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停止纠缠与哭闹。
纠缠与哭闹是自身欲望无法克制的体现也是结果。洛克认为啼哭是儿童行为中一种不可容忍的过失。他将啼哭分为两种: “顽梗的及跋扈的”、“吵闹的及怨诉的”.前者常常是欲望的蛮横发泄,是一种公开的抗议。他们想要通过哭闹从而支配他人,让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后者是由于痛苦或悲伤而产生的哭泣。父母应对这两种不同啼哭作出分辨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洛克强调,不论哪一种啼哭都不允许存在,更不可鼓励。顽梗的啼哭是绝不能被允许的,如果对其放任,就相当于换一种方式去逢迎他们的欲望。对于遭受些许痛苦或伤害就哭泣的儿童,成人不应显露出怜悯或慌张的表情,因为儿童此时是参考成人的表情与反应来处理伤痛,怜悯只会使他们的心理更脆弱,对伤害更为敏感。成人应引导他们停止哭泣,使他们恢复平和,从而变得更加坚强。洛克还提到在儿童受责罚时任其啼哭,将抵消其受责罚的所有效果,因这无异于默认了他们的反抗,强化了他们的欲望。“心智的强健和稳定是我们所能拥有的、对待生命中的一般邪恶和意外事件的最好武器。”[4]185人生所要遭遇的困苦与磨难众多,这就要求我们不至于对每一个细微伤害都过于紧张和敏感。因此,无论儿童受到什么伤害,都要令他们不得啼哭,将欲望置于“理性”的审察与指导下,使他们习惯释然与安静,才能达到真正的理性自主。
( 三) 乐于分享与友善待人。
洛克认为儿童除了热爱自由,还爱好 “控制”.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我意志的伸张。如啼哭、任性、耍脾气,只为自己的欲念得到他人的顺从。二是占为己有的欲望、他们因拥有可以随心所欲处理这些物品的权利而感到心满意足。洛克强调人类爱好 “控制”的天性是 “扰乱人类生活的不公正与竞争的根源”[3]96,儿童的任性是心智上最容易陷入的恶。洛克提到 “贪婪”: “除了我们需要的东西之外,还想占有更多的财务,以供我们支配---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4]181儿童因自己的力量弱小,需要借助他人,因此更容易倾向于支配他人,加上这种支配与控制的欲望又较少受到“理性”的引导,儿童便最容易随性而为,缺乏任何界限意识,在处事时极易偏离是非正轨。我们会发现,儿童在一起玩耍时常出现爱争夺支配权的情况,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他人,但凡挑起这种竞争的人必然要受到制裁。洛克认为在占有事物上,要教导儿童能将自己的物品乐意与他人分享,让他们懂得最慷慨的人总是最富有的人,而且还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赞赏。但应留意,慷慨大方应不致使他们蒙受损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儿童想要支配他人的倾向,节制孩子的 “自爱”之心,要教他们学会 “遵从、殷勤和文明举止”,人只有去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爱。要让孩子认识到在自己之外还有别人,在人格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自己并不比别人重要,绝不能行损人利己之事,在内心形成 “对所有人的普遍的善意和尊重”.尊重他人并友善待人,心中存有强烈的人道情感与博爱之心,这便是洛克理想的有德之人在与人交往上的体现。
三 儿童教养的原则: 用 “理性”指导爱。
在引导儿童理性建立的过程中,成人对儿童的教育中是否包含有 “理性”这一预设目标,成人自身是否具备 “理性”的能力,又是否在教育儿童的日常中正确地发挥了 “理性”的作用? 想让孩子成为 “理性”之人,那么首先父母自身要先学会如何理性地去爱孩子,应以 “理性”看待他们,将他们看作 “理性”的人。
( 一) 合理的奖惩方式。
洛克强调,一方面,要小心避免用儿童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去讨好他们,因其不过是在强化对外界诱惑的享乐思想,只会抵消之前为克制欲望而发起的努力。“当您为了要他做一些该做的事便许之以金钱; 为了奖励他在读书上所付出的辛劳,便许之以美味可口的食物……如果一个小孩哭着要一样不卫生的、有害的水果,您以一种危害程度稍小的糖果去换取他的安宁。这无非是宠坏了他的心灵。”[4]127 -128因其不过是变换了对象地纵容其欲望。
洛克并不是反对儿童生活的快乐与惬意,他指出儿童应获得 “无害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因得到成人重视与认可的结果,而非作为诱惑去让他做不愿做的事的报酬。另一方面,“鞭挞”被洛克认为是一种最不适于教育的偷懒的、简便的惩罚方法。因“鞭挞”常混有成人的激情与冲动在内,是成人并不理性的行为,从小就在儿童面前用暴力来发泄自己的感情又怎能培养出儿童的理性能力呢? 同用外界享乐作为奖励一样,体罚还只会助长儿童迷恋肉体快乐而极力避免肉体痛苦的倾向,成人一方面加以阻止,一方面又予以满足,使得儿童更加混乱。
成人为了控制住儿童,以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作为对子女的奖励与惩罚,他们只会增进那些本应去抵制的不良倾向。因此,这些不良倾向,只能通过对自身欲望的超越,尽早使之受 “理性”的引导,才是合理的奖惩方式。
( 二) 注意自身的言行。
洛克强调榜样的作用,他指出培养儿童德行的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 “将儿童应作出或避免作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面前。”[3]72洛克举了四个不理性行为的例子来说明成人无意中向儿童传授的邪恶: 在儿童面前,他们毫不避讳地实施强权与暴力、爱慕虚荣地追赶服饰时髦、为图一己之便地鼓励说谎、不加节制地暴饮暴食,这样的一些沉迷于外界享乐,不用 “理性”
来克制自身冲动,不用 “理性”来作出适宜的道德判断的一切邪恶之源,便抹杀掉早期儿童理性发展之萌芽,从而牺牲了他们的德行。可见这种“无意”便是成人并没有意识到榜样对儿童的影响。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儿童都喜欢模仿别人。成人的 “职责是培养儿童的习惯,而不是愤怒地把各种规则强加给儿童; 规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无多助益,至少对儿童没有用处,因为规则,儿童边学边忘。”[5]77当成人苦口婆心地对其道德说教,不如让他们看到别人的行动。榜样的效应比任何给予儿童的规则或教导都易于学习,并使他们获得更为深刻的印象。“假若某件事情,他做了你认为是过错,而你自己却不小心当着他的面照做不误,那么,他便必定会以你的榜样作为掩饰的口实,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纠正他的错误就非易事。”[3]62因此,成人应时刻保持自身言行的统一,不要在儿童面前做出任何不想他模仿的事情。成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应是审判者,而是引领者---在灵魂与精神上足以担当对孩子德行的引领。有这样一段父子对话: “父亲: 知道吗? 当林肯像你这样大时,他可是班上最好的学生。儿子: 知道的,父亲,但他像您这样大时,早已是美国总统了。”太多父母只为孩子设置规则和预期,却少有自我约束和教育。父母自身的道德自律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榜样。
