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技术论文 >

春秋时期的五种长兵器考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22 共3538字
论文摘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在原始的“人民少而禽兽众”的生存环境里,先民需要以各种方式来对付野兽,用拳打、脚踢、躲闪、跳跃、摔跌等动作来对付劲敌,从而开始了武术技艺的自觉使用。在这种自觉的手搏过程中,简陋的武器(投石、木棒、骨器、绳索)产生了,从而有了劈砍、刺击、投掷、投套等武术器械的运用,也就有了武术中长短武器运用的经验。所谓长兵器,是古代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长兵器的称谓是与较短的手持格斗兵器比较而产生的,古代长兵器与短兵器并没有严格的尺寸标准,一般将等于身长或超过身长,多用双手操持的冷兵器列为长兵器,《周礼·考工记》记云“:长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在以车战为主的春秋时代,攻击力甚强的长兵器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兵器,显示出非凡的杀伤力。在后世里,这些长兵器成为武术的重要器械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本文试就春秋时期的五种长兵器进行考证。

  一、矛

  矛是中华民族最久远的兵器,属于西周时代的五兵之一,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原始社会的矛多为石质,用薄而锋利的黑曜石磨制而成,绑在竹木长杆上,非常锋利。矛是一种直而尖的长兵器,由矛头和长柄两部分组成。矛身一锋两刃,两刃之间的线隆起部分称“脊”,脊往下延长称为“签筒”,用来装柄,签侧有环和孔,用来装缨。整个矛长 2—5 米。矛头锋利,很适合于步兵、车兵和骑兵使用。奴隶社会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青铜矛头,当时的矛又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考工记》记载“:车兵五兵为夷矛、酋矛、戟、殳、戈。”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楚矛,柄长 7 米以上,折合周尺恰为“丈八长矛”的标准,正符合后世武术界“丈八长矛”的说法。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以木为芯,外圈裹以两层小竹片,涂漆,使之坚韧而富有弹性。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直到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才逐渐取代青铜矛头。汉代的矛非常盛行,甚至出现了用清一色的长矛武装起来的军队,如《魏书》卷九十八有云“:每战以长矛钩刀为方园大阵。”《隋书》列传第五十七“杨玄感”条有云:“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可见长矛在战场上发挥的威力。

  二、戈

  戈是由农具镰刀转化而来的长兵器,戈是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长柄平头还有横刃。《说文》云“: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书·牧誓》篇亦有云“:戈广二寸”,说明戈的形制是二寸左右,《礼·檀弓下》有云“: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说明戈是西周时主要的战场武器。因此周王朝把习戈作为军事教育内容之一,《礼记·文王世子》记载云:“春夏学干戈,秋冬习羽籥,皆于东序。”干,指的是盾牌,干戈同用,就构成了古代战场上的进攻与防御。戈的使用从商周时起,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史料中曾载有“蒲苴子戈法”,可惜已失传。戈在战场上的使用至秦代以后开始淡化,至汉代在战场上已逐渐弃戈而用矛。但戈的使用一直没有停止,如《宋史·韩世忠传》中仍有“世忠陷围中,捋戈力战突围出”的记载。因为戈在古代战争中的普遍使用,所以产生了与戈相关的许多词语与成语,如把战争称之为“操戈”,把准备作战称之为“修我戈矛”,把和平称之为“化干戈为玉帛”。

  《周礼·考工记》对戈的型制有详细的描绘“: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已倨则不入,已勾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勾外博,重三锊。”由于实战的需要,戈分长、中、短三种。

  长戈约 314 厘米,中戈约 139.4 厘米,短戈约 91 厘米。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楚辞·国殇》中所谓的“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指的应当是车战中的长戈。戈由四个部分组成,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有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又称戈为“勾兵”或称“啄兵”。戈弯曲的部分叫做“胡”,胡上的小孔称为“穿”。从殷墟出土的商戈样式来看,有直内、曲内两种样式,但都无胡无穿,会产生绑缚不牢、易于脱头的缺陷。所以到了西周时期,主要用直内式的戈,而且延伸了戈的下刃,弯曲处形成如牛喉样的胡,再从胡中铸成小穿,套住木柄使之不易斜裂或脱头。至春秋初期,戈又改进为中胡三穿;战国时改为长胡三穿。在战争里,戈头变得窄瘦而锐利,胡长穿多,攻击性加强。这些微妙的改进,显示了当时人类战斗的丰富经验。在武术活动中,戈的用法有用尖部啄击、用内刃勾割和内外两刃都用的方式,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武术套路,但在徐学谟《少林杂诗》有云“:名香古殿自氤氲,舞剑挥戈送落曛;怪得僧徒偏好武,昙宗曾拜大将军”,说明明代少林寺中把挥戈作为练武内容,以戈为重要的武术器械。

