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

哈尔滨青少年忽视程度与过度保护干涉调研(本科)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11-06 共8920字

  题目:哈尔滨青少年忽视程度与过度保护干涉调研

  目 录

  摘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文献综述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以下是正文

  摘要: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程度及状况,以及两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与父母过度保护干涉的关系,分析其中哪些方面的忽视与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相关性更强,以便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是流行病学的横段面调查方法。首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和牡丹江两个城市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男女学生共1062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包括潘建平教授编制的12-17岁忽视问卷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关于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部分的问卷。结果: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忽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牡丹江市儿童青少年受忽视水平高于哈尔滨市(P<0.01);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在总体上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P<0.01);两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受忽视情况与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两市的父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与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及忽视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1);牡丹江市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和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的总得分也与身体忽视存在正相关(P<0.05);各个年龄段之间仅牡丹江市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在忽视总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和社会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忽视总分和教育忽视P<0.01,情感忽视和社会忽视P<0.05);哈尔滨市及所有研究对象则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忽视与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与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相关性更加明显,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的性别差异提示我们,对于女孩的关爱应该加强。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忽视问题和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孩子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尽早发现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忽视;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

  综  述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的培养[1]。

  1 儿童忽视的定义、分类

  1.1 儿童忽视(child neglect)

  儿童虐待和忽视不仅是家庭教养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医学问题、公共卫生或精神卫生问题[2,3]。由于受种族、文化、经济状况、社会价值观等影响,各国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态度不尽相同,对儿童忽视的概念、定义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公认的儿童忽视的定义是:儿童照管者因疏于其对儿童照料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儿童身心健康受损的状况[4] 。

  儿童忽视包括6个方面[5]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和社会忽视。

  (1)身体忽视(physical neglect):指忽略了对儿单身体质照护(如衣着、食物、住所、环境卫生等)它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出生前(如孕妇酗酒、吸烟、吸毒等)。

  (2)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指没有给予儿童情感需求的满足。

  (3)医疗忽视(medical neglect):指忽略或拖延儿童对医疗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满足。

  (4)教育忽视(educational neglect):提没有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忽略了儿童智力开发和知识、技能的学习。

  (5)安全忽视(safety neglect):指由于疏忽孩子成长和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儿童有可能发生健康和生命危险。

  (6)社会忽视(social neglect):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可能对儿童造成损害。

  2 儿童忽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儿童忽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据WHO的新近估计,在世界各地约有4000万0~14岁的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6]。

  2.1 忽视的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逐渐认识到儿童忽视存在的普遍性,开始防止儿童忽视的研究,并成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目前,世界各国儿童忽视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1994年美国国家预防儿童虐待委员会的调查显示,美国过去10年中儿童伤害增加了63%[7],在儿童伤害中忽视是最常被报道的类型,约占其总发生率的50%左右。在美国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30名受到忽视[8]。1999年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报告,美国1997 年儿童忽视占已报告“伤害”总数的54%[9];1999年,已得到证实的受到虐待与忽视的儿童总数中,52%受到忽视,24%遭到身体虐待,其余的属于性虐待和精神虐待。国外对儿童忽视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地注重于父母的情感、心理、行为、个性和智力等方面。研究[10]发现与儿童忽视有关的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包括:缺少与孩子的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吸毒或酗酒、对自我价值评价较低、易于烦躁和愤怒、易冲动、有抑郁和强迫症状、缺乏社会支持以及日常生活压力大等。

  2.2 忽视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儿童忽视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有“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究”抽样调查[11,12]:中国3~6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28.0%,忽视度为42.2。在不同类型结构的家庭中,以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受忽视率最高(42.9%),核心家庭次之,以三世同堂家庭中儿童受忽视率最低(25.5%)[12]。李玉风和潘建平等[13]儿童忽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认为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儿童忽视的关系密切,儿童忽视与贫困紧密相关,在贫困环境中的孩子受到忽视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采取提高父母文化水平,纠正不正确教育方式,指导育儿技巧等措施对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14] 。相反,儿童忽视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儿童忽视导致 的不良结果主要包括[15]:① 学习能力降低;② 难以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③ 在正常的环境(场合)下出现异常的行为和情感;④ 时常被消极的情绪和不幸的感觉所缠绕;⑤ 有出现诸多躯体症状的倾向。许多被忽视的儿童缺乏自信和自尊,自我控制能力差,出现自卑、孤僻、焦虑、自杀意念等精神/心理问题,并往往延续至成年。

