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

魏克塞尔到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再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0 共7725字
论文摘要

  货币问题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不论是采取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最后都与经济活动中的货币量密切相关,而从市场角度来看,货币问题的核心是利率问题。但是,真正把经济增长与货币联系起来的却是魏克塞尔,之前的学者大体认为货币游离于经济增长之外,将货币仅仅看作是经济的一层面纱。正是在魏克塞尔的基础上,凯恩斯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所提出的凯恩斯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调控的主要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货币高达上百万亿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魏克塞尔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有意义的,因为超发的货币行为与金融系统的盈利机制是相关的。

  一、对经典学派利率理论的批判

  凯恩斯与魏克塞尔具有相似的倾向,将马歇尔以前的经济学称之为经典经济学,以和他的学说区别开来,并且通过对经典利率理论的批判,形成了现代具有影响的贷币经济理论。在利率理论上,凯恩斯极其尖锐地指出: “经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不足以构成利率论的。”

  相关研究也认为,“直到 1936 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关于利率) 的这场论战才暂告平息,然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经典利率理论往往从储蓄和投资的局部均衡来确定利率,认为利率是资本储蓄恰等于资本需求时的资本价格,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储蓄本身必然能带来收益。而从一般经济现象来看,人们储蓄的资本在将来的某一天必然拿出来购买商品。从这一经济现象来看,储蓄是将目前用于购买商品的资本留作将来,即等待将来再购买。经典利率理论正是从这一经济现象出发,认为利率即等待为留作将来的报酬。凯恩斯在考察了李嘉图、马歇尔、瓦尔拉斯、卡塞尔等人的利率理论后,对这种局限于一般经济现象的利率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定于储蓄量和投资相等的利率是极其局限的,这种利率理论只有在“设所得不变”及“储蓄量与资本需求量二者,皆随利率之改变而改变,当前利率所定的点,必为资本之需求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之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立。但是,在实际中所得是会改变的,因而在所得改变的情况下,经典利率理论就显得极为有限。

  凯恩斯从整个经济体系出发批判了经典利率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循环在省略了商品交易过程后可表述为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所得———储蓄———投资———所得。储蓄的多少决定于所得,投资决定于储蓄,而所得又决定于投资。在这样一个互相制约的经济体系中,将利率仅仅取决于储蓄和投资的局部均衡显然十分勉强。这里,经典学派也正如凯恩斯指出的那样,暗示了所得不变。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凯恩斯明确指出经典理论的一系列假设及分析正使经典利率理论陷入两难境地。首先,经典学派暗示了所得不变。其次,又认为利率由储蓄和投资决定,但由于利率是变化的,必然假定储蓄和投资是变化的,而变化了的投资必然引起所得变化。因此,由前一假设引伸出的分析推理结果是矛盾的。在作出这种考察后,凯恩斯认为经典学派不仅错误地“忽略了所得水准变动的影响,而且还犯了分析错误”。

  凯恩斯在批判经典学派利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利率的看法。他认为利率是资本所有者暂时放弃灵活支配资本的权力而获得的报酬。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资本所有者不论是将其资本借出或自己投资所获得的报酬均可视为利息。凯恩斯提出: “由贷款或投资得到的报酬,有所谓纯利率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线,这些都是甘冒一种或他种风险之报酬。”

  从这一点来看,储蓄实质上是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暂时或一段时间借与他人,以供他人投资而分享这部分资本投资风险的报酬的行为。正如希克斯所指明的那样: “所有利息最终都不过只是一种风险的报酬。我认为这就是凯恩斯先生的观点。”

  从现实经济现象来看,储蓄按一明确的利率获取报酬时,似乎不存在风险,但由于经济的波动性,储蓄正在于资本所有者暂时或一段时间放弃其资本灵活性,使其不能获得其他收益选择的结果,即凯恩斯所说的不贮钱的报酬。按此,利息实质上产生于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所有者放弃资本的灵活性,二是投资者将这部分资本用于投资。第二点极为重要,由于仅仅有储蓄而没有将储蓄部分资本用于投资,储蓄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存在,相应利息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同时正由于投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从这点分析来看,经典学派将“利息看作是等待本身之报酬”,显然难以成立。

