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

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群众利益的体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4 共7263字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在平常语境中,群众用来指代与官员、领导相对应的普通民众群体。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群众主要是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它们具有推翻剥削和压迫、建设新社会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指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如马克思指出: “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1]尽管 “群众观”更多的属于政治学范畴,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也深刻的体现了群众观点,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石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的重要标志。

  一、群众立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创造活动又是起着绝对性作用的活动,这种物质创造活动表现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对这一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观点。

  在西方主流理论中,群众更多的是被看做与精英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具有非理性、情绪化、判断能力低下、目光短浅、盲从、轻信、对事物过于敏感和易冲动等特征的群体[3].从经济学视角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基于资本的立场,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利润是其核心的逻辑主线。西方经济学抛弃了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把活生生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一历史过程简化为一些假设和数学符号,把死的 “物”与活生生的 “人”等同起来,把人和资本、土地、机器、厂房等一起都看做生产要素,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区别,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财富创造分摊于各种生产资料,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种历史xuwuzhuyi。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认识论决定了西方经济学不能够真正认识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基于这种简化和假设,西方经济理论特别强调了资本的作用,它们基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假设,推导出依靠资本的竞争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 “帕累托最优”的社会理想状态的结论。而推动这一状态实现的则是资本的逐利性这一资本本质,资本通过追逐最大利润,能够借助于价格信号发现市场机会,调节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劳动、资本、土地都按照边际生产力获得报酬的所谓 “理想社会”.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则是基于劳动群众的立场,为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服务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必须首先生产满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切东西需要的资料。恩格斯指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 后 才 能 从 事 政 治、科 学、艺 术、宗教等活动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4]

  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力量,是构成全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正是劳动者的劳动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把劳动价值论以及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全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和压迫,使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了合法性,并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找到了领导力量。

  二、体现群众利益的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经济学研究方法是透过经济现象,看透经济本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影响经济理论形成和经济观点判断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拓展,而且出现了日益客观化的趋势,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越来越 “科学化”的趋势。但经济学毕竟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处于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和理论。正如周新城教授指出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客观的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5]

  而经济学作为研究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科学,其阶级性特征更为明显。着名经济学家索罗指出: “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 (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6]凯恩斯也曾公开表示: “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7]

  尽管一些严肃的学者看到了经济学的阶级性特征,但大部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很少谈论或承认经济学研究的阶级性特征,用所谓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论证社会和谐与阶级调和。比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研究基本的需求和供给开始,特别是对需求的研究实际上只研究具有一定资产和购买力的人群的消费和经济活动,所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 “需求”是指具有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的人。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没有足够购买力的无产者则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且,也正是假定了作为消费者的需求者不需要考虑自身的收入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效用判断就能够决定最大化的效用决策,才使得貌似公允、客观的理论抛弃了其购买力时常受到收入约束的社会低收入群体,这实际上就舍弃了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用貌似科学的论证掩盖了为有产者辩护的本质。以至于占据现代经济学研究霸主地位的美国却没有能够预测并防止次贷危机的出现,这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研究的范围界定在富裕的有产者阶层而忽视低收入者地位和作用的一个现实蓝本。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运用阶级分析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能够透过纷繁的现象和喧嚣的争论看到事物的本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依据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把社会大众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依据在商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分为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家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两大群体,而这种阶级划分是科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矛盾的关键。

  严格来说,阶级并不是马克思的贡献,而是19世纪3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马克思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8]

  但马克思确实是把阶级分析法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最好的人之一。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中,马克思始终是站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实际上,一个社会总是由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组成的,西方庸俗经济学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论证社会和谐与阶级调和的,而马克思则是站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立场上来分析无产阶级贫困和落后的根源,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找到了解放自己的根本道路。

  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的 “细胞”---商品---生产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商品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物的结合来改变原来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面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物背后的人的关系,即作为生产过程参与者的劳动者与物背后的所有权人---资产阶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 “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9]

  根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和承担者。因此,广大劳动群众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在这一社会关系下,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不断加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对于这种社会分裂现象,西方经济学基于生产要素价值理论和边际生产力理论,运用所谓的欧拉定理 (也称 “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和公平正义,暗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贫困是由于自身出身、天赋、努力程度等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社会制度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与和谐的关系,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经济制度。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