  3 忽视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6]。学者们大量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完整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教育子女,通过其教养行为,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道德规范传给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Baumrind)根据自己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权威型、纵容放任型和拒绝否定型。其中权威型家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说服、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发展,而惩罚、打骂、羞辱、拒绝、专制和过度保护、包办、溺爱、不问不管等方式会发生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17]。

  溺爱与冷漠是两种典型的虐待与忽视。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体现在过分控制、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冷漠也可称为“冷暴力[18]”可分为:1)父母不愿意搭理子女,漠视其存在 2)父母对子女期望值太高,希望他们尽量完美,达不到要求就过度批评,甚至是全盘否定 3)对子女进行威胁或恐吓。这种教育上的冷暴力不仅容易影响性格成长,而且会导致儿童有退缩人格或暴躁,富有攻击性。

  尽管目前忽视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仍层出不穷,这些都是社会的隐患。家庭是人格塑造的摇篮,家庭教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青春期少年,即将长大成人的生理变化同儿童期末的心理变化相交融,导致青春期少年的特殊心理状态,这一时期的父母教养尤其重要。本次研究对黑龙江省青春期儿童忽视和溺爱现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给父母的教养方式提供正确的意见,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前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青少年的忽视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其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儿童忽视的发生可导致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儿童行为、认知、情感、身体机能和生长发育的障碍[19]。家庭是每个人最初接触的群体,是一生中生活最长久的地方,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联系,而对儿童青少年的过度保护和干涉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一部分,和忽视相互作用可直接影响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对儿童青少年忽视、过度保护和干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地采取措施干预。而且情感/心理忽视作为各种忽视的核心问题,与儿童青少年过度保护和干涉又有更近一层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儿童青少年的忽视状况及其与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的相关性,本次研究对哈尔滨市及牡丹江市1062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对儿童少年的忽视、过度保护和干涉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资料。

论文摘要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及牡丹江市各抽取一所高中 (高一~高二)一所初中(初一~初三)共计107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符合12~17岁的问卷年龄要求;并且健康、无遗传性疾病、排除心理疾患、智力缺陷、神经及精神方面疾患;经整理后获得有效样本1062例,其中男生446名,女生616名。

  1.2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忽视情况及父母过度干涉保护三个方面:一般情况如姓 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及家长和家庭的基本情况等;父母过度保护和干涉方面的问题则针对父亲过度保护、父亲过度干涉、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其中忽视分为身体忽视(PHN)、情感忽视(MEN)、医疗忽视(EMN)、教育忽视(EDN)、安全忽视(SAN)和社会忽视(SON)六个层面。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是流行病学的横段面调查方法。首先采用分层整群 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经济、文化状况的不同,在两所城市抽取中等条件的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各一所):高中抽取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初中抽取初一、初二、初三,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男女学生共1062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包括潘建平教授编制的12-17岁忽视问卷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关于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部分的问卷。当场发卷,统一编号,统一回收。

  1.4 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e建立数据库,双份输入调查数据,采用foxpro进行唯一性 检验和双份检核,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包括调查员的培训,统一标准;检查整理调查资料,应对其项目和内容的 完整性、逻辑性进行严格检查,如有缺项,误填或存在其他疑问者,要求调查人员现场补查; 对于录入数据进行双份检核和逻辑查错,发现疑问者,根据编号找出原始资料进行核查,保证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结  果

  1  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总人数

  本次调查共发放1075份问卷,有效问卷1062份,回收率98.8%,其中男生446名,女生616名,男女比例为1:1.38。见表1。

  论文摘要

  2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状况比较

  2.1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现状  将两市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得分及总忽视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论文摘要