  在确定了利率产生的根本原因后,确定利率变化的原因及规律也就随之而来。建立在供需局部均衡基础上的经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由于将利率确定为资本供给和资本需求均衡时的资本价格,因而在论证利率变化上也只可能以此求得原因。从这种局部均衡出发,经典学派认为增加储蓄即减少消费将使资本供给大于资本需求,供需均衡点将确定在一个更低水平上。增加供给将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保持资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将在新的均衡点形成均衡,此时的利率小于之前的利率。而当供给不变时,增加资本需求的结果,将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新的均衡点实现均衡,此时的利率大于之前的利率。这种利率理论从基本点来看,仍然建立在供给被完全吸收转化为需求的条件下。凯恩斯从这点出发指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显然还存在另一类形式。当供给和需求不存在均衡点,那么,按照经典学派分析来看,此时当不存在利率。然而,这是和现实生活相违背的。因此,这一类情况也反证出经典利率理论在确定利率变化的原因上是存在问题的。

  基于同样原理的瑞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将储蓄假定为可以全部用于投资。在此基础上,魏克塞尔等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自然利率的概念,以研究利率变化问题。被凯恩斯称为新经典学派的瑞典学派认为利率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自然利率的偏离,这种偏离建立在新的货币发行等原因上。由于储蓄( 按凯恩斯语) 恰好完全用于投资,因而此时投资时,为解决新货币投资总量问题,相应地资本利润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而改变利率。从魏克塞尔的基本观点来看,由于他将货币等同于其他各种证券等资产形式,因而整个货币都参与了利润的分配。当增加货币( 即凯恩斯的强迫储蓄) 而利润不变,必然导致货币利润率下降,这时的利率和没有增加货币时的利率必然发生偏离,由此导致利率的变化。

  显然,在新古典理论看来,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其结果以及逻辑推论都是正确的,但这些假设在现实经济中却难以成立。凯恩斯正是从这点出发进一步阐明他的相关利率变化的思想: “传统分析法知道储蓄定于所得,但忽视一点: 即所得定于投资,故当投资改变时,所得必定改变,所得改变的程度,乃使储蓄之改变恰等于投资之改变。”

  从资本利润改变这一角度批判新经典学派的利率理论,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所得改变将使资本利润改变,在货币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润变化后的总值与货币变化后的量值的比率即变化后的利率,与没有改变之前的利率相比较,难以判定购买量是否已经发生变化。

  二是由于新增货币未必全部转化为储蓄,因而也未必全部转达化为投资,因此,即使存在储蓄变化量与投资变化量相等,但消费变化并不等于储蓄量。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新经典学派的一个重要结论,即货币如同证券等资产形式一样参与了利润的平均分配。凯恩斯认为,由于增加货币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储蓄,一部分没有参与利润的平均分配,因此这一部分货币是不能决定利率变化的。在这一利率理论前提下,他将瑞典学派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扩展,增加了不储蓄因而也不参与投资的货币量,而这一部分货币是不参与利润分配的。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的利率变动理论继承了魏克塞尔的利率理论,但又有着不同,根本在于出发点不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人们一般将货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灵活机动,一部分用于储蓄投资,从分析上可以立足这两部分。但从宏观整体上看,人们没有将货币明确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因而这两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分析时,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魏克塞尔的理论也就成为既有继承关系又有不同的利率理论。从概率论观点来看,由于人们持有一定货币量,在某一确定条件下存在一个确定的概率,因而从总体上看,将货币分为消费者手中持有部分和为满足投资所储存部分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需求的货币量决定于人们持有货币的比率。

  这只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投资所需要的货币量又决定了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比率,这是因为在一个既定的投资量的情况下,过多的货币储存并不能转化为投资。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与灵活偏好二者,乃是特定情况下,决定实际利率之两大因素”,正是以前面所指出的两个方面为基本出发点的。

  二、基于自然利率的货币理论

  正是在批判经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货币经济理论才得以产生。现代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而现代货币经济理论正是在魏克塞尔提出和凯恩斯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正如相关研究指出的那样,“首先创立货币经济理论的是魏克塞尔,而真正使货币经济理论深入人心而为西方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则是凯恩斯。”魏克塞尔真正把货币引入经济分析,并阐明了“货币对经济均衡和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凯恩斯正是通过继承和发展魏克塞尔的利率理论,形成了流动性偏好的货币理论。正如凯恩斯所指出: “魏克塞尔于 1898 年在德国发表的《利息与价格》,这部书在操英语的经济学家中所得到的声誉与注意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魏克塞尔的理论在内容与意向上和本书的理论十分接近。”