( 三) 严厉与友爱的亲子关系。
洛克主张子女小时候是一个 “顺从的臣仆”,长大后是一位 “贴心朋友”.因子女幼小时,心智还没有能够完全控制天生好动的气性,理性尚未建立,父母应首先凭借成人的权威让子女对父母产生敬畏之情,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 他们年岁渐长,逐渐具备判断和运用理性的能力,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这样不仅使孩子认识到他对父母的依赖,父母的威望得以树立,孩子的任何不理性的行为便会在对父母的畏惧心理下得以控制。同时,对于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适宜享有的自由与权利就让他们尽量去享受,这将锻炼他们独自运用理性的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随着孩子身心的变化而调整亲子关系的模式,并不断地通过温和与轻松的举措使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关爱,在孩子心中植入对父母的眷恋,孩子便会愿意将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向父母开诚布公地请教,父母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引导。正如洛克所言 “没有什么比倾谈心事和家常更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友谊的了。”[4]172合理的亲子关系里,父母充分尊重孩子,及早将孩子看作具备 “理性”的成人,时刻与孩子认真交流讨论,促使孩子认真思考,从而他的理性也会得以逐渐建立。
四 对洛克 “理性”思想的教育评析。
用一项孩子心智中暂未具备或擅长的官能去发展其他的官能势必会影响其本身的行为效果。洛克的说理教育在卢梭看来反而 “使他们养成了种种习惯: 爱玩弄字眼,爱打断别人的一切讲话,自己认为自己同老师一样的高明,凡事总爱争辩,总不服气; 所有一切你想用合理的动机叫他们去做的事情,今后都只能够以贪婪、恐惧与虚荣的动机叫他们去做了。”[6]100显然,卢梭是站在顺应自然、尊重孩子天性的角度论述理性对自然次序的扰乱以及对孩子天性的阻碍,“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6]101由此可见,卢梭想要培养的“自然人”与洛克想要培养的 “绅士”在孩子早期是否进行理性教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现实,普遍存在着重智性、轻德性的倾向。很多家长都只是督促孩子“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认为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家庭教育的重点一边倒,大都倾向了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督促子女的功课作业与学习成绩上,而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内心世界与思想品性方面的发展变化。洛克所强调的正直公道、节制勤奋与宽宏谦逊的德性引导统统遭到冷落; 相反专横暴戾、贪慕虚荣、娇柔造作的陋习却充斥于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之中。针对于此种教育现状,洛克的 “理性”以及德育思想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清醒剂。
现代家庭里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生怕孩子苦着、病着,担心孩子不成才,表现出过分宠爱以及期望过高的教养态度,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他们甘愿牺牲并委屈自己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及条件,去满足孩子超出家庭实际承受能力的种种要求。一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太强烈,棍棒教育便轮番上演,语言无不充满恐吓与暴力。以成人的要求剥夺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苛求严厉,使孩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孩子为了躲避责罚便采取奸诈、虚伪和撒谎的行为来反抗家长的专制,孩子便会惯于用表面的动机来掩盖真实的动机,进而形成品德上的偏差,且不好好学习,就是做人也成问题。另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甚至爱得失去身为家长的尊严。在这种家教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存在感太强烈,唯我独尊,只将抱怨与责难推卸到外境,回避自身问题,忽略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可见,洛克的 “理性”德育思想对于当前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是有诸多启示的。
五 结束语。
总之,儿童 “理性”的建立是一个延续与积累的过程。能 “理性”来行事与判断的儿童就会渐渐形成一种善用理性的习惯。应在人性的自由与压抑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的度与道。
[参考文献]
[1] 约翰·洛克。 人类理解论 ( 下册) [M]. 关文运,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717 -719.
[2] 渠敬东,王楠。 自由与教育 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 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 [M]. 杨汉麟,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约翰·洛克。 教育片论 [M]. 熊春文,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约翰·洛克。 理解能力指导散论 [M]. 吴棠,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7.
[6] 卢梭。 爱弥儿 ( 上卷) [M]. 李平沤,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4: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