  由表2可知,两城市的12岁组、13岁组、15岁组及总忽视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仅15岁组的P<0.05,其余各组P<0.01),14岁组、16岁组及17岁组则无差异(P>0.05)。    2.2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17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差异忽视状况  将两市所有研究对象按性别分类,并对忽视的六个层面的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自表3可以看出,性别之间在总体上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社会忽视和安全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哈尔滨市在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牡丹江市则在教育忽视、社会忽视和安全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分类情况

  2.3.1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分类总的情况

  将两市忽视各层的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比较两市忽视各层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4。

  论文摘要

  由表4可以看出,两所城市之间在社会忽视、身体忽视、安全忽视、教育忽视、情感忽视和医疗忽视均存在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牡丹江市忽视的各层面得分均大于哈尔滨市。

  2.3.2  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间忽视的六个层面、忽视总分、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发生现状

  将各年龄段忽视的六个层面、忽视总得分及父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以比较各年龄段间以上因素是否存在差异,见表5a和5b。

  论文摘要

  结果显示,各个年龄段之间仅牡丹江市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在忽视总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和社会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段升高,对儿童青少年的总体忽视情况、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和社会忽视的程度也在升高(忽视总分和教育忽视P<0.01,情感忽视和社会忽视P<0.05);哈尔滨市及所有研究对象在忽视的六个层面、忽视总分及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均不存在差异(P>0.05)。

  3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基本情况及其与忽视和层面的关系

  3.1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总情况

  分别将两市父亲过度干涉保护及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的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比较两城市间父亲过度保护干涉及母亲过度保护的基本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6。

  论文摘要

  由表6可知,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父亲过度保护干涉差异不明显(P>0.05),母亲过度保护干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2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父母对12岁~17岁不同性别的儿童青少年过度保护及干涉情况

  对两所城市不同性别受试对象的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不同性别的情况下,仅父亲过度保护干涉在总体情况及两所城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论文摘要

  4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与父母过度保护及过度干涉的相关性

  首先将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与忽视的六个层面作趋势相关性散点图,排除没有形成趋势的医疗忽视、安全忽视及社会忽视,保留身体忽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及忽视总分,将两城市父母过度保护分别与呈现趋势的身体忽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及忽视总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8。

  论文摘要

  由表8可知,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的父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与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及忽视总分均存在相关性(P<0.01),此外,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在总体上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P<0.01)。值得注意的是,牡丹江市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和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的总得分也与身体忽视存在相关性(P<0.05)。

  讨 论

  儿童忽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据WHO的新近估计,在世界各地约有4000万0~14岁的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6],可导致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毁灭性”[19]的打击。我国于2002年5月由潘建平教授主持并由全国l4个省25个市组成的协作组共同开发、研制了评价中国儿童忽视的方法与指标体系《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评价常模》[12],但至今并没有儿童青少年忽视的统一的常模,所以采用两个城市之间对比的方法对黑龙江省12~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的现况进行研究,与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相关性的研究很有帮助。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家庭因素之一[20]。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关系[21-23]。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24]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 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25]。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多种形式,本次研究选取了父母过度保护及父母过分干涉两个方面。父母过度保护的形式有过分担忧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孩子的社会交往情况,总是担心孩子会出事,事必恭亲;父母过分干涉孩子的形式有干涉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左右孩子的穿着打扮,并且会不由自主地侵犯孩子的隐私等等。

  1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状况分析

  儿童青少年的忽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忽视度是衡量忽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两个城市总的忽视情况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城市在12~17岁儿童青少年的总体忽视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社会忽视、身体忽视、安全忽视、教育忽视、情感忽视和医疗忽视六个方面均存在差别(P<0.05),这与哈尔滨市省会城市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省会城市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教育理念的机会更大一些,得到的无论是经济方面的投入还是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关注自然要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两个城市忽视的对比存在差别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在对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各个年龄段之间忽视的六个层面、忽视总分及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进行方差分析时,发现仅牡丹江市在忽视总分、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和社会忽视存在显著性差异(忽视总分和教育忽视P<0.01,情感忽视和社会忽视P<0.05);哈尔滨市及所有研究对象在忽视的六个层面、忽视总分及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均不存在差异(P>0.01),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论证了哈尔滨市在经济、政策上的优势。