  由此可见凯恩斯对魏克塞尔的肯定,及其货币经济理论对魏克塞尔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凯恩斯是从货币价值出发来论述利率理论的,他明确指出,只有当货币在生产投资品得到的部分与储蓄量相等时,才有流动消费品的物价等于社会在单位时间内的总货币收入单位时间内总商品产量,表明在静态的经济体系中全部商品的物价水平保持不变。这与魏克塞尔提出的均衡状态类似,而正是在均衡状态下的利率为自然利率。凯恩斯明确提出: “我们给魏克塞尔的自然利率下一个定义,说它是储蓄与投资价值取得平衡时的利息率……”

  而魏克塞尔所提出的自然利率是“如果不使用货币、一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在这样情况下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在自然利率的基础上,当货币所体现的资本的供求方偏离均衡态时,将出现价格的波动,这时的利率,凯恩斯称之为市场利率。凯恩斯的市场利率相当于魏克塞尔的银行利率,因此,凯恩斯在说明利率变动和物价的关系时指明: “市场利率每次偏离自然利率时,都会造成物价水准的波动。”

  同魏克塞尔一样,凯恩斯将物价变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种利率发生偏差而离开均衡状态,事实上也就赋予了自然利率的基准性质。这也正如魏克塞尔所指明的那样: “银行利率,或者更广泛些货币利率,最后总是要同资本自然率相一致的,或者更恰切些,总量倾向于同不停地变动的自然率趋于一致。”

  而偏离的自然利率累积的结果使价格发生变动。“如果利率停留在低水平上,继续到一个相当时期,其对于价格的影响必然是累积性的。”

  正如米尔达尔所指出的: “为了弄清魏克塞尔货币理论中的均衡观念,我再次提请注意这一事实,即积累过程被解释为离开均衡的形势。……生产变动本身的开始和继续是由于货币利率从正的方向或是从负的方向离开了自然利率,这是货币失去均衡的标志。”

  对此,凯恩斯认为: “银行利率的增加会使物价水准跌落之类的说法,除非是同时说明了它对基本方程中的因素发生什么中间作用,使物价水准下跌,否则我们就决不能满足于这种说法。”

  并且,凯恩斯把它看作是在储蓄与投资率之间造成扰动或恢复平衡的工具。从这些论述来看,凯恩斯不认为银行利率简单的变化会对物价发生直接影响。比较前面凯恩斯提出的投资等于储蓄时的自然利率相背离才是物价涨落的根本原因,就更能明确凯恩斯认为银行利率不可能直接影响物价水准。这一观点和魏克塞尔累积性理论具有相近之处。

  虽然凯恩斯没有确切地表明自然利率的具体含义,但从其理论的论述来看,认为投资等于储蓄时的利率是自然利率。在他的一些论著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和魏克塞尔自然利率相近似的概念,凯恩斯将之命名为资本边际效率。他指出: “我之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折为现值。”

  这一观点与魏克塞尔将自然利率定义为资本在生产中的收益相近似。魏克塞尔认为自然利率即资本在生产中的实物收益,从凯恩斯的一些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如他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将资本边际效率和银行利率作为相对概念来说明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在《货币论》中利用投资和储蓄来说明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相背离引起物价变动的状况。将此二者相比较,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近似于自然利率。其间存在的差异源于凯恩斯将流通货币和信贷货币、证券区别开来,而魏克塞尔将货币、信贷货币和证券视为一个整体。魏克塞尔认为,“在现代,银行业务与证券交易业务已经相互合并,而有价证券则已愈来愈被用作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特别在国际结算方面是如此。”

  并指出“大量的这类业务,清算时通过权利的移转和交换完全不使用货币”“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由于这一原因,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和魏克塞尔的自然利率概念相差一个作为交换用的货币量的收益。在林达尔看来,“凯恩斯的说法( 关于自然利率) 似乎比魏克塞尔的说法较胜一筹。”

  因此,我们认为凯恩斯事实上将自然利率仅仅看作是货币价值的一部分,投资收益等于储蓄时的银行利率,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然而,不论是魏克塞尔还是凯恩斯,在提出其货币经济理论时,都是把自然利率作为研究的基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价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而将货币利率问题更为紧密地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特别是凯恩斯的研究,使经济在投资与货币供给方面更为清晰起来,也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三、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的双向性引入资本边际效率概念

  在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中是十分重要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保持均衡是凯恩斯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他认为: “资本之边际效率乃表示借款者愿付出之代价,而利率则表示贷款者所要求之代价。”

  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只有当二者达到均衡时即贷者愿贷和借者愿借时,经济发展才有可能进行下去。

