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此全文摘录,实在是觉得这则通告的措辞和内容很有史料价值。在此我们不讨论“自我批评”与“文学大众化”等具体内容,单就这种“按月提出书面意见”的形式来说,与开除叶灵凤等人一样,是为了凝聚组织,巩固联盟向心力。
在盟员看来,“因为动摇分子投机分子的脱退,左联的内部比较整齐,开始了新阶段的工作。”⑨相对写标语、飞行集会、罢工游行而言,提交书面意见,更符合“左联”的文学组织的性质。“秘书处认为同志们若对于机关报守沉默便是精神懈怠之表示”,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叶灵凤的被开除。这种“不革命便是反革命”的思维,由“革命文学”论争开端,始终在“左联”盟员思想里盘桓。为了“务得一正确的结论而后止”、“联盟内各同志间之更完满的一致”,甚至不惜采用“答辩及解释”等方式,可以看出“左联”不允许个性思想存在,盟员之间必须保持高度一致。那时,盟员之间虽然没有采用“武斗”,但需要“慎重履行”的“文斗”已经显得剑拔弩张了。
早期“左联”通过这一系列组织与传播策略,不但没有使盟员产生反抗情绪,反而“一九三三是左翼文化运动高涨的年头”⑩.这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决定的,“事实上,也正由于左联文学的这种偏颇,才使得左翼文化在那样一个政治文化氛围极浓的时代‘操了文坛的牛耳'.反之,若左翼作家没有了这种极浓的政治文化意识,那么左翼文学就不会在这样的政治文化大潮中拥有自己的声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1)日本学者竹内好认为“左联”“它毕竟是’自由大同盟‘中的产物,鲁迅也称它为防卫的组织,就是从历史上看,它也确实是人民战线的母体,并非是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那样党派性质的结社。它是一种群众组织,我认为它含有人民战线的性质。”(12)即使竹内好被认为有美化“左联”的倾向,但他也确实道出了“左联”的群众性、自发性,我想这就是“左联”复杂的一面,值得不断深入挖掘。
注释:
①⑨ 茅盾: 《关于“左联”》,《左联回忆录( 上)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51 页。
②④ 茅盾: 《“左联”前期---回忆录【十二】》,《新文学史料》,1981 年第 3 期,第 93 页。
③ 楼适夷: 《记“左联”的两个刊物》,《左联回忆录( 上)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73 页。
⑤ 林伟民: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90 页。
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 年第 8 期,第 5 页。
⑦ 李广宇: 《叶灵凤传》,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95 页。
⑧ 施蛰存: 《施蛰存散文》,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05 页。
⑩ 吴强: 《左联半年生活回忆》,《左联回忆录( 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333 页。
(11)朱晓进: 《政治与文化 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66 页。
(12)转引自【日】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 12 页。
参考文献:
[1]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 1930 ~ 1936)[D]. 上海: 复旦大学,2005.
[2][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左联回忆录( 上)[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陈平原。 茱萸集[M].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