  此外,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12岁组、13岁组、15岁组的忽视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仅15岁组的P<0.05,其余各组P<0.01),14岁组、16岁组及17岁组则无差异(P>0.05)。每个年龄段牡丹江市的忽视度均值高于哈尔滨市,而且同一年龄组内牡丹江市的忽视度的变异程度也大于哈尔滨市,且忽视度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的。这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儿童需要更多的保护和关注,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和关注就很容易被发现,12、13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门槛,这个时候儿童的心理会发生巨变,被认可被关注的愿望十分强烈,两个城市出现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等。

  将12~17岁男童与女童六个忽视层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除身体忽视及医疗忽视外其余四个层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哈尔滨市,情感忽视和教育忽视两个层面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很多大城市(比如哈尔滨)重男轻女这种老旧的思想也将寿终正寝,家长们对女儿的关爱并不少于儿子甚至更多,由于心理生理原因,女生更容易被伤害,因此,也更加被重视。相反,男生由于父母相对“放心”,在情感上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在教育方面,也由于疏于管教,最终导致其忽视程度高于女生。而在牡丹江市,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层面则为教育忽视、社会忽视及安全忽视(P<0.05),同样,女生的被保护的重点对象,因此对她们的安全忽视相对于男生来说就很少;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忽视也相对较弱;而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女生大多性格温和,易管束,在学习生活方面让家长操心的事情相对男生就要少很多,这样相对来讲,教育忽视的性别差异就产生了。

  2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的基本情况及与忽视的相关性分析。

  将两市12~17岁儿童青少年父母过度保护和干涉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只有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性别之间,两个城市及总体情况下仅有父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存在差异,且对男生的过度保护及干涉超过女生。此外,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的父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与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及忽视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1),此外,父母过度保护及干涉在总体上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P<0.01)。值得注意的是,牡丹江市母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和干涉的总得分也与身体忽视存在正相关(P<0.05)。这说明父母虽然对儿童存在过度保护,但是却并没有满足孩子在情感、教育上的需求,对儿童过度保护及干涉越严重,对其情感和教育上的忽视就越严重。

  有研究表明,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与儿童情感虐待和忽视存在着密切关系[28]。“严父慈母”形象的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家庭结构,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对男孩和女孩的社会要求不尽相同,对男生的要求更为严格。此外,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青春期儿童青少年,这个时期富有激情和热情,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容易冲动,不善于处理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有强烈的自尊心。男性尤其如此,如果家长对他们教育的语言和行为过于急躁或过火,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3 建议

  12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变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要使其能够身心都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及时发现忽视及过度保护干涉的相关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入三级预防理念,早发现、早干预。对家长进行预防忽视和过度保护及干涉的健康教育和培训,使父母掌握有关科学养育的知识和技巧。向政府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儿童青少年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减少儿童青少年忽视的发生,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结  论

  哈尔滨市与牡丹江市12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忽视与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与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相关性更加明显,父母在过度保护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的感觉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的性别差异提示我们,对于女孩的关爱应该加强。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忽视问题和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孩子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尽早发现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冬娜, 洪晓红.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2002, 28(4): 40-41.
  [2] Marwick C. Domestic violence recognized as world problem. JAMA, 1998, 279(19): 1510.
  [3] Straus MA, etal. Identifica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with the 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data for a national sample of America parents. Child Abuse & neglect, 1998, 22: 249-270.
  [4] 焦富勇,焦文燕,潘建平,等. 防止虐待忽视儿童的医学处理.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 33-36.
  [5] 潘建平,儿童忽视的分类和表现以及预防工作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07(3): 189-191.
  [6] 郑明平, 陈竟建, 陈向坚. 儿童虐待与忽视[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6, 12(1) : 73 -7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