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类型、成因及调适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8-28 共1673字
论文标题

  体育专业大学生群体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一面鲜艳旗帜,他们乐观开朗、勇于拼搏等品质一直为人们所称赞.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剧烈变化,该群体中也开始凸显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相当部分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状况.本文主要从该群体自卑心理产生的类型、原因及应对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探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自卑是一种在认知上产生偏差的、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它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体育专业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通常认为他们具有大方开朗,乐观自信等心理特质,几乎不会把这个群体与"自卑"一词相联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变,贫富差距、就业形势、社会偏见等问题不断涌现,几乎困扰着每一个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在该群体中悄然蔓延,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校的教学管理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创新国家体育文化事业的重任,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分析

  (1)社会偏见主导类

  在中国,"重脑轻劳"现象古来有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时至今日还深植人心,加上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制度的缺陷和一部分体育人不良形象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体育生的印象总体是不佳的.部分同学便由此滋生了自卑情绪,开始倦怠学习,消极度日.

  (2)就业前景主导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求职时面临的竞争压力格外激烈,整体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这种情况下,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显得格外严峻.因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面相对较窄,而且普遍文化底子较弱,在同普通专业学生竞争时比较吃亏(如考公务员、做文职等),这一现状成了该群体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的重要原因.

  (3)个人能力及自身条件主导类

  体育专业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是当地的体育尖子,升入大学以后,由于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往往各具优点和特长,相比之下,有些同学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失衡.另外,有些学生则是因为身材矮小、外貌不佳而滋生自卑心理.

  (4)个体家庭、经济状况主导类

  体育专业大学生群体属于校园中的"高消费"人群,这种情况下有些家庭条件较差的贫困学生则感到难以承担.若不注意则容易导致自卑心理产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应对和调适策略

  尽管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总的来说,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现实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以致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的结果,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克服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既要靠学生本人的积极调整,又要靠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1)端正心态,做好自己.目前社会大众对体育人存在着许多不当评价和错误偏见,这是由长时间多因素造成的结果.面对这一现状,每一个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应该端正心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大学生.长此以往必将大大改变全社会对体育人的不良刻板印象.

  (2)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严峻就业局势,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在平时刻苦训练,力求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需求.

  (3)全面认识自我,注重自我心理调适.体育专业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提高自我评价.

  (4)经济困难的学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做到不卑不亢、不攀比.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消费,量力而行,而不能贪图虚荣,盲目攀比.

  【参考文献】

  [1] 李佳川,孙洁,唐金根.我国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J].云梦学刊,2011,5(3):32

  [2] 于天红.大学生自卑心理表现及其自信心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19(10):46-47

  [3] 王运.音乐专业大学生自卑心理表现及调试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161

  [4] 韦世艺,张丽萍.独立学院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8):24

  [5] 刘美丹,李淑红,张铁.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调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