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高年级学生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与调整策略

来源:教学与管理 作者:刘文
发布于:2020-03-06 共3182字
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第六篇:高年级学生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与调整策略
 
  摘要: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消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较多,且即将面对青春期的情绪风暴,因此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尤为紧迫。当前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情绪的主要问题在于元情绪能力相对较低,表现为自我情绪监控意识薄弱,情绪表达被动、消极,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此,应提供多种路径,开展情绪扫盲;组织多种活动,提高情绪感受能力;采用正面示范,引导合理宣泄和策略选择,以提高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他们的同伴关系,从而有效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被拒绝儿童; 元情绪;
 
  Focus on Meta-Emotions of Rejected Children in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LIU Wen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的需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小学高年级是儿童同伴依从的高峰期,此时被拒绝儿童同伴地位愈发低下[1],情绪社会化问题严重,愤怒、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以及攻击性行为明显,严重者会形成不良人格,造成融入社会困难。再加上他们不久即将面对青春期的情绪风暴,因此,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尤为紧迫。
 
  一、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分析
 
  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情绪问题主要体现在元情绪中。一般认为,元情绪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主体对自我情绪感知和体验、表达和评价、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是对自我情绪状态的后反应及其反思[2]。元情绪中的“元”意指“反观自身”,源于对内省法自我证明悖论的哲学思考[3]。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能力相对较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情绪监控意识薄弱
 
  情绪是认知、生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联合运作过程,其信息来源和加工过程非常复杂,而元情绪与情绪并行发生,置身于情绪体验之外,对个体情绪的产生、过程、原因、结果“作壁上观”,是个体情绪过程的观察者、分析者和组织者。情绪发生时,元情绪搜集自身情绪的认知、生理和外部行为的信息,分析、判断情绪的强度、性质、激动度、紧张度、持续时间、效能以及产生的影响等。这一过程比搜集、分析、判断他人情绪信息的难度更大。因为观察他人情绪有具象的观察对象存在,可以凭借对方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如表情、动作等)作出判断,而元情绪感知和体验全赖于自己头脑内部的抽象运作过程。这可能是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情绪觉察能力显着低于理解他人情绪能力的原因。
 
  2.表达情绪被动、消极,表达方式不当
 
  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情绪表达中,元情绪对个体情绪表达的信息内容、表达方式、表达策略、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会影响情绪表达。如果被拒绝儿童长期处于情感封闭状态中,那么自然失去了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而且长期回避觉知、体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可能会失去描述、表达、评价、分析自身情绪的基本能力,甚至对自己情绪中的主观体验、生理反应以及行为反应都辨别不清。
 
  3.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较低
 
  元情绪调节和控制是分析和评价自己感知和体验到的情绪后,将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调整到符合自己需要和情境协调一致的过程,或者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均衡。元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间维持动态平衡。调节内容应该涵盖情绪发生时的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三个层面,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方面。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状态下,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学习、活动都会高度卷入,不仅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高度的生理唤醒,而且对自身情绪缺少主动觉察,更无调节控制意识,在面对环境因素需要控制情绪时,往往采用较为直接、生硬的、消极的表达压抑策略。如果集聚的能量不能及时宣泄,不仅会伤害个体身体,还会干扰个体的认知,进而损伤人际关系。
 
  二、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元情绪的调整
 
  元情绪能够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环境应对水平[4]。元情绪能力较高的个体越能够较好地管理情绪,适应和应对压力,心理复原力也越高[5]。提升被拒绝儿童元情绪能力需要提高自我情绪觉察的敏感性和情绪表达的适宜性,选择积极的表达和调节策略。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会调控自身的情绪状态,从而维持身心健康;更有助于他们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情绪风暴,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顺利步入社会、形成良好心态奠定基础。
 
  1.提供多种路径,开展情绪扫盲
 
  因为情绪认知的重要性,学界将获得情绪知识及其技能的活动称为情绪扫盲。所谓情绪认知是指让儿童明白情绪的内涵、功能、性质、分类,了解情绪对学习、生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等。研究发现,情绪能力的发展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如果个体懂得了情绪产生、变化、发展的基本原理,了解情境、认知、体验以及行为变化之间的关联,就会自觉运用这些知识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学习理解有关情绪知识应该在其学习能力可接受范围内。在信息时代,儿童获得情绪知识有多种途径,图书、网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都有相关内容。被拒绝儿童有解决人际关系和自身情绪困惑的内在需要,家长、老师只要适当指引,必会激起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当然,如果能够编写适合小学高年级儿童情绪培养的图书,效果可能更为显着。
 
  2.组织多种活动,提高情绪感受能力
 
  第一,提倡情绪教导理念。研究表明,家长秉持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社会化的效果均优于其他理念[6]。所谓情绪教导是指父母对孩子情绪觉知敏感,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接纳并帮助孩子正确指称情绪感受,与孩子共同解决情绪问题。在这一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更愿意接纳和内化社会规则,使用更为合适的交往策略,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第二,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被拒绝儿童的情绪体验,提高对自身情绪的敏感性。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家长和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营造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引导被拒绝儿童观察、识别、分析自身的情绪反应,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将会促进其情绪能力的发展。第三,开展专门活动,帮助被拒绝儿童提高情绪感受能力。对于已经掌握了基本情绪知识的被拒绝儿童,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游戏、角色扮演和观看情绪辅导影片等方式促进同伴互动,助其获得情绪体验,逐渐学会区别对待不同角色、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心理感受。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团体辅导,帮助被拒绝儿童改善情绪现状,发展情绪能力。
 
  3.采用正面示范,引导合理宣泄和策略选择
 
  相对于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建策略效果更好,因为它对个体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更加有效地调节负面情绪,有助于维持个体的身心健康。教师及父母应引导被拒绝儿童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其中家长和教师的情绪示范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宣泄作用尤其显着。其实元情绪能力与同伴关系之间是互惠的,元情绪能力的改善会提高情绪活动的适宜性和效能性,进而改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促进积极主动的元情绪发展。因此,教给被拒绝儿童同伴交往的经验和技术、宽容他们所犯的小错误、积极主动回应其情绪反应和行为等都能够提高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管理能力,同时改善他们的同伴关系,从而有效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瑛瑛.被拒绝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干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06).
  [2]乔建中.情绪智力研究的前沿动向[J].中国临床康复,2004(12).
  [3] Nelson,T,O.Consciousness and meta-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02).
  [4]韦嘉,张春雨,赵清清,等.特质性元情绪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04).
  [5]李彩娜,董竹,焦思,等.大学生依恋与心理弹性——情绪调节与元情绪的多重中介[J].心理科学,201601).
  [6]胡瑞,梁宗保,张光珍,等.情绪教养视角: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7(04).
点击查看>>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刘文.关注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J].教学与管理,2019(35):11-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