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

下岗职工家庭子女的人格特征与价值取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3085字

  个体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塑造着。---埃尔德[1]

  从 2005 年底开始,失业政策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替代下岗政策,“下岗”这一充满过渡意味的词汇成为历史名词。然而,庞大的下岗职工群体并没有伴随着政策的更迭而消失,他们依然生活窘迫,依然背负着养老、医疗和教育的重担,依然是社会底层群体与城市贫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学艺、薛进军,2004)依然是“断裂社会”中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的一群人(孙立平,2004)。学术界从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下岗”问题研究热潮已渐渐退去,自2005 年后鲜有学者继续关注这一群体。

  下岗职工生命历程发生的紊乱与错位,不仅给其自身、整个家庭带来重创,也会影响子女的生命历程。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导致很多下岗家庭陷入经济拮据、家庭矛盾增多、社会地位降低的生活状态,迫使生长于其中的孩子们应该受到保护的无忧无虑的青春期陷入阴霾。与此同时,危机境遇同样可能培养孩子们新的社会适应性,变得更为独立、勤俭、可靠、奋斗。在阶层日渐固化的“拼爹时代”,下岗家庭的孩子们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具有怎样的同群特征?个人能动性的差异是否可以突破贫困的传递?

  一、人格特征

  (一)自我认知:强烈的自卑感与成就动机

  强烈的自卑感与成就动机是下岗家庭子女最为显着的人格特征。调查显示[2],58.2%的被访子女表示自己或多或少有自卑情绪,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个人发展等方面习惯性地做出偏低评价,即使表面乐观开朗,内心深处依然感到自己不如人,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社交中,行为或心理经常处于小心谨慎的状态、缺乏安全感、冷静而保留、难以真正信任他人。与自卑心理同时存在的是强烈的成就动机,86.7%的被访子女迫切的渴望有所成就,表现为对强烈的敬业精神、勤奋的学习态度、有所成就的决心、改变现状的极度渴望等。

  (二)情绪特质:敏感多疑与焦虑紧张

  依据人格海洋理论(OCEAN),情绪的稳定性反映了个人情感调节的过程。情绪稳定性较低的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更为强烈,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情绪调节能力、抗逆力、决策能力相对较弱[3].

  与参照家庭相比,下岗家庭的孩子们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体现为敏感、焦虑等特质。

  1.敏感多疑65.3%的被访子女表示自己有敏感多疑的情绪特征,在参照家庭中该比例仅为 45.9%(如图 1)。具体表现为过分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将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建构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对任何表明自己公众形象不佳的迹象都极度敏感。在一些孩子眼里父母下岗是一件极为不光彩的事情,也是他们生活中最不愿提及的部分,他们或是选择回避,以逃离他人的议论与眼光,或是虽然参与其中,却总因为猜测和揣摩他人的言行而情绪低落。

  2.焦虑紧张

  63.3%的被访子女表示自己有焦虑紧张的情绪特征,在参照家庭中该比例仅为 40.8%(如图 1)。具体表现为经常感到忐忑不安、焦虑烦躁的内心体验,甚至变得坐立不安、心神不定、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多被访子女表示,在面对家庭问题时,比如父母间的争吵和暴力,家人生病与过世、欠债等,出现这种感觉的可能性更高。

  (三)意志特质;独立性与坚毅性

  1.独立性

  84.7%的被访子女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独立性,其中24.5%认为自己的独立性极强,表现为习惯于独立地做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弱,也表现为在选择朋友、社交地点和时间上的自由。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法对孩子过多的关注与限制,使下岗家庭的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成为其拥有更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因素。有些下岗家庭的孩子较为孤僻内向,长期独来独往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更强的独立性。此外,强烈的成就动机也驱使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形成较高的独立性。

  2.坚韧性

  65.3%的被访子女认为自己能够坚持到底,具有基本坚韧性,表现为吃苦肯干、认真踏实、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毅力。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完整的坚韧性包括:承诺、控制和挑战。承诺是对于消极事件的感知,控制是在信念指导下的行动、挑战是在经历过程中的持续学习[4].很多下岗家庭子女的自我奋斗经历正是一种对家庭变故的积极回应,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试图改变发生在父母和自己生命历程中的消极生活事件,以积极卷入其中而不是消极被动避免的方式面对着生命中的突发事件。

  (四)顺应特质:依赖与抑制

  80.6%的被访子女会自觉遵守规矩,顺应性较强,该比例在参照家庭中为 63.3%.这种顺应特质主要来自于环境的强大压力和自我的削弱。环境,无论是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还是区域性的亚文化环境,都要求下岗家庭的孩子们顺应特定范围内的既定行为模式。当这种外界作用力大大超过个体的内在生命冲动和个性要求时,顺应就往往成了孩子们的选择,并逐渐积淀成为自身人格的重要构成特质[5].

  二、价值取向

  (一)工作、休闲与家庭生活的偏好差异

  对于下岗家庭的孩子们而言,工作、休闲与家庭生活有着特殊的含义。父母下岗后的一系列适应性转变,使孩子们更深刻的意识到工作是独立、保障和身份的重要来源,稳定的家庭对于自身情感的重要性以及休闲娱乐的奢侈性。当询问到被访子女及其父母对于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重要性的看法,在他们的回答中,对于这三者的相对重要性有着显着的差异。

  下岗家庭的孩子们对于工作角色、家庭角色表现出相当高的重视,对于休闲生活的偏好度则极低,48%的并非子女表示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尽量少参与休闲娱乐活动,购买商品时多数也会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反对超前消费、热衷于存钱。即使目前一些下岗家庭的孩子们已步入成年,家庭状况大有改善,他们依然会在休闲娱乐中或多或少的无意识的感到一些不自在。其中成年男性更偏重工作价值,更不喜欢休闲活动。

  (二)对保障性工作的自觉渴望

  68.4%的下岗家庭子女认为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最具吸引力,参照家庭中该比例为 37.8%.访谈中要求被访子女在下面两者中做出选择:收入合理且有保障性的工作,或者有风险但有可能获得更多报酬的工作,几乎所有被访者都愿意选择有保障的工作,而不愿意选择一份更不稳定但可能有更多收入的工作。在 Spearman 相关检验中,年龄与偏好度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p=0),说明年龄越大,越偏好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如表 1),对变迁的抵制通过关注安全保障的形式而表现出来。并且在那些过去遭遇过有限选择、失业和能力较弱的子女中表现更为明显。对于大多数下岗家庭子女而言,伴侣关系和孩子是婚姻中最具价值的部分,81.6%的被访子女认同这一观点,在参照家庭中该比例为 57.1%,相比而言他们更在意家庭的保障性或婚姻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好处。 对于下岗家庭的孩子们来说,家庭生活的中心地位,可能也表达了他们清除父母下岗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沮丧”的希望,以“重新获取我们父母生活中曾失去的平静。”[6]

  三、结语

  “下岗”不仅仅是父母所经历的生命事件,通过家庭这一共享关系网络,成为整个家庭经历的生活事件,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生命历程,特别是相对弱小的孩子们。流逝的“下岗”事件在孩子们的生命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而他们也试图通过自身的选择和行动,构建不同于父辈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G·H·埃尔德。大萧条中的孩子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26[2]常雅慧。下岗家庭中的孩子们---H 市 G 社区下岗家庭子女生命历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3]李红燕。简介“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4]黎少游,向敏。坚韧性人格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1)。
  [5]M.L.科恩。社会阶级和亲子关系:一种解释[J].美国社会学杂志,1963(68):471.
  [6]J 阿德尔森。妇女的解放是一种短命的时尚吗[N].纽约时报,1972-03-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