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在融合新闻中的业态实践与教学反思

来源:新闻世界 作者:苏静怡
发布于:2021-03-04 共4794字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加快催化新闻生产边界的开放与新闻生产机制的革新,各类新型融合新闻样态不断涌现,并引发业界新闻生产实践的“创新与扩散”。本文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为例,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在融合叙事、视觉呈现、交互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共性,认为高校在融合新闻教育方面应强化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加强数字人文素养教育、坚持融合新闻教学的实践导向。

  关键词:融合新闻; 中国新闻奖; 媒体融合奖; 液态社会;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格局,加速了各类新型融合新闻样态的涌现,而且倒逼新闻业界与新闻教育因不断变化的媒介形势做出优化调整。如何提升新闻从业人员及高校新闻学子应对媒介融合趋势、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要求的能力,成为新闻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研究缘起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现代社会已由“固态社会”进入“液态社会”。“液态社会”的显着特征是各种社会关系不断“液化”,并呈现灵动、轻盈的状态,台湾学者华婉伶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业。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加剧催化新闻生产边界的开放和新闻生产机制的革新,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交互新闻等新型融合新闻样态不断涌现,并引发业界新闻实践的“创新与扩散”。“液态现代性”中新闻业的内容生产、消费也呈现“液态”特征,新闻生产成为媒体记者与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并形塑的社会文化景观,“视觉化表达、产品运营思维等成为新的新闻生产常态”。[1]融合新闻的业态创新对新闻业界实践及新闻人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新闻人才培养也应根据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加速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通过作品评选及优秀作品表彰,不仅鼓励新闻行业创新创优、争获荣誉,而且为新闻行业的作品创作指明方向、设立标准、树立标杆。为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2006年起增设网络新闻作品评选,设立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等三个评选项目;2018年,为“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介融合趋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2]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奖项”。

  本文从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入手,试图呈现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作品在融合叙事、视觉呈现、交互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共性,为新闻行业参评新闻奖及高校融合新闻教育优化改革提供可借鉴之处。

  二、融合新闻的业态创新实践——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作品为例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开展3届评选。2020年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涵盖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等五个评选项目。本文以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作品在融合叙事、视觉呈现、交互设计三个维度的考察,力图呈现中国新闻奖融合新闻创作的特点与规律。

  (一)融合叙事

  融合新闻是指新闻报道融合文字、图片、图像、图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元素,集可视化、互动性于一体的新闻文本。“叙事”,即“讲故事”。媒体及记者对新闻素材的取舍、报道视角的选择、新闻框架的建立,将对报道的叙事者、叙事行为、结构、话语等产生影响,所生产的新闻文本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影响受众对新闻的解读与接受。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认为,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是“框架”和“隐喻”。[3]融合新闻叙事通过新闻素材的取舍、表现元素的叠加、叙事视角的选择、报道框架的确立,从而形成流畅的叙事时空文本,创设出完整的互文叙事语境,激活受众的认知框架。

  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品《“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为例,该作品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宏大命题,以“一分钟”为切入点进行微观化、具象化表达,并以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微缩,呈现“一分钟”内中国的建设速度及与世界的交往情况。在《中国一分钟·美美与共》篇中,通过钟表齿轮、指针、沙漏、日晷仪等意象隐喻时间的流动,又以“一分钟”国际航班及外国友人来华数量、进口贸易额及国人出境游、消费额等内容展现空间的交往,通过“一分钟”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具体数据,隐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建设成就及与世界的密切交往,在无形之中传递“世界之中国”的精神内核。融合新闻的叙事应综合考虑素材来源、表现元素、叙事视角、报道框架等的组合和优化,通过报道框架和话语隐喻激活受众认知框架,传递作品的叙事逻辑与情感内核。

  (二)视觉呈现

  融合新闻是以图片、图像、图表等视觉符号为基础,这些视觉符号具有视觉修辞的表意特征。视觉修辞将表意系统蕴含于符号文本中,通过符号文本的传递完成意义构建的合理化和正当化。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认为“照片不只是存在的事物的证明,而且是一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事物的证明,不只是对世界的记录,而且是对世界的评价。”[4]“机械复制时代”的新闻图片摄影通过对瞬间的抓取完成意义的建构并成为集体回忆的象征。“摄影于瞬间把运动的生活世界凝固成静态的视觉形象,把流动的时间冻结为永恒的空间画面,同时把历史记忆变成可供多元解释、难辨真伪的形象语言。”[5]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父亲·我们·时代》,由照片《父亲》中父亲凝望的眼神说起,接着以一幅幅历史照片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父辈们服务奉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故事;同时以红色相框的组图方式呈现40年今夕面貌对比,最后将视线聚焦于当代社会图景,通过矗立在祖国山川湖海的巨型红色相框,隐喻当今现代化建设与实践也将成为后世回忆纪念的参照物,呼应“与时代同框”的新闻主题。

