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朱元璋渡江占领南京以后,先后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迫降方国珍,统一江南地区。为实现全国统一,朱元璋兴兵进行封建统一战争,集京师优势兵力,施战守多变的用兵之道,南下平定闽广、北伐中原、突袭大都、西进晋陕甘藏、平叛西南、出兵辽东和漠北、扫清残元势力和割据势力,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巩固了南京的京师地位,为明朝立国奠定坚实的军事基础。对朱元璋的封建统一战争中的用兵之道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 : 洪武;大一统;统一战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大一统”是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理念。《春秋·公羊传》首次提出“大一统”[1]。西汉董仲舒进一步阐述了公羊学说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董仲舒主张统治者施仁政以实现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自此深入人心。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以实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追求的目标。自秦朝实现了政治上统一,至今两千多年,“统一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二,分裂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3]
朱元璋承袭“大一统”观,率军征战十七年,推翻了元朝统治、实现“大一统”。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颁布《即位诏》,强调元朝国运终结,自己承天意、受天命,建立明朝,建元洪武[4]。洪武元年九月,朱元璋平元都,诏天下统一战争的正当性和明朝的合法性曰:“一海宇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古今皆然。”[5]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以位正统,提出了“华夷一家”,宣告“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6]
一、北伐西征,双向用兵
为摧垮元朝统治,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南北同时用兵,派胡美、汤和、廖永忠从陆路、水路进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取了福建和两广;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二十五万,以京卫军为主力北伐中原。先后取山东、攻河南、入潼关,向大都逼近。
(一)北伐克大都
洪武元年闰七月,明军大举北伐入通州,元顺帝从城西北建德门逃,出居庸关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洪武元年八月,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改大都路为北平府,设六卫防守。南京部队在北京留兵三万人,分隶六卫[7]。原属南京卫所的飞熊、淮安、徐州等五所之军士约一万五千人整体留驻北平,明军乘胜平大都以北地区。元残余军队仍有十万人踞晋甘,十万守陕西,二十余万陈兵辽东,企图东山再起。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受命攻山西,于太原附近击败元军,扩廓帖木儿逃往甘肃。洪武二年(1369)正月,明军占领山西,随即徐达率常遇春、冯宗异进军陕西,歼灭李思齐、张思道所部元军,八月占领陕西。
(二)分兵挺进陕甘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率元室重臣和部分军队退往漠北,先后居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达里泊(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境内)、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元军主力并没有被消灭,仍保存着较强的实力。洪武三年(1370)正月,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北元主力,兴师北伐,命大将军徐达率领副将军李文忠、冯宗异、邓愈、汤和出征。
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为剿灭在定西(今属甘肃)屯踞十数万的元军,借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病亡、北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继位立足未稳之机,集结优势兵力,分兵西东两路进攻陕甘。东路军李文忠大获全胜,俘虏北元皇室多人,元昭宗北逃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徐达率西路军在沈儿峪(今甘肃定西县以北)打败扩廓帖木儿军,俘获八万余人,迫扩廓帖木儿率少数亲军渡黄河趋和林。明军北征大胜,迫使北元残余势力从应昌、定西一线北撤。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退至和林以后,不甘失败,重设统治机构,更换年号,任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右丞,选用能臣,负隅顽抗。
洪武五年(1372)正月,为彻底摧毁扩廓帖木儿军队,永清沙漠,朱元璋再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遣师北征,分三路率十五万兵出击[8]。扩廓帖木儿借助有利地形率军抵抗,在岭北(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北)击败徐达,中路军死伤数万;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在且退且战中突袭明军,重创东路军;仅西路宋国公冯胜率师攻取了甘肃[9]。甘肃从此纳入明朝的版图。征西过程中,朱元璋调用了南京京卫将士作为主力,对出征甘肃的吐蕃及西安、河南官员,以及南京京卫军士论功行赏[9,10]。洪武八年(1375),扩廓帖木儿死于蒙古,西北残元势力削弱。
二、进兵西南,水陆并进
(一)平定川蜀
元至正十五年(1355),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命的统兵征虏大元帅明玉珍据成都,遂又率兵由巫峡入川蜀,占领重庆。至正二十一年(1361)明玉珍被部下推为陇蜀王,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皇帝位,建都重庆,国号大夏,改元天统。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玉珍病死,年仅十岁的明昇继位,母彭氏听政,大臣间互相杀戮,国柄旁落[11]。