  显然,由于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分别决定于借贷双方,因而两者的均衡状态对于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是至关重要的。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将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物价不发生改变,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演变为市场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不发生偏离。只要二者不发生偏离,那么,在任何物价水准上都不会发生经济的波动。他这样认为: “设利率之上涨,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提高程度相同,则物价上涨预期对产量不发生刺激作用。”

  这种情况实质上表明,当货币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同比例变化时,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物价上涨,仅仅是货币数量表示的物价上涨,而不是商品真实价格的上涨。

  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只是在利率和资本边际收益可比上的上涨,这种上涨对借贷双方来说都不可能获得更多或更少的收益,因而,经济体系也就必然按相同比例表现出数量膨胀,而非真实增长。

  但是,利率的变化必然影响储蓄的变化,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必然影响借贷者的收益变化。当利率上涨时,只有收益即资本的边际效率同比例上涨,才能保证借贷者在同等收益的情况下保证投资的信心,而利率随物价的提高也就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储蓄率,使投资者成为可能。因而,资本边际效率、利率实则更为紧密地和储蓄率联系在一起。凯恩斯认为: “以往许多利率学说之错误,乃在彼等想从心理上时间优先观第一种构成分子得出利率,而忽视第二种。现在我们必须补救这个缺限。”

  按他的解释,时间优先观第一种即消费倾向,第二种为经济人以何种方式持有他从当前所得或过去储蓄中保留下来的对于未来消费之支配权。因此,论者以为“凯恩斯在货币量与价格水平关系的考察中引入的最主要的复杂因素是利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是十分准确的。凯恩斯利率理论集中在广义意义的储蓄上,虽然他认为资本拥有者不是将其资本即刻消费,而是将之储蓄起来,进而放弃一段时间的支配权,按利率获取收益,但这种储蓄必须有相对应的借贷方能为储蓄获取收益。因此,凯恩斯认为: “利率不能是对储蓄本身或等待本身之报酬……利率一词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所谓利息乃是一特定时期以内,放弃周转灵活之报酬。”即“放弃货币之控制权,换取债票,能够得到的报酬”。

  按此,利率即魏克塞尔所指明的: “意味着较低的边际效用与较高的边际效用交换。”同时,他还明确指出: “对某些人说来,与利率高昂相比,倒是利率低廉可以起到刺激储蓄的作用。”

  这点也与凯恩斯所指出的利率不是对储蓄本身的报酬,观点一致。但是,魏克塞尔较少论及投资与利率的相互关系,凯恩斯则更为明确地将货币的储蓄与投资结合在一起。正如哈伯勒所指出的那样: “货币是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中心概念。

  从他的整个著作看来,这个说法似乎没有什么争执余地。”

  正是从利率的研究中,借用货币的作用,凯恩斯最终形成了他的宏观调控理论。而“魏克塞尔十分谨慎地着重指出他无意用他的货币理论来对商业循环给予全面的解释。相反地,魏克塞尔认为商业循环的主要原因是引起自然利率的变动的技术变革。不能把货币利率调整得和它相适应,自然迫使这一情况成为商业循环”。这一点,凯恩斯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继承。正如狄拉德所指出的那样: “凯恩斯并不把商业循环看成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也不主张单纯的货币补救办法。”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经济调控在运用凯恩斯理论时已经更多倾向于货币化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魏克塞尔与凯恩斯在利率问题上具有相似的倾向,他们从均衡点的两个方面出发,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看作经济均衡时的两个方向,而这两个方向向均衡点的趋近,决定了实现均衡的可能性。正因为这个均衡点取决于货币供需的利率以及投资实现的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把经典理论中游离于经济活动本身的货币利率问题与实际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了起来。总之,正是魏克塞尔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使货币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抛弃了货币与经济相分离的观念。而凯恩斯在继承和发展魏克塞尔货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利率理论,并以此为核心提出著名的凯恩斯经济学说,从而开启了宏观调控的先河,使现代经济发展有了一只看得见的手来调控。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利率理论来对待货币经济问题,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长期而不利的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就是由于货币超发而使宏观调控无法兼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从而使宏观刺激经济政策难以付诸行动,进而使经济增长逐渐低迷。

  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2]K. 魏克塞尔. 国民经济学讲义[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3]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价值与资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4]盛松成,施兵超,陈建安. 现代货币经济学[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货币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3.
  [6]K. 魏克塞尔. 利息与价格[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7]K. G. 米尔达尔. 货币均衡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8]林达尔.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9]陆晓明.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价格[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0]G. F. 哈伯勒. 繁荣与萧条[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11]狄拉德. 货币经济理论[M]/ /.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