  三、戟

  戟也是春秋时期常用的长兵器,戟是在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释名》有云“:戟,格也,旁有枝格也。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前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可见戟分为长短两种,长者可达一丈六尺,是车战中的重要武器,短者持于手中,是步战中的常用武器。70 年代初,河北省药城县台西村的一座商代中期墓中出土了一件戈、矛合体的兵器,长 85 厘米,顶端竖装一个铜矛头,之下又横装一个铜戈头,可钩可刺,这是现今所知年代最早的一件古戟。

  东周的青铜戟,普遍以一个戈头和一个矛头组成,装有木质长柄,长度大多在两米以上,古人把它归于“勾兵”和“曲兵”之类。如《晏子春秋》记载的前 548 年,齐国的崔抒杀了齐庆公,又劫持诸大臣与己结盟时,他的做法是“戟拘其颈,剑承其心”。《吕氏春秋·知分》记载此事时又云“:曲刃钩之,百兵推之。”这说明戟这种兵器是可钩可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以钩杀为主的新式兵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与格斗武器。故《韩非子》有云:“譬如剑戟,愚人行忿则祸生,圣人诛暴则福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云“: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持戟百万”来形容楚国军队的强盛,可见戟之盛况。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戟才开始传入民间,成为武术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村野之地,常有乡野之人手舞双戟左奔右赴“,以戟预矜于地,跳戟上,持为环捷,此诣走戟也”。这种纳入武术套路中的舞戟,有许多花哨的舞法,于是就成了后世热闹的“百戏”之一。

  四、槊

  槊,《说文》释云“:矛也。亦作矟。”《通俗文》释云“:矛长丈八谓之槊。”《释名》释云:“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这说明槊其实就是一种改良的矛。槊用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形似狼牙棒,槊柄一般长六尺。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西周时槊的种类很多,又分为马槊、步槊、狼牙槊。南朝梁简文帝有《马槊谱序》云:“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晋书·刘迈传》有云“:(刘迈)在江陵甚豪横,士卒畏之。过于仲堪。玄曾于仲堪厅事前戏马于矟。”马槊就是骑兵使用的长槊,马槊的杆很考究,一律取上等韧木作主干,剥成细蔑用油浸泡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而韧,武将可直握在手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就是狼牙槊,形制接近于现代的狼牙棒。《武备志》记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武术中槊的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据福居思禅师《少林衣钵真传》记载,槊的运用规则为“使槊却有四面刃,出入进退八方巡,心灵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复似车轮”。

  五、铲

  铲是由古老的农具演化而来的武术器械,最早的石铲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商代有了青铜铲,战国晚期有了铁铲。作为农具的铲子刃部多成凸弧形,均以銎装柄。铲改进成武器之后,成了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刃由凸形变成凹形,头长一尺二寸,呈扁平弯月形,月牙朝上,底部有一套筒与柄连接。铲柄尾部装有钻,可作刺点用。也有的铲头上或铲底部两角各凿一孔,上套粗大铁环,舞动哗哗作响,以增声势。民间习武者或僧侣习武者多用扁铲,铲平时可代替扁担负重,走山路时又便于开路或当成武器。铲的武术技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单势动作有“蛮子拜佛”“、乌龙摆尾”“、二郎祖山”、“出山门”等招式。铲作为武术器械分成“方便铲”“、月牙铲”“、金钟铲”等种类,也就随之产生了“月牙铲对枪”等武术技法。

  参考文献:
  [1]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2]张泽正.中国武术功夫[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孙宏伟.中国武术与散打[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4]王开文.齐鲁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