朱元璋在对明昇招降失败后,为迅速平定西南边陲,洪武四年(1371)正月调兵遣将,以南北两路大军水陆并进,攻夺四川。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率南路军以水师为主力,进长江从水路攻重庆;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率北路军以步骑经秦陇发兵成都[12]。六月,廖永忠军抵重庆,驻军铜锣峡,不久汤和率军抵达重庆,与廖永忠军会师,驻兵朝天门外,明昇率部下至军门投降。七月,傅友德与戴寿、向大亨等恶战于成都城下,戴寿得知明昇已降,军无斗志,乃籍府库仓廪纳款投诚,成都平定。八月,汤和遣周德兴率兵会傅友德攻克保宁,蜀地迅速平定,历时九年的大夏灭亡[11]。
(二)战守并举
朱元璋在平蜀战争中,采取就近调兵,战后并守的用兵策略。攻重庆就近调用京卫水军和湖广水军,攻成都调用周边豫陕步骑军,减少军队消耗,节省军费开支。战后设成都都卫及右中前后四卫,留官军镇守成都,以巩固战果[13]。陆续分置保宁守御千户所、重庆守御千户所、叙南、青川二守御千户所[13]。
(三)克昆明、大理
平定川蜀后,歼灭云南的残元势力提上日程。
元梁王匝剌瓦尔密把持政权,占据云南东部及贵州西部,段氏兄弟割据于云南西部的大理。忽必烈登基称帝时,封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曾孙孛罗称霸云南二十年,其子把匝剌瓦尔密袭爵后承父志,拥兵二十万通北元。明廷曾遣使招降元梁王,梁王和段氏驻守云南,尊北元为正朔,拒招降,杀使臣。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调集三十万各地官军,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出征云南[14]。大军以南京军为主,旌旗为南京军的番号和建置[15]。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攻克昆明,元梁王兵败自杀。闰二月,蓝玉、沐英进军大理。头目段世依托大理险要地势抗拒明军,明军于下关(南诏皮罗阁所筑龙尾关)、上关(龙首关)两面夹击,段世就擒被押至南京,云南基本平定。
(四)京军主力战后留置
洪武十五年四月,乌撒(今贵州威宁)、东川(今云南会泽)、芒部(今云南雄镇)复叛[15],九月,傅友德、沐英等分兵攻下未服诸蛮[15]。明朝平定云南后,为控制各地,先后设置云南左右前后等十四卫指挥使司[16]。又革临安宣慰司,置临安府及临安卫指挥使司[16]。其后置云南布政使司,命汝南侯梅思祖暂署云南布政使司事,统云南全境[17]。更置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县为五十二府[18]。
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命傅有德、蓝玉班师回朝,并“复谕西平侯沐英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相扇为患,尔其留镇之,抚绥平定当召尔还。”[19]于是,留副将军沐英率以数万兵镇云南[15],留五都司官兵及南京京师诸卫和江北和阳、府军右、庐州凤阳、寿州诸南直隶兵戍守云南[18,20,21,22,23]。
为保证镇守云南数万军兵粮饷充盈及边疆地区稳定,朱元璋实行军队屯田自给,留“大军屯聚”,[24]亦军亦农。凡驻滇军和留戍云南军,其家属就地安顿;凡官兵,平时屯田,战时征伐。“诏在京军士戍守云南者其家属,俱遣诣戍所,户赐白金十两、钞十锭,令所过军卫相继护送。”[25]可见,南京京师京畿驻兵军士对攻取、留镇云南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留镇云南的四个都司及南京京军和南直隶的兵力,隐兵于卫所,驻守于州县,不涉边疆傣族领地。明朝在平定对云南的过程中建立起第一批军事卫所,官军是征南大军主力的一部分,他们随沐英留镇于云南,卫所统辖官军的数量为九万[26,27]。
三、平定辽东、漠北
元顺帝兵败大都北奔后,东北大部分地区依然为北元地方强臣占据。洪武元年,纳哈出以辽阳行省左丞相坐镇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以二十万兵马拱卫北元统治;知院哈刺章驻守沈阳古城,行省高家奴守辽阳山寨,行省平章刘益守辽东半岛,给明朝的东北边防形成重大威胁。
(一)钦命降将管辖辽东
洪武四年二月,辽阳行省平章刘益迫于明军压力奉表投降,朱元璋遂设置辽东卫指挥使司,并钦任降将刘益为指挥同知[28],首开明朝势力渗透辽东之先河。五月,辽东卫指挥同知刘益被故元平章洪保保等人叛杀[29]。六月,故元右丞张良佐、左丞房暠,将叛杀刘益的逆党并故元所授印章、宣敕金牌送至明廷。于是,明朝以吴立、张良佐、房暠为辽东卫指挥佥事[30]。七月,设置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总辖辽东卫所军马[31]。明朝在辽东机构设置中强化了军事实力,迫降了故元平章高家奴等北元辽东将领,削弱了反叛力量[32]。
洪武五年六月,明朝以设立郡县的措施,置辽东金、盖、复三州[33]。洪武八年,明朝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洪武十年(1377),罢所属府县,军政由卫所治理,实行军民合一。
(二)迫降纳哈出
占据金山的元将纳哈出,对明朝统治辽东造成威胁。洪武四年,辽东卫奏请朝廷增兵防备[30]。为彻底挫败纳哈出的侵扰,加强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二十万兵北伐[34]。五月,迫使纳哈出及所部投降[35]。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回京途中,再扫残敌,俘获伤残番军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九人和大批战车及军马[35],并将降将家属安顿于信州[36],至此辽东平定。
(三)朝廷补给辽东军需
洪武初期,辽东地区屯种未兴,生产有待经营,不能保证本身的供给,辽东卫所的给养由朝廷供给[37]。由于漕运未复,朱元璋经常派遣将领率京师京畿驻兵通过江南的海运,把军粮运到辽东,以保证镇守辽东官军的军饷[38,39,40,41,42,43,44]。从洪武初期到后期,由南京海运到辽东的粮米多则达七十五万余石,少则十数万石。南京京师和京畿驻兵在加强辽东地区的控制和经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洪武时期调南京京卫军镇守辽东[45]。
(四)肃清沙漠北元残敌
平定辽东、征降纳哈出之后,朱元璋把肃清沙漠的战略构想提上日程。元顺帝妥欢帖木儿退出长城,洪武三年死于应昌,其子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嗣复北走和林,洪武十一年(1378)年病故,其弟脱古思帖木儿为大汗,是为益宗。洪武二十年(1378)九月,朱元璋任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肃清沙漠[46]。洪武二十一年(1388)四月,蓝玉等率师十五万于捕鱼儿海(今内蒙与蒙古国交界之贝尔湖)打败北元军,彻底摧毁了北元朝廷。捕鱼儿海之役,明军大获全胜,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北遁,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被俘,获益宗次子地保奴、妃及故太子妃并公主等一百二十三人、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口,得宝玺、图书、牌面、宣照会、金印、银印诸物[47]。洪武二十二年(1389),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北逃和林途中为部下也速迭儿袭杀。北元三主,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益宗脱古思帖木儿俱在明军的军事打击下不断北退,北元汗廷所拥有的军事实力损失殆尽,权力解体。捕鱼儿海之役后,明朝北疆趋于稳定。
