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材料论文 >

建筑领域中烧结墙体材料边缘化的原因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04 共4972字

  5 同质化重复建设的不良效应。

  烧结类墙体材料和非烧结类墙体材料企业的同质化重复建设,产生了大量规模小、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性能不稳定的落后产能,此类落后产能造成墙体材料市场的恶性竞争,烧结墙体材料因其生产成本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使得烧结墙材在建筑中出现边缘化现象。2014年12月,贵州省获得新型墙材认证的企业为446家,其中烧结墙体材料企业为55家,占12.3%,加气混凝土砌块企业为72家,占16.1%,板材生产企业16家,占3.6%,其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和混凝土实心砖生产企业303家,占68%.烧结类墙材生产企业数量减少。

  2015年10月,笔者参与对贵州省毕节地区部分获得“新型墙材认定证书”的企业产品抽检及调查工作。以威宁县为例,该县获得“新型墙材认定证书”的企业共9家,其中1家加气混凝土砌块厂、7家轻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厂和1家烧结墙体材料厂。企业申办产品“新型墙材认定证书”,有利于建设方墙改基金的返还,对该产品市场销售有利。据了解,当地还有数十家轻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厂,还有10家烧结墙体材料企业,都没有申办产品“新型墙材认定证书”,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当地墙体材料市场落后产能的恶性竞争,造成获得“新型墙材认定证书”的产品,市场待遇与没有获得认定的产品大致相同。大量的落后产能企业产品,造成当地墙体材料产能供大于求,低价格、低质量、不正当竞争成为普遍现象,最终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减产,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企业效益下滑。重要的是,当地一些采用轻骨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材料、已建成使用的建筑物,墙面开裂等质量事故已经产生,不得不进行后期修补。仅有的1家烧结墙体材料厂,虽然烧结空心砌块产品规格为240mm×115mm×240mm,密度低于900kg/m3,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属于国内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新型墙体材料,但在当地建筑市场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他10家烧结墙体材料企业,产品面向农村民居建筑,以普通砖为主,更是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即便对产品申办“新型墙材认定证书”的重要性也是无动于衷。这些中小烧结墙材企业的退步,同样预示着烧结类墙体材料在建筑中的边缘化趋势。

  6 不准确的政策误导。

  烧结墙体材料生产工艺能够采用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锅炉渣、尾矿渣作为主要原料,实现烧砖不用土、不用煤,消纳大量工业废弃物的同时,减轻了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相比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大气污染物排放,功大于过的评价并不为过。况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通过治理,能够达标排放。然而,一些地区只要看见烧结砖企业,则采取种种限制,直至关停。

  其次,部分城市将“禁止烧结黏土实心砖”政策,附会为“禁止烧结砖”,其后果,无人敢用烧结砖,即便烧结空心砌块性能再好,照样无用武之地。不准确的政策误导,直接加速了一些地区烧结墙体材料的边缘化现象,在此误导下,投资大量涌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项目,其后果,仍然是加速了烧结墙体材料的边缘化。

  然而,蒸压类和非蒸压类墙体材料快速扩张的结果,部分企业因粉煤灰资源条件较差,加气砌块质量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更多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质量,更是不容乐观。不准确的政策,并没有促进墙体材料整体质量的提高。

  7 烧结类墙体材料行业的振新。

  蒸压类和非蒸压类墙体材料,由于强度低、吸水率高、基材不稳定、收缩变形大等弊端,若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抹灰和饰面的施工工艺,经常会出现墙体开裂、空鼓、渗漏、剥落等现象。这类建筑随着时间推移,建筑质量纠纷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而烧结类墙体材料,其产品强度、外观尺寸、密度、传热系数、安全性和后期性能等指标,都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能够较好地实现建筑物外观质量、居住舒适性、建筑安全性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建筑物不会产生墙体开裂、空鼓、渗漏、剥落等质量弊端,但往往因其售价高于其他材料,而被开发商弃用,被边缘化。从建筑物全寿命的社会价值考察,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民生为本,把握建筑质量的底线,以建筑物质量作为墙体材料质量的评价依据,加强对墙体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建筑市场,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积极采用优质的烧结墙体材料,确保建筑物的百年品质质量。

  房地产开发商积极采用优质的烧结墙体材料,是避免烧结类墙体材料被边缘化、提高建筑物质量、振新烧结类墙体材料行业的外部市场条件。振新烧结类墙体材料行业的主要措施,必须立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带动下,各类墙体材料产业数量和产能急剧增长,大量不能满足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产品质量低下,恶性竞争。对此,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采取多种形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企业重组。实现规模化生产,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要求,严格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厘清市场,避免劣质产品用于建筑。

  提高产品档次,是在公平市场条件下,烧结墙材不被建筑边缘化的基础,针对建筑结构要求,低密度、较大规格和施工便利的烧结制品应该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欢迎。在部分大中城市建筑出现较多质量事故后,部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受到限制,从而为高档次墙体材料产品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烧结墙材不被建筑边缘化,必须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建筑功能要求,烧结空心砌块,通过无机泡沫混凝土填充,生产复合保温砌块,进一步改善传热系数和砌体密实度,材料整体性能赶上并超过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实现烧结墙体材料行业的振新。

  烧结地面砖、清水墙砖、透水砖等产品,具有较好的装饰和环保功能,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烧结墙材产品独特的装饰功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样是烧结墙材行业持续发展基础。

  8 结束语。

  烧结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具有绿色建材属性,与其他墙体材料相比,可以说是一枝独秀。采用烧结墙体材料,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被边缘化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经过各类建筑质量事故的经验总结和反思,能够让建筑材料市场重新认识评价烧结墙体材料的真正价值。

  当前,烧结墙体材料行业中大型企业已经具备先进、可靠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产品档次高,生产规模大。但是,行业内大量的烧结砖企业还处于较低水平,振新烧结墙材行业的重任,需要落实在这些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改造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烧结墙体材料重新回归到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智勇。 建筑设计原理16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建筑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