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动”是相对军事训练前的“热身”过程而言的,我们通常把军事训练前的准备活动称为热身运动,“热身”是军事常规训练时的重要环节,由于热身运动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影响着主体训练内容实施的质量,又对预防训练损伤有较好的效果,因此传统军事训练通常要求遵循先热身再训练的操课模式。“冷启动”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它是省略“热身”过程的非常规训练,是针对实战突发性特点而进行的适应性训练,顺应了实战的需要。因此,改变军事训练先热身再训练的常规模式,缩短“冷”身体适应突发剧烈战斗的时间,拉近训练与实战的距离,是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和保障实战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冷启动”式训练理念的基本含义
“冷启动”是指身体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直接转入剧烈运动状态的现象。针对此现象而进行的适应性练习叫做“冷启动”式训练。 “冷启动”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没有进行热身运动的身体“冷”,突然启动参与到剧烈的活动中,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僵硬,动作迟缓; 二是没有预兆准备的大脑“冷”,表现为应激欠缺,反应迟钝,兴奋性差,进入情况慢; 三是指“冷”的变化过程,在启动的过程中,表现为身体由冷到热、由静到动,快速转变适应能力不足。为掌握运用好“冷启动”训练,需把握三点,一是确定受训者身体完全处于冷的状态; 二是确认受训者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 三是身体由冷变热进入情况的转换是一个短时的应激过程。开展“冷启动”式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适应和缩短这种状态变化的过程。
2 运用“冷启动”式训练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2. 1 “冷启动”式训练是军事训练基本规律的要求,与军事行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从表面上看,“冷启动”式训练和常规性军事训练遵循的规律不同,因为“冷启动”式训练是针对突发作战需要不同于常规性训练的一种方式。但从本源上说,“冷启动”式训练是军事训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军事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冷启动”式训练必然会成为军事训练的常规训练模式。“热身”形式下的常规训练长于实践,侧重培养官兵军事素质能力的提高;“冷启动”式训练长于实战,侧重部队战斗能力和实战水平的提升。尽管常规形式下的“热身”训练和“冷启动”式训练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二者同出自一个母体,都是部队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只有二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为提升部队实战能力发挥作用。
2. 2 “冷启动”式训练是创新实战化训练的现实选择,更是靠拢实战训练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部队常规训练向实战贴近,与实战衔接的呼声很高、但实践中与实战贴得不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一是部队实战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 二是每仗迥异,缺乏训练指导的针对性以及规律性的理论和经验支撑; 三是受制于训练大纲的约束,贸然创新内容、方法担心出现训练事故。以上原因制约了训练贴近实战的发展。而运用“冷启动”式训练可对部队军事训练起较好的指导、引领作用。一是可利用部队在常规训练方面的实践经验优势,把单兵的身体机能和军事素质练过硬,做好随时能战斗的准备; 二是使官兵身体的应激能力得到提升,在无准备、不热身的情况下也能应对突发的剧烈战斗动作,缩短人体的应激时间; 三是推倒了常规训练和非常规训练之间那道无形的墙,使得1者互相补充,为训练贴近实战提供好的训法。
2. 3 “冷启动”式训练是生成和提高军事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实战能力的客观需求
多样化军事行动,要求作战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包括快速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常规训练是对官兵单个军事技能素质的加强,而“冷启动”式训练是对官兵全面作战能力的提升。一是能适应战斗任务突发性特点。实战的突发性、应急性及临战准备时间短、仓促应战的特点,迫使参战人员取消“热身”过程,往往进入战斗了可身体还处在“冷”状态下,进入激烈的动态战斗时,由于缺少“热身”环节,“冷启动”必然带来巨大的身体不适应,导致不能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投入到战斗中。“冷启动”式训练就是为解决这个缺失环节而设计的,长期针对性训练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二是能提高官兵快速应战能力。快速应战除了思想高度重视,必要的装备准备外,还要具备敏感的身体应激能力,“冷启动”式训练就是增强这种应激能力的较好方法之一。三是能增强官兵适应实战节奏的能力。实战样式不一,节奏瞬息万变,既有“微波炉”式的骤然升温型,也有“电热器”式的逐渐升温型。“冷启动”式训练就是培养官兵因势而动的适应能力,以身体的应变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从而成为能适应各种实战类型的作战能手。因此,面对实战需求,实施“冷启动”式训练具有紧迫性,是实战形势所迫,是提高实战能力的客观需求。
3 “冷启动”式训练的方法
为满足临战准备和军事斗争新形势的需要,必须用全新眼光看待、诠释“热身”的意义作用,缩短或省略“热身”的过程而进行的训练,其实际意义深远,实现单兵与实战无缝对接的价值重大。“冷启动”式训练实践包含三个阶段适应性训练: 第一阶段是“大热小冷”.军事技能训练由“热身”到“冷启动”是个逐步改变适应的过程,实施“冷启动”训练前期还是要突出以“热身”活动为主,热身的时间要占到准备活动过程的三分之二左右之后,再转入剧烈的运动状态,使受训者接触“小冷”,体会“小冷”带来的感受。第二阶段是“小热大冷”.与“大热小冷”相反,训练过程中要有意缩短准备活动“热身”的过程和程度,使受训者逐步适应“少热身”也能适应训练内容展开的状态。第三阶段是“零热全冷”.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适应性训练,“冷启动”训练进入了成熟期。省 略“热 身”过 程,使 受 训 者 逐 步 适 应“不热身”也能适应各类军事科目训练的内容和节奏,逐步从训练常态下的“热身”走向非常态下的少热身、不热身,这是个逐渐转变的漫长过程,作为组织者要多创设类似情境,多增加机会以增强适应能力。其方法有: 一是运用时机,调动参与。抓住日常单兵战术、实弹射击等课目训练,利用战备、预演和演习等机会,主动实施“冷启动”模式的训练。二是树立理念,改变做法。增强军事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教育,使训练要贴近实战的思想变得更加突出,“冷启动”式训练理念就是“练为战” “训战一致”的具体体现。通过“冷启动”模式训练使官兵们临战激情达到触点多、燃点低、持续久和后劲足的链式反应,从而提高实战水平。三是成功体验,增强信心。采取红蓝军对抗方式,有意制造情况,在红方不知情时,导演“冷启动”模式下的训练应用,如实战预演、遇袭演习等。使参战人员临战情绪、思想与身体机能快速凝聚,调动全身能量急剧爆发,形成“微波炉”式爆燃效应,“电热器”式辐射扩散连锁反应,以期达到最佳应战效果。
4 结语
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决定了军事训练工作必须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和部队“打得赢”的能力。优良的军事技能靠千锤百炼铸就,充沛的体能靠吃苦耐劳获得,更靠平时训练的积蓄储备。大强度、多产出和讲效率既是指导军事训练的原则,也是军事训练追求的根本目的。探索新的训练模式,创造贴近实战情景的“应景式”训练是军事斗争的需要,军事技能“冷启动”模式训练兼顾了军事训练的原则和根本目的,起到了使军事训练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了实战的总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建棣。我军体能训练的实战化研究 [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1) :2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