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

单亲与双亲家庭结构下青少年恋爱行为差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9 共3275字
摘要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是个体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是社会构成的最小单元,父母婚姻状况会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将对子女安全感的构建产生破坏,在家庭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冲突性事件,将对子女的认知和行为应对方式造成影响。他们在自己所见所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构建自我防御机制。

  一、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与方法

  在 L 省抽取三所高校,每个高校抽取样本 100份,剔除不完全作答废卷 10 份,实得样本 290 份。研究工具采用自编青少年恋爱价值观测评量表,采用 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单亲与双亲家庭结构下青少年恋爱行为差异

  研究中,列举了网恋、同性恋、异地恋、多角恋四种常见的恋爱方式,交叉表观测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家庭结构下的学生对异地恋的接受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网恋和同性恋接受度有显着差异。

  1.青少年网恋行为的差异

  在双亲家庭,接受网恋的学生比例为 29.5%,单亲家庭学生对网恋的接受度高于双亲家庭,并且单亲随父家庭下的孩子网恋接受度为 52.4%高于单亲随母家庭 37.5%的比例。卡方检验值为4.868,显着性为 0.088,小于 0.1 显着水平,结果有统计意义。

  2.青少年同性恋行为差异

  双亲家庭子女对同性恋的接受度为 32.2%,而单亲家庭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双亲家庭,其中单亲随父家庭子女对同性恋接受比例为57.1%,单亲随母家庭对同性恋的接受比例为50%.卡方检验值为 6.236,显着性水平 0.044,小于 0.05 显着水平,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家庭结构下男女生对同性恋的接纳度进行对比观测,结果发现对同性恋接纳的男生比例为 25.7%,其中双亲家庭中男生接受同性恋的比例为 21.9%,单亲随母家庭男生接受同性恋比例为 50%,单亲随父家庭男生接受同性恋的比例为 71.4%,卡方检验值为 9.016,Sig.=0.011,小于 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青少年多角恋行为差异

  双亲家庭对子女多角恋的发生比例为 11.9%,单亲随母家庭子女多角恋发生比例为 25%,单亲随父家庭子女对多角恋发生比例为 57.1%.卡方检验值为 30.943,显着性检验接近于 0,小于 0.05显着水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家庭结构下男女生多角恋现象进行观测,男生中,双亲家庭多角恋比例为 12.5%,单亲随母家庭多角恋比例为50%,单亲随父家庭比例为 71.4%,卡方检验值为17.500,P 值为 0,小于 0.05.有此可见,不同家庭结构下,不同性别子女的恋爱方式接纳度存在显着差异。

  三、家庭结构对青少年恋爱行为的影响

  1.单亲家庭子女自我防御意识强

  在青少年成长的历程中,多从观察中获得认知,并通过情境的反复重现进行强化,最终获得自身行为的认同。在正常的双亲家庭结构和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其子女在今后的恋爱或婚姻生活中,多有积极向上的正面态度和行为;相反,在父母关系不良、高度冲突的婚姻关系和单亲家庭结构中,子女看到的争吵、冷战等家庭冲突,父母双方通常不会对冲突进行交流,试图妥协并努力解决冲突,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便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久下来,子女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并为使自己少受伤害和侵犯,建立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度防御的状况。

  2.单亲家庭子女安全感较差

  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将安全感解释为人的一种心理性需要,在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后即产生安全需求。马斯洛认为,这种安全感是从焦虑与恐惧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情绪,是从满信心、自由安全的体验,是一种能够满足个体现在与未来所有需要的感觉。[1]

  家庭结构的突然改变,使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持续而足够的爱,从此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原本平和的状态被打破,焦虑与恐惧再次产生,因此会缺乏安全感,这种感受甚至到成年都摆脱不了,在个体行为上出现强制、排斥、恐惧、逃避等表现。

  3.单亲家庭子女对非主流恋爱方式接受度高对于单亲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对婚姻的永久性、稳固性产生怀疑,对现实社会的情感逃避,对网恋的接纳比例和多角恋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双亲家庭。因此,面对现实的感情生活,对网恋行为更容易接受,对多角恋行为更为坦然,这是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而造成的。这种强烈的心理又容易导致同性恋行为的发生,父母一方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失去认识性别差异的直接机会和某种性别角色的模仿对象,有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的性别角色认知和行为表现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2]

  同性恋这种这种恋爱行为是性别角色认知偏差导致的,既能够体验到亲密关系,又不可能产生婚姻的结果,具有典型的逃避性。而这种逃避源于安全感的缺失,在自我防御机制的控制下构建了回避型的成人依恋类型,由于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持有消极态度,他们内心既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有恐惧和回避这种关系。这一现象在单性别家庭中体现更为突出,单性别家庭中特别是男性家庭结构的孩子。从性别角色社会理论来看,社会角色赋予男性坚强的性格特征,因此内心的矛盾、焦虑被乐观坚强的外在表现所掩盖,但在行为上有所投射。网恋、同性恋、多角恋从行为上具有隐蔽性,从动机上存在逃避性,从心理感受上具有满足感,因此更易于被男性家庭结构中的孩子接受。

  四、青少年恋爱行为教育引导建议

  1.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社会化的初级过程是在家庭实现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子女安全感的构建,并通过观察和模仿,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不断的重复行为中进行强化,最终转变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往往被看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人,所以与父亲相比,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母亲与子女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情绪、爱好最为了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其效果比其他人更显着。[3]

  调查结果显示,在恋爱中遇到问题时,父母是子女主要的求助对象之一,因此,父母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在子女面前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学习的榜样,并与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恋爱中的问题,为其提供帮助。

  2.发挥朋辈辅导的积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当恋爱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三个家庭结构中的孩子不约而同都选择了首先寻求朋友的帮助;同时恋爱不顺利时的首选倾诉对象也是朋友。他们反对教师或家长仍将他们当孩子看待,不喜欢被用简单的命令、告诫的语气和方式对自己施加影响。[4]

  因此在对青少年恋爱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时应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朋辈辅导是一种心理辅导技术,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通过同龄人的交流,达到教育引导目的的一种方法。同龄人之间,由于年龄相仿、阅历相近、语言相似,易于获得信任和认同。由于上述心理的存在,多通过同龄人的阐述对青少年的恋爱行为进行指导,效果更为明显。

  3.高校教师应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调查中发现,在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倾诉和帮助时,老师是他们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对象。老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而"解惑"不仅仅是解学习之惑,更包含了解人生成长之惑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指导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所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群体,注意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走进他们的世界,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获取他们的认可,做他们信任的倾听者,而后才是教育者。努力用青少年群体接受的语言和关注的事物沟通和交流,对朋辈活动建设性介入,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不同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其正确对待两性关系,正确面对恋爱中出现的问题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王芹。职中幼教专业女生父亲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依恋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5.
  [2]王晓炜。性别角色理论研究进展[J]校园心理,2014(3):173-175.
  [3]陈红侠。亲子依恋理论视角下母爱缺失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系探究---以北京市某区少年司法社工的社会工作实践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13:5.
  [4]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2-1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恋爱与婚姻论文
返回:家庭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