  (三)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增强作品互动性、提升用户体验感的重要方式。融合新闻作品的交互设计要求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考虑用户的社交场景及使用需求,通过用户界面操作、触发用户参与,将用户“拉入”新闻作品中,通过定制化内容生产、个性化产品输出、互动性社交传播,激发用户具身体验及情感认同。

  《幸福照相馆》是央视财经客户端制作的一款新媒体互动类产品,同样也是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该作品从春节期间国人拍摄全家福的习俗出发,采用“多人脸融合”技术,通过用户点击作品界面、以时光机的方式进入“幸福照相馆”,选择不同年代、不同人口结构的全家福模板,再由用户上传人像照片即可“洗出”全家福。该产品结合春节期间的社交场景,以拍摄全家福的传统习俗为切入点,通过用户界面操作、选择照片模板、上传个人照片,即可输出定制化“全家福”,实现融合新闻作品的圈层传播和社交传播,提升用户产品体验、激发用户情感共鸣。

  三、高校融合新闻教育的优化建议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及融合新闻的业态创新,促使高校新闻教育因形势变化作出相应调整。2018年,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发布,为新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确立总体目标。为适应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要求,高校应立足“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优化新闻人才培养体系。

  (一)宽口径:强化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受制于媒体形态的影响,往往以媒体介质形态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媒介技术的进步、媒体融合的推进,加速媒体形态的边界重塑。以往以媒体介质形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无法满足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融合新闻生产制作的需要。融合新闻的生产需要打通新闻采编、视觉呈现、交互设计等环节;对融合新闻教育而言,则意味着要在培养学生掌握新闻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将新闻教育的边界扩展到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交叉学科领域。数字媒体技术属于工科类专业,强调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以适应融合新闻制作、图像音视频处理等技术要求,满足融合新闻中后端人才的需求;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艺术类专业,强调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融合新闻的视觉艺术设计,满足融合新闻前端人才的需求。融合新闻集新闻采编、视觉呈现、交互设计等元素于一体,融合新闻教育也要在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上,重视视觉元素的设计呈现和技术工具的使用,提高作品的可视化和交互性水平,实现融合新闻教育跨学科的融通融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融合新闻业态实践,因此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将业界最新报道手段、技术实现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完整的讲授。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新方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

  (二)厚基础:加强数字人文素养教育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获奖作品的主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反映、呼应了年度新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媒体记者不仅是事件的亲历者和记录者,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引航者。作为中国新闻业年度优秀新闻作品代表的获奖作品,具备较强的新闻价值和选题意义,能够发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功能。对新闻学子而言,新闻作品首先应从“讲好身边故事”开始,凸显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新闻理论教育与新闻实践操作,培养学生选题挖掘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视觉表达能力,更要加强学生的数字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的事件、现象,透过事件或现象去关注其背后的人及人的生存状况,反映个体的人文精神、提升作品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回应时代发展的主题。

  (三)重实践:加强融合新闻的实践教学导向

  “素质为本,实践为用。”新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尝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媒介变化对新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新闻人才培养要在夯实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凸显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6]融合新闻教育要使学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媒介技术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透过现象、辨析本质,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从纷繁的事件中发掘具有新闻价值、人文价值的社会选题,并能选择恰当的新闻呈现形式,进而进行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加强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教学导向,一是通过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且通过课程联动,打通新闻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制、发布等环节,实现流程化的融合新闻生产制作;二是以校园自媒体为校内实训平台,使学生组成校园自媒体、课程自媒体平台的采写编播团队,并且聘请相关课程教师担任自媒体的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融合新闻作品的全环节指导与把关,实现对学生融合新闻实践能力的持续培养;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融合新闻工作坊或数据新闻比赛,以工作坊或赛事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与“用”的融会贯通;四是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媒体实践中加强对融合新闻生产的应用水平。通过搭建“课程——校园——社会”的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能力。

  结语

  2018年,中国新闻奖开始增设“媒体融合奖”,这说明媒体融合、业态创新已成为新闻行业实践中必须直面的现实情境。媒介融合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的生态,而且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肩负新闻人才培育重任的高校新闻院系,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导向,通过强化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口径;通过加强数字人文素养教育,夯实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坚持融合新闻教学的实践导向、培养学生实践实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媒介生态变化下的新闻人才培养需求。

  注释

  1[1]王侠.液态社会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延续--基于对新闻客户端M的分层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9(05):60-79.

  2[2]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试行)[EB/OL].(2018-05-11)[2020-06-13]http://www.pingjiang.zgjx.cn/zxdt/762.htm.

  3[3]乔治·莱考夫.别想那只大象[M].闾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

  4[4]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147.

  5[5]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6[6]苏静怡.融合新闻教育的路向探析[J].新闻论坛,2020(04):117-119.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教学反思论文
返回: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