3 、讨论
脊柱侧弯根据病因不同分为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与结构性脊柱侧弯,其中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与脊柱神经根受到刺激以及长期坐姿不良等因素有关,结构性脊柱侧弯的发生与脊柱发育不良有关,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脊柱侧弯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4,5,6,7]。本次研究显示对于行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护理程序干预的实验组术后1个月复诊,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脊柱矫正角度为(25.11±4.11)°,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脊柱侧弯的发生对患者各项生理机能造成的影响较大,该病临床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对于胸弯角度超过40°、胸腰弯与腰弯最大比值超过35°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胸弯角度超过40°的患者与胸腰弯与腰弯最大比值超过35°的患者一般单纯依靠支具难以控制脊柱侧弯患者病情发展。近些年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脊柱侧弯患者在术前会担忧手术治疗效果,且由于缺乏术前准备,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手术治疗后机体耐受能力低[8]。脊柱侧弯常规护理流程将围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但是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一般术前、术后需要完成的护理任务较多,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易出现疏漏,忽视心理干预[9,10]。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程序与常规护理相比,以时间为临床护理干预实施的重要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相关护理,满足了患者围手术期个体需求的同时可提升护理质量[11]。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程序术前第1 d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资料,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交流,缓解患者入院之初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也为次日患者术前功能锻炼做好基础。术后第1 d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结合VAS视觉疼痛量表评估患者术后肢体疼痛程度,依据VAS量表得分给予患者针对性疼痛干预[12]。术后嘱第2 d在保证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平稳的前提下协助患者轴线翻身,并鼓励患者适当锻炼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第3~5 d选择合适型号的支具,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通过分组比较脊柱侧弯手术患者护理程序干预与常规护理患者住院时间、脊柱矫正角度恢复情况、相关手术指标,论证护理程序干预对脊柱侧弯手术患者机体康复的重要性,与既往研究相比具有进一步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月平,贾宁.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评估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6):229-230.
[2] 姑丽娜·吐孙江,布合力切木·艾散.探究对行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儿采取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12,11.
[3] 吴春晓,袁胜芬.优质护理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8,22(36):30.
[4] 孙丹华.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综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7):72-73.
[5] 林丽嫚,曾丽雯,邱慕丹,等.重度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的护理策略[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50-52.
[6] 魏岚,牛培君,卢锴璇,等.脊柱矫形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8,30(5):74-76.
[7] 陈莉.脊柱侧弯矫形术6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8):85-86.
[8] 吴东杰.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73-274.
[9] 陈瑜.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有效利用[J].饮食保健,2018,5(49):227.
[10] 周芬.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具体运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5(6):109.
[11] 刘旭琴.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1):211-212.
[12] 孙丹华.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家庭医药,2018(2):257-258.
肱骨外科颈是肱骨解剖上的薄弱区及骨松质与骨密质的交界处,易受到外力作用而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是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其疗效是与围术期的护理息息相关的。笔者对27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中西医结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