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战略交通线是对国家、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全面、长久和重大影响,并需要持续使用的重要海上通道及航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围绕着海上战略交通线的保卫(保交)和破坏(破交),在各大洋战区展开了激烈的反复斗争,使用了包括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在内的各种作战兵力,采取的作战方式亦多种多样,使海上战略交通线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特别是同盟国一方,通过战争实践取得了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的大量宝贵经验,为战胜轴心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海上交通线控制权。
控制了海上战略交通线,就控制了海上战略资源和作战空间,也就控制了战争的基本走向,这对依赖于海外资源的国家尤其如此。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以凌厉的海上攻势拓展了它的战略空间。从珍珠港事变到1942年5月,日本攻占了太平洋、东南亚的多个战略要地,实现了对太平洋中、西部的大面积控制。但自珊瑚岛海战,特别是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之后,日本就只能步步退缩,逐步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最后被囚于本土之内,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从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的角度看,美军成功地封锁了日本的海上交通,使其陷入战争资源枯竭的境地。通过历史分析可以看出,美军在战略思想和战役执行上,对海上交通线问题的认识和考虑是高度自觉的,且在其战略决策和战役构想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例如,美军在太平洋上对日本的反攻分别从北、中、南、西南4个方向进行,却打破作战常规,将主要战略方向放在中太平洋。从美军的战略意图上看,关键原因是从吉尔伯特群岛登陆作战开始,夺取马绍尔群岛,西进菲律宾,可切断日本的南向和西南向的海上交通体系。
1944年3月,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战略意图亦很明确,就是要切断日本同荷属东印度的联系。而在1944年7月确定的进攻菲律宾计划中,美军之所以要先夺取莱特岛,后占领吕宋岛,着眼点亦在于截断日本到东印度群岛的海上交通线。事实上,自攻克菲律宾后,日本的南向和西南向的海上战略交通线已被完全截断,日军已无法把这些地区的资源,特别是荷属东印度的石油运回本土,日本的欧非航线亦告中断。
而在大西洋战场,德国正是看到了海上战略交通线对于英国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战争伊始,德国海军便拉开了对英海上交通线作战的序幕,通过无限制潜艇战几乎将英国打倒。
必须指出的是,海上交通线作战具有很明确的战略指向,首先是针对海外资源依赖性很强的国家,其次是着眼海上交通线漫长,全程防卫成本高而攻击成本低的特性。这两个条件是实施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必须把握的前提。二战中,美国对日本、德国对英国进行的海上交通线作战就具有很强的战略针对性。从军事地理条件看,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其维持经济发展和军事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基本依靠进口。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原料供应主要来源于对占领区和殖民地的掠夺。可见,运输战略物资的海上交通线对于日本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日本战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英国也是岛国,本土战略资源非常有限,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进口。
海上交通线对日本、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海上战略交通线对于国家战略物资的运输、有战略影响的大规模外贸通商活动,以及保障海上作战力量战略机动自由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分析二战期间主要交战国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的史实,笔者认为,对于海外资源依赖性很强的对手,尤其是陆上小国和非大陆性的岛国,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是极为有效的战争利器,对于破坏敌方的经济和资源潜力,削弱其战争能力,能够发挥其他作战样式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必须认识海上战略交通线保交作战和破交作战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次世界大战参加国家多、波及地区广、持续时间长,确保海上战略交通线畅通,成为各交战国维持战争潜力的重要基础,客观上要求交战各国必须重视对己方海上战略交通线的保护。
但是在二战初期,各主要参战国对海上战略交通线斗争的形势发展并不重视,也没有进行认真探究,大多继续坚持传统的“大舰巨炮”理论,认为只要通过大型水面舰艇保证制海权,就能保证海上战略交通线的安全。以英国为例,在战争初期,其制定了对德国的海上封锁战略,计划海军在战争第一阶段中的关键任务就是切断德国的海上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运输线,但实际上并未积极完成这项任务,而对有效地保护英国海上战略交通线,特别是防御德国潜艇的“狼群”袭击几乎毫无军事上的准备。所以,在战争初期,尽管德国用于破坏英国海上战略交通线的兵力非常有限,也曾一度使英国处于崩溃的边缘。
二战初期海上战略交通线斗争的经验教训,使一些国家很快认识到海上保交作战的重要性。特别是美、英两国海军,一方面加强对海上战略交通线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对敌海上战略交通线进行积极的攻击和破坏,使得美、英海军在海上战略交通线斗争中逐渐占据主动地位。而在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高层始终企图通过舰队决战夺得制海权,从而使其海上战略交通线得到保护。这种落后思想一直没有改变,所以日本海军自始至终也未能建立起完整的护航体系。在二战后期,日本主要的海上战略交通线被完全切断后,其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战略资源很快告罄,从而迅速走向失败。
笔者认为,海上战略交通线的保交作战与破交作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破交作战的同时也要做好保交斗争的准备。如果针对海外资源依赖性很强的对手进行海上封锁作战,破交作战无疑是其主要内容,但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己方海上战略交通线的保护,防止其对我进行反封锁、反破坏、反袭击。
三、必须主动灵活地夺控具有战略意义的咽喉要点。
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认为,在研究战区或预定战场时,最重要的是决定哪一个或哪一些位置能起到控制战场的最大化,能从中间隔开敌人使之首尾不能相接,从而使自己有攻击和防御两便的作用。控制这样的位置(马汉称之为中央线位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海上战略交通线的重要途径。因此,主动灵活地夺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咽喉要点,达到以点慑面、以线控面的目的,对于掌握海上战略交通线作战的战略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自始至终是二战期间海上交通线作战的焦点。
在二战中,大西洋战场上围绕地中海等关键海域附近和周边的重要海峡、出入海通道(包括苏伊士运河等)、岛屿、口岸的争夺,始终是大西洋战略交通线作战的焦点。在战争初期,德国对挪威的占领,不仅控制了波罗的海的咽喉,使英、法、苏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地位,而且还保证了德国急需的铁矿石、煤炭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供应。
在地中海战场上,围绕其中部的争夺则几乎在海上和陆上同时展开,并直接对北非战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英国海军牢牢控制了马耳他岛,使得意大利对德国非洲军团的海上补给大部分葬身于海底。据统计,仅1942年8月英国就成功地在东非卸下了至少50万吨的物资和装备,而轴心国一共才1万余吨。这种海上战略交通运输和补给能力上的巨大反差,加速了德国非洲军团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