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不同类型PPP融资模式的会计核算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13 共6542字
  摘要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围绕某一公共项目的合作,是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 它包含BOT、TOT、PFI等多种模式。PPP模式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满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很多国家政府将PPP融资模式作为有效吸引国内外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目前,在轨道交通、城市污水处理、旧城区改造和市政设施建设等领域已有部分社会资本参与。为推广并发展好PPP融资模式,规范其会计核算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已出台了PPP模式相关的会计准则来规范PPP项目会计核算,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却并没有明确规定PPP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仍缺乏规范且有效的指导。本文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基于PPP融资模式几种形式分析其会计核算问题。
  
  一、不同类型PPP融资模式的会计核算处理
  
  (一)外包类的会计核算 外包类PPP融资模式指整个项目主要由政府出资,企业负责建设,待项目建设完工后,由企业替政府代为管理经营其基础设施或提供一定公共服务,并从中收取相关的费用作为自身收益的一种模式。政府通过投资建设与付费托管,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完好;企业则通过项目承建和代管经营从中获得利润报酬。因此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下其处理各异。
  
  (1)政府作为会计核算主体。政府作为会计核算主体,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项目的所有权归政府,其所有权应通过固定资产进行收支性核算,其核算方法可看做政府或事业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增加,依据具体支出方式,借记“事业支出”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相应的需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使用期满时,由于损毁、报废等原因减少固定资产时,应相应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冲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对于有残值收入的情况,应增加相应的货币资金,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同时冲减专用基金;而对于可能发生的清理费用,做相反会计处理即可。因为政府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计提折旧,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会因为其使用程度而降低其入账价值,核算过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2)企业作为会计核算主体。企业作为会计核算主体,主要分为承建与代管两个阶段。承建阶段会计核算处理类似于其他企业的建造合同核算处理,减税、免税等有其他优惠条件除外。工程在建设期间,发生相关费用应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在结算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工程价款时,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某工程”;通过完工百分比法计算项目完工时合同收入与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与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建成移交给政府进行决算时,借记“工程结算-某工程”,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与合同毛利”.工程承建结束后,进入替政府代管阶段,此阶段的核算主要方法又与劳务合同的核算基本一致。企业替政府代管时发生的劳务费用,借记“劳务成本”,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等”;预收政府劳务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期末确认劳务收入时,借记“预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期末结转劳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劳务成本”.
  
  (二)特许经营类的会计核算 特许经营类PPP融资模式中政府的特点是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少出资或不出资,主要负责与企业沟通、协调。企业的特点是不拥有项目的所有权,但负责支付项目的大部分或全部资金,通过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经营范围优惠等特许权进而分散项目风险,与政府共享收益。特许经营类的账务处理与外包类账务处理类似。而特许经营权资产在核算过程中,项目建造完工后,应重点关注如何界定PPP项目特许经营权资产类别以及特许经营期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特许经营资产的确认计量。PPP项目资产是指其所有权最终归属于政府,但是由项目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公司待项目完工后获得项目的特许经营权,通过收取相关的项目使用费来弥补项目的成本,同时获取相应的利润。项目公司只有使用项目资产获取利益的权利,但并不真正拥有该项目资产。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反映在项目建造过程中成本的摊销,以及成本收益的配比。
  
  企业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由于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金融资产模式下的企业一般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无形资产模式下的企业,根据建设期间建造成本和毛利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根据《国际会计准则38号》在经营方可用的期间内摊销进行后续计量;混合模式计量下,实收和应收价款都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 在我国可借鉴关于BOT业务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有关项目。确实不能调整的项目,应根据最早期间的期初账面价值进行重分类,若重分类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还需进行减值测试;在该期间内无法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提前在期初进行减值测试。
  
  (2)收入的确认计量。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包含在整个建设与运营期内。建造期内,项目公司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与其提供服务有关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完工后,项目公司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其后续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项目建成完工后,项目公司根据合同可无条件地向授予方获取一定金额的补偿;或者项目公司自身提供经营服务获得一定的报酬。
  合同授予方需向项目公司补足相应不足的那部分差价,以上两种情况都要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等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在其经营期内,项目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可收取经营费用,收取该费用的权利并不是无条件的一种权利,这种情况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且同时确认为收入。
  
  在运营期内,项目公司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确认其后续经营的服务收入。在金融资产模式下,若应收金额为应收账款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还应以实际利率确认其利息收入,具体规定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运营当期产生的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项目公司没有提供实际建造服务,而是将项目分包的,不应确认收入,应考虑合同规定以及建造期间所支付的工程价款等,分别通过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确认。
  
  (3)特许经营类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某市政府欲采用PPP融资方式筹建一高速公路,投资方建设期2年,经营期收费10年,至期满后无偿归还给政府。2011年由A公司投资1500万元(为自有资金),创建了高速公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A公司在签订PPP合同后,开始进行项目的运作。该项目由项目公司自行建造,并于2012年1月进入建设施工阶段,整个建设工程预计2年完工。经营期间通行费每年250万元左右,为保持项目良好的运营状态而预计每年发生15万元支出,经营费用每年为3万元左右。其处理如表1所示。
  
  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一览表
  
  (三)私有化类的会计核算 在私有化模式下政府起着组织、沟通、协调与监管的作用。企业对项目进行全部或大部分金额投资,并获得相应经营决策控制权,项目设施正常运营后,企业会向项目设施用户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收益。其会计核算期间应分三阶段进行,即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无需移交该项目给政府。由于该类项目资产所有权属于企业,其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与前两类的会计核算存在差异,其会计处理方式与一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确认收入费用的企业相似。在购入工程物资时,借记“工程物资”,贷记“银行存款”;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工程物资”;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借款费用,若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进行资本化,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长期借款与应付利息”;自营工程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需把在建工程转入到固定资产账户;固定资产发生折旧时的会计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累计折旧”.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