(五)积极防御,京军镇守北平。
明初以南京为京师,将北平作为军事中心,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的长城,实行积极的北边防御策略。在这一带设重兵守御,剿捕北元残余势力。
防守长城一线大部分是由当地的军兵驻屯,仍有部分来自于各地方卫所和南京京师京畿卫所。洪武七年(1374),戍守北平军士有来自南京、凤阳、滁州、沂州、淮安、大河及山东、河南各卫[48]。
洪武八年,南京内部调整卫所合并改设钟山、龙骧等卫所,诸卫所余军调北平诸处守御[49]。洪武十四年四月,都督府选骑士赴北平北征[50],跟随徐达征进的一万六千余人,大部分调自于南京京师京畿卫所。徐达率领的大军是一支包括南京京军在内的机动部队,常年驻守北平等处,抵御蒙古南下,修缮城池,练兵备御。
洪武十八年(1385)八月,朱元璋又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京卫将士往北平操练[51]。由此可见,在北元朝廷灭亡、蒙古草原敌对势力被击溃前,南京京卫和京畿卫所,为北部防线提供了优势兵力。
四、结 论
从1351年元末群雄四起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历时十八年。朱元璋先后领导了农民起义战争,封建兼并战争,封建统一战争。
朱元璋在1367年统一江南后,心系一统,居安思危,调动战略机动部队即京师驻军,南北同时用兵,南下平定闽广,挥师北伐中原,突袭占领元大都,赶走元顺帝,推翻了八十九年的元朝统治,西进晋陕甘藏、攻四川、平云南、迫降辽东打击残元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朱元璋自建国后,用二十余年时间统一全国,削除了元末群雄割据的局面,实现了新的“大一统”。朱元璋的用兵智慧,为明朝实现全国“大一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完整,是华夏儿女数千年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大一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仍然是中华民族共创辉煌坚不可摧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公羊高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M].顾馨,徐明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1.
[2]班固.汉书中册:卷56 ,董仲舒传[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5:1918.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161.
[4]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29[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477.
[5]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35[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 :632.
[6]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5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048.
[7]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3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 962:619-620.
[8]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1[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321.
[9]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358 , 1371.
[10]姚广孝,夏原吉, 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6[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406.
[1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1 , 太祖平夏[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 150-153 , 159-160.
[12]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167.
[13]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8[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278, 1279 , 1280,1285.
[14]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39[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185.
[15]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2 ,太祖平滇[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166, 169,170 , 171.
[16]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1[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224 , 2229.
[17]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233.
[18]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250,2258.
[19]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5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391.
[20]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6[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291 , 2292-2293.
[21]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7[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300 , 2318.
[22]姚广孝夏原吉 ,杨士奇 等明太祖实录卷 152[M] 台北:“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 言研究所校印,1962:2390.
[23]姚广孝夏原吉 ,杨士奇 等明太祖实录卷 166[M] 台北:“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 言研究所校印,1962:2554.
[24]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4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267 -2268.
[25]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 962:2771-2772.
[26]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59[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459.
[27]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20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3032.
[28]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1[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191-1192.
[29]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5[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230.
[30]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6[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241,1249.
[31]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67[M].台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 1253-1254.
[32]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6[M].台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395-1396.
[33]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359.
[34]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721.
[35]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748-2749 , 2751-2752.
[36]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757-2758.
[37]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7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329.
[38]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8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452.
[39]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81[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457-1458.
[40]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26[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2011.
[41]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7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638.
[42]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724.
[43]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22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3227.
[44]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225[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3300.
[45]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66[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550.
[46]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85[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783-2784.
[47]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90[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865-2866.
[48]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9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1627.
[49]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96[M].台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1962:1655.
[50]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37[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159.
[51]姚广孝,夏原吉,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卷174[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