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网络游戏和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 作者:李玉霞
发布于:2021-11-26 共3721字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渐与计算机网络进行结合,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在学校教育中,网络游戏在为学生们提供娱乐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之处,我们必须要理性看待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网络游戏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实践,实现学科整合,那么将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提到促进性作用,该文就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     网络游戏;学科教学;整合策略;探讨研究;

  对于处于学生时代的儿童和学生而言,游戏与学习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孩子天性爱玩,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变得越来越吸引人,让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因此,网络游戏将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已经成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课题。

  1 、教学与游戏具有内在相通性

  教学与游戏属于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与游戏自古以来就具有内在相通性,二者属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融入于社会生活之中。实际上,游戏与教学之间的界限存在着模糊的灰色地带,这表明部分游戏与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学与游戏彼此独立,相互区分已经成了一项必然趋势,然而,从目的上而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改造人,而游戏的目的是让人放松,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教育重视知识内容,重视自然科学,游戏偏向娱乐,同时对于美育乃至德育也拥有一定的重要性。这些年来,很多教育学家对游戏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而游戏化教学法、寓教于乐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很多学校之中,因此,探索将网络游戏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1]。

  2、 网络游戏对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启示

  2.1、 利用网络游戏实现学生的身份,代入与兴趣激发

  教育和网络游戏的内在目标存在有一致性,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现实中的自己,网络游戏属于虚拟世界中的内容,从价值方面进行分析,虽然虚拟角色的培养无法影响现实生活,但是其能够在精神方面极大的影响学生,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游戏的身份带入的开放性。网络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玩家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塑造角色名字、外貌、性别、职业、能力、特长等等,从而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取得的满足感和身份体,我们可以运用网络游戏的这种身份代入来开展教学改革和学科整合。在校园教育活动中,为学生设立一个个奖项和成长轨迹指示牌,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成长的认同感,加强对于学习过程的兴趣,同时,学校应当注重标准人格的塑造,建立学习榜样,在整个学校范围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培养学习兴趣[2]。

  2.2 、利用成就达成系统,实现教育改革

  网络游戏具有成熟的持续激励系统,这是导致青少年上瘾的罪魁祸首,通过一系列的奖励点、成就点,诱使玩家不断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于游戏过程之中,培养虚拟角色一步步成长,在文化心理方面,游戏能够给玩家们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通过虚拟世界中角色的变强,给玩家带来受人尊重与羡慕的体验。其次,在方法层面,教育教学系统要根据网络游戏建立相应的任务系统,在学生游戏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完成相关的支线任务来获得经验。这种操作具有开放性和多线程的特点,允许玩家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而且立足于自身的兴趣选择任务。最后,在技巧层面,游戏系统能够将玩家的各项能力分门别类地以数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数字和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产生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冲动[3]。

1.png

  3 、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策略

  3.1、 转变教育者的传统认知

  当今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够把游戏放置到教育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应当从理性的辨证的角度去分析网络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队伍要实事求是,认识到网络游戏也具有其可取的一面,学会利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应当反思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是否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面对5G课堂和无线网络,传统的教育教学是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求适应,是否能够让课堂充分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4]。

  3.2 、培育自由的教学文化

  从目前大部分校园中的教育教学现状看来,控制性文化仍然广泛存在着,其强调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完全把控,教师处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从属性地位。在网络游戏化教学运营过程中,教师要科学把握课程自由度,过度的自由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让学生学习陷入一种误区,浪费大量的时间于无效学习之中。由此可见,我们虽然崇尚自由的教学文化,但是这种自由是具有一定的限制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培养大纲对课件开展教学设计,从而尽可能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确保自主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将控制性的话语自由同教学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综合的产物。总体上而言,培育自由的教育教学文化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新生必须拥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薄弱学习知识,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第二,教师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任务的内在逻辑性,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包括复合式教学形式、小组教学形式、差异化教学形式等。最后,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应用,拓展课外教学资源[5]。

  3.3、 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与优化

  为了实现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我们必须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让二者能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重新认知自己,从而在原有教学角色的基础上实现拓展与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将会出现变革,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主动,减少了以往被动催促式的学习过程。教师属于教学游戏的设计者和维护者,要立足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开展游戏设计,并且制定和解释游戏规则,耐心的引导学生们按照规则和行为规范开展活动,同时,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游戏任务,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体系,按照因材施教战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打造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并且及时跟进游戏进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指点,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游戏。最后,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到游戏过程之中,与学生进行合作,必要时开展直接性教学,从而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3.4 、注重团队建设

  在网络游戏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游戏过程并不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几个学生构成的学生团体共同开展游戏,因此,团队是网络游戏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学习,拓展教学模式,设置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团队荣誉感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精力,促使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另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深刻的友谊,并且学会团队合作和换位思考,这对于未来融入社会而言也具有关键性价值。在教学方面,教师要深入学习相关的团队建设理论,并且结合网络游戏的特点来构建学习团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包括为团队命名、设计团队标志、口号等等,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明白自身的角色定位,同时,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安排团队岗位,让学生体验收获与进步的快乐。

  3.5、 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网络游戏中的精髓是激励,当一个人受到激励之后,会产生一种很强的成就感,从而进行继续游戏,因此,在网络游戏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心理机制的重要价值,要让学生科学的认知自己,对学习现状和未来的学习发展目标进行设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工作:首先,借助于网络平台构建可视化的评价方式,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数字游戏参与度进行评价,将各个学生小组的能力数据化。第二,教师要提前将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为学生们公开,从而让学生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规划,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好学习计划。第三,确保小组能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经验和奖励。最后,通过经验的积累,小组能够实现升级,从而增强学生们的活动参与程度。

  总而言之,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改善工作方法,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正面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变得更加趣味化和游戏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乔乐林网络游戏的功能价值及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27-131.

  [2]李晓雯马红亮.基于转变式玩耍理论的‘教学设计游戏化学习单元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7):102-108.

  [3]武和平,赵莹网络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1(4):41-45.

  [4]杨睿博郑红Kahoot网络游戏教学模式在临床应用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6);55-56.

  [5]孙圆媛,左明章网络游戏的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83.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李玉霞.网络游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0):217-21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