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

省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强化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4 共1877字
摘要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基地化训练是现代军事训练的重要模式。省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实施基地化训练的重点场所,也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社会军事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要围绕实现党的强军目标要求,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兼顾开展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多元需要,加强省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保障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地化训练和社会军事教育活动有效实施。

  省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应本着“任务牵引、功能完备,融合发展、集约建设,军地共用、互惠双赢”的思路,整合现有训练资源,融首长机关训练演习、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军警民综合演练、专武干部集训、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达到训练手段模拟化、信息化、基地化、形象化和基地管理智能化,以推动国防后备力量训练方式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训演方法向实战化、多样化转变,促进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社会军事教育活动有效开展,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水平和遂行任务能力以及国民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重点是构建完善五大硬件支撑区、三大软件系统,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五大硬件支撑区。一是教学生活区。主要用于保障民兵预备役人员室内教学、军事基础训练、专武干部集训等。应突出室内多媒体教学、信息化知识学习、信息化理论研究、信息化技能训练、信息化装备操作和信息化手段运用等教学设施建设,为全面推进信息化训练夯实基础。二是国防教育区。重点按照“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宣传革命斗争历史”的指导思想,设“一馆”“一场”“一廊”.“一馆”,即国防教育展馆,主要展示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本省革命斗争史;“一场”,即武器装备展示场;“一廊”,即英模长廊,主要以英模人物雕塑为主,通过形象宣传,缅怀先烈业绩,激发爱国热情。三是装备储管区。

  本着合理建设、规模适度的原则,突出新型武器装备的存放布局。应加强装备储管的监控力度,除满足防潮要求外,要进一步完善库房防雷、防爆、防电磁感应等设备设施,保证装备能“收得进、管得好、发得出”.此外,要结合工作实际和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制配备各类吊装机械、搬运机械,并使其与运输车辆相配套,确保用时能够快速供应和保障。四是模拟训练区。依据首长机关、民兵专业分队、预备役部队担负的训练任务及配备的装备器材,重点建设指挥训练大厅、导调对抗、参谋培训和炮兵、侦察兵、工程兵、防化兵、防空兵、“三战”、应急救援等专业模拟训练设施。尤其要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保障能力,完善室内网上模拟推演条件,确保更好地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五是综合演练区。主要用于民兵预备役部队专业训练和军警民非战争军事行动联合演练。应设置道路、桥梁、震后建筑、林区、水厂、化工厂、燃气站、通信枢纽、银行、矿井坑口、劫机现场等仿真建筑,便于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演练。另外,按照民兵担负的任务,还应设置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侦察兵训练场。

  三大软件系统。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教学音像教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建军用兵要求,加大研发民兵预备役部队基础理论和训练多媒体教学软件力度,拓宽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教学音像教材应用范畴,依靠现代科技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各类应急专业技能训练应用软件。

  适应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信息化和担负任务多样化要求,在研发防空联合作战演练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各类应急力量专业技能训练应用软件系统建设,重点研发反恐维稳演练、地震救援演练、支前保障演练等教学软件系统,以及研发这些软件需要的高级C语言开发仿真技术软件,ARM嵌入系统开发技术软件、可编程控制器的各类编程及通信技术软件,CPU、EDA仿真开发工具技术软件等。三是管理软件。研发与先进的训练设备及配套教学软件和技术软件相适应的管理软件系统,构建一体化的人员管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人员管理可以用指纹IC卡通道管理软件系统,物资管理可以用射频识别技术物资定位系统。

  教练员队伍。采取“专、兼、聘”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教练员队伍。编强队伍:教练员队伍应由专职教练员和兼职教练员组成,专职教练员主要由人武干部、专武干部和基地职工组成,兼职教练员主要从退伍军人、民兵干部或专武干部中选拔聘用,也可从驻地部队、军队院校的优秀官兵或地方专家中聘用。加强培训:

  按照“四会”的标准和要求,对各类教练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业务集训,每年有计划地依托有关军队院校对民兵教练员骨干进行系统轮训,定期开展民兵“四会”教练员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水平,促进教练员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