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训练论文 >

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要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5-12 共1773字

论文摘要
  学生军训的实践证明,军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战术技能,为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下了基础,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性和学校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就整个情况看,学生军训发展并不平衡,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生军训体系.使学生军训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一、把学生军训目标定在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上

  建立正规的学生军训体系,首先必须确立军训目标。学生军训应主要着眼于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一是符合《兵役法》的规定。50年代,中央军委根据《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军训重点培养预备役军官,中等学校军训主要培养后备兵员。1984年颁布的<兵役法>又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对适当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二是借鉴外国学生军训的经验。苏联高等院校学生军训考试合格者授予预备役少尉或中尉军衔。美国在高等院校设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学生自愿参加,结业后授予后备役少尉军衔。美国现役部队中约有30%的将军和40的校尉级军官都是从地方院校中培养出来的。其它很多国家学生军训也主要是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三是适应国防建设卿各转变的需要。在我国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现役部队大量裁减的情况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经过军训的大中学生是后备力量的基础,训练合格的民兵是兵备力量的中坚,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是后备力量的重点。学生军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组织纪律性,还无疑对我国人才培养也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就学生军训本身来讲,应把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作为军训的主要目标。

  二、军训时间和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学生军训时间和内容受培养目标的制约。目前,大学训练七至八周,高级中学仅训约20天,是很难达到上述目标的。应相应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内容,并从中学到大学,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级训练,力求系统性和连贯性。

  可以设想.初级中学训练一周,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军事常识的训练。高级中学(包括中专技校)训练一个月,主要进行共同科目、单兵技术战术的训练和现代战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士兵必备的技术战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学训练三个月至半年为宜.主要讲行军事理论、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现代化指挥、现代管理、连以下战术、军事演习等科目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具备初级指挥军官的水平。并可根据现代战争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超前培养一大批军事工程技术干部和高层次的后备专业技术兵员。

  三、军训形式应由部队施训为主逐步过渡到在校自训为主

  目前,学生军训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学生首先到部队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尔后回学校训练;一种是由学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施训。从实践看,到军营施训对于传授军事知识,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沟通军学感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对部队压力大,影响部队自身建设。

  为使军训长久稳定开展下去.军训应由部队为主逐步过渡到学校自训为主。学校应培养和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军事教学队伍。军队院校、省军区教导队要把培训地方院校军事教员纳入教学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或轮训}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教学水平口也可聘请部队军事教官任教,学生仍可短期到部队体验军营生活。

  四、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和制度

  对学生军训,国家教委和总部已陆续制定了方针、原则和有关规定,各校在实践中也搞了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要使学生军训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国家还必须制定统一的法规和制度。

  首先,要从法律上,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上规定军训为学生的必修课,凡大中院校学生必须接受军事训练。第二、要把军训成绩的好坏作为学生升学和分配的一个条件,凡考核不合格者应影响其升学和分配。第三、授衔与登记。每年由院校按国家统一标准,对毕业生进行考核审查,报军事部门批准,对符合担任预备役军官的学生,应授予相应的预备役军官职务和军衔,到分配后的所在兵役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第四、平时的训练、生活、管理、考勤、奖惩和军事教员的职称评定等,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学生军训的落实。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