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模式的特点及其启示(2)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孙帙;李哲;前迫孝宪;
发布于:2017-06-21 共6640字
  1 基于文献类别。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类研究、开发类研究和实践类研究三种。其中,基础类研究着重于根据学习者外在行为的变化来测量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开发类研究则重点关注研发和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等内容,探究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实践类研究则关注已被证实有效的理论和观点,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8].《日本教育工学会论文志》收录文献的类别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资料、简短论文、特约稿等四大类,审稿时会根据研究内容和内外效度等进行归类。从 2010 年起学术论文类又被进一步细分为基础类、开发类和实践类。具体而言,基础研究论文应具有独创性和可信度,并具有能促进学科发展的特点;教育系统开发论文侧重系统开发;教育实践研究论文则以教学实践为主。另外,学术资料多为研究报告和数据等;简短论文则因篇幅限制,多精简背景描述等内容,更重视创新性和新奇性。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第 3 期均设置年度主题,代表该年度关注的热门研究内容,如图 1 所示。因每年度从四月算起,故 2016 年度第 40 卷第 3、4 期及增刊还未发行,故暂不考虑。
  
  【1】  
  从图 1 可知,自 2002 年开始文献总数呈递增趋势,2005 年数量翻倍,2006~2012 年刊发数量较为稳定,而 2013 年起又开始减少。从类别分析可知,学术论文类数量并无显着变化,而学术资料类却明显减少。在研究内容逐渐扩宽的背景下,并未增加收录文献的数量,而是逐步降低学术资料类所占比例,这说明审稿标准逐渐趋于严格,形成了更为完善、体系化的评审标准。此外,通过分析三个子类学术论文的文献收录情况可知,开发类论文呈逐年递减趋势,且2015 年以来仅有 1 篇,这说明虽然 2010 年出于对教育系统开发的重视而提出这一文献类别,但由于仅停留在开发阶段的研究很难有严谨的数据分析和效果验证,因此,开发类研究的论文很难被采用。而实践类文献数量虽然在 2010 年刚分类时较少,但近几年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甚至呈现出超过基础类研究的趋势,说明日本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不仅重视理论创新,更重视实践探究。
  
  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研究者的认识论观点,即上文提到的采用定量实证方法的逻辑实证主义和采用定性解释方法的社会构成主义。为了分析文献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剔除特约稿等 55 篇非研究性文献,最终获得文献 1330 篇。其中,特约稿等所占比例如图 1 所示。按照定量实证方法和定性解释方法分类后进行卡方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定量分析论文有 1084 篇,占总数的 81.5%;定性分析论文有 246 篇,占 18.5%.其中,定量分析多采用标准偏差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并将多种分析方法结合;定性分析多采用面谈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KJ 法(又称 A 型图解法)、谈话分析、语言分析等方法。
  
  【11】  
  在对文献类别分组与研究方法分组进行卡方检验后,其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从表 1 可知,学术论文与短论文多采用定量实证分析,而学术资料多采用定性解释分析,这说明日本依然重视实证性的定量研究,而解释性的质性分析研究由于实证性较低,多收录为学术资料。参考清水[9]对学习阶段(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分组的数据分析结果,与研究方法分组进行卡方检验后也发现具有显着性差异,如表 2 所示,有关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而定性研究多为对大学教育或者对社会人的教育的研究。由于日本研究者大多在大学就职,难以融入初、中等教育进行实地研究或观察,而且访谈法和对话分析等很多定性研究方法也不适用于初等教育,因此,定性研究方法多集中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原文出处:孙帙,李哲,前迫孝宪,张海.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7,(02):5-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