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

不战而屈人之兵心理战术的解读与现代价值

来源:青年文学家 作者:高云飞
发布于:2016-04-16 共1891字

  一、何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的心理战术

  “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 · 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就是用不流血的斗争方法,迫使敌方、屈从于我方的意志,以不损已方兵力财力不破坏对方的兵力物力和将被屈者的兵力财力转化为已力的方式,达到“自保 而全胜”的目的。做到这样,就会使“用兵之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而“用兵之利”则“可全”.指导战争如果能这样取胜,比起流血战斗 取胜来,即使是那些百战百胜者,也要高出一筹。因而这是用兵取胜的 最上策。

  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手段是“伐交”与“伐谋”.“伐谋”作为心理战术的一种在战争中被广泛应用。孙子在《孙子兵法 · 九地篇》中说道“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由此可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术是以心理学上的威慑,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畏惧作为基础并以“威加于敌”作为目标一种战术思想。

  二、儒、兵两家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同解读

  儒家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他们并不注重军旅,也反对在战争中以诡道取胜。《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政务,孔子说 :“使粮食充足,使武备充实,使民众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而放弃一项呢?孔子首先就放弃了武备。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再放弃一项,在这两项中先放弃哪一项,孔子说 :“放弃粮食,因为自古以来都有死亡,民众不信任就不能立国。”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军事,儒家更注重的是德信。

  他们认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因此在他们的观点里“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是“以德服人”或者说是“以仁义屈敌”.而这一种观点在儒家学者编订的《左传》的战争描写中也多有涉及,体现出儒家学者维护周礼,尊礼尚德的思想倾向。

  兵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儒家在政治上的“民本”和“仁爱”的思想。《淮南子 · 兵略训》中在一开始就说战争的目的是“将以存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并认为“兵之来也,以废不义而复有德也”.同时还提出“克国不及其民,废其君而易其政,尊其秀士而显其贤良,振其孤寡,恤其贫穷,出其囹圄,赏其有功”.可见兵家也是讲求“仁爱”而重视“民本”的。所以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战术思想上他们对儒家的观点有吸收和发挥。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讲, 在具体的军事战略上兵家却是注重“权谋”和“兵不厌诈”的。在《淮南子 · 要略》中概括《兵略》的要旨为“战胜攻取之数,行机之势,诡谲之变,体因循之道,操迟后之论也”.并认为如果能深明其中的道理就能“进退左右无所失击危,趁势为资,避虚就实,若驱群羊。”可以看出在军事战略上兵家认为“兵者诡道”,当“乘势为资,避虚就实”.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先胜”和“虚实”的策略,指出“善用兵者,先弱敌而后战者也,故不费半而功自倍也”.他们的这种运用“谋略”的理论实际也蕴含着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思想。以在“谋略”上先战胜敌人,取得实力竞争上的优势做为最理想的用兵状态,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思想的继承与运用。可见,兵家并不反对具体战略上的“权谋”和“诡诈”.因此他们也是注重通过“伐谋”的方式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综上而述,应当认为兵家在军事上主张的是“仁爱”与“权谋”的相互配合。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心理战术的现实意义

  学习掌握和运用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术,会使我们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进行,在未来国际斗争和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心理战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心理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

  这一点从全方位实施心理战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可窥见一斑。科学技术越发展,战争越是现代化,心理战的实施手段就越多样。高新技术的迅速应用,使心理战在媒介信息的传递、发送等方面更加快捷和便利,更趋信息化和电子化。加之作战手段的多样性和作战行动的整体性以及战场结构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更显着地加大了心理战的强度。

  与此同时,在各大国之间进行的武器装备竞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见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心理战术的影子。

  除此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术还被广泛地应用到经济领域和企业的竞争中。70 年代美国拖垮日本经济,就是对这一战略的一次实践。

  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借鉴《孙子兵法》中丰富的心战思想、原则和文法,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主要类型、应用特点和作战模式,对于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解决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问题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涛:《孙子兵法》中心理战思想的探讨 理论前沿 2014年11期。
  [2]史美珩:论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4期。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