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最能反映人类在极端对抗冲突下的智慧角力与思维较量。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序幕,实现了战争进程的重大转折。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制订与实施,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完成的,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战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战争谋划的全局性、战略分析的辩证性以及战略实施的创造性等方面。
一、强化认知与判断,提高战略谋划的全局性
毛泽东指出: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可见,进行战略谋划必须要有全局性。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谋划的全局性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战略指导者必须对敌、我、友、天、地、人等战争因素进行科学的认知与判断; 二是战役指挥者必须具备大局意识,服从服务于整体战争进程的需要。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突出体现了战略谋划的全局性。党中央和毛泽东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并不是仅仅出于某个作战方向的考虑,目标不单单是缓解国民党重兵对陕北的军事压力,而是围绕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进行谋划的,在战争全局上把握了战争的发展态势,从而在更大更广的时空范围内寻找和把握大的作战机遇,为人民军队赢得战争胜利获取了巨大的战略空间。具体来说,这一战略谋划的全局性主要建立在对 4 个影响战争因素的正确认知基础之上的。一是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发生变化。虽然当时我军的总兵力仍少于敌军,但是机动兵力已超过敌军,且装备改善,战斗力大大加强。二是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变化。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和山东战场上虽然还处于战略防御态势,但在北线的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战场已转入战略反攻; 在南线,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已是强弩之末,连接两个战场的中央战线及整个后方( 鲁西南和豫西地区,特别是陇海路以南的豫皖边直至大别山地区) 出现了空隙,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式不利态势。而人民解放军在晋南、豫北解放了广大地区,夺取了向黄河以南进攻的基地。三是国共双方的战略支撑发生变化。由于国民党军已深入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赖以支持长期战争的根据地大为缩小,人力、物力、资源不足与战争需求之间的矛盾已很突出,适时的进行外线出击,有利于减轻我们的压力,使国统区承担更大压力。而在当时的国民党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使蒋介石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四是国共双方的军队士气发生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连连受挫,士气低落; 人民解放军队伍壮大、装备改善、士气高昂。
正是在准确把握上述 4 个战争因素变化的基础之上,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判断,果断决定,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和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装备上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就以主力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去,实行战略进攻。刘伯承回忆指出: “跃进大别山斗争的实践证明,毛主席战略进攻的英明决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一个光辉的发展。毛主席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所表现的那种非凡英明和伟大气魄,是史无前例的。”
二、坚持对立与统一,体现战略分析的辩证性
毛泽东指出,科学的战争全局指导规律,“应该建立在必要的侦查和敌我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周密思索的基础之上”。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全局的高度作出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就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影响战争全局的三个主要关系,即强弱关系、内外线关系和前后方关系。
强与弱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敌我之间力量对比的强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敌强我弱是可以向我强敌弱转变的。要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准确把握两个根本因素: 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进行的解放战争,是一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正义战争,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革命战争。因此,随着战争进程的加快,敌我力量对比必将朝向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二是战争的现实考量。我军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各个战略区实现了有序展开。在东北,我军坚决执行“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作战方针,部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各级政权,赢得了东北人民的支持,获取了巨大的战争潜力,使国民党东北战略集团被孤立在各个交通要点。在华中,粟裕率军发起苏中战役,以 3 万多人对付国民党军 12 万多人,七战七捷,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在陕北,我军采取“蘑菇”战术,牢牢地把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困在陕北,使其无法支援其他战场。在山东,我军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王耀武集团。因此,从 1947 年的战争局势来看,虽然国共双方全线开打,战局陷入胶着状态,但是,我军已经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制订的战略目标有序展开,有利于我的战争态势已经初步展现。正是通过对敌我强弱关系的这一辩证思考,毛泽东在进行战略全局的谋划时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内线与外线的关系。我军从红军时期就逐渐形成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进入解放战争以来,当我军力量逐渐壮大,对后方依赖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就必须进行适时的外线作战,不能任由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区内进行肆意破坏,耗费解放区的战争潜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主动跳出内线,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去,实现外线作战。正是基于这一辩证关系的考虑,毛泽东在谋划战略全局时,确定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站稳脚跟,一举将战火烧向国民党统治区,变国民党统治区为内线,消耗国民党的战争潜力。
前方与后方的关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行的是无后方作战。十几万人的部队要在无后方巩固根据地支援的情况下进行作战,人员补充、装备补给、物资供应、群众支持等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毛泽东就对邓小平讲过: 你们去大别山,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 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 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因此,如果在战略谋划时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正确的认识,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到战争发展的全局。毛泽东认为,千里跃进大别山,看似无后方作战,但对我军来说,凡我军所到之处,就是后方。这是由我军的性质决定的。人民解放军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的政策对头,执行有力,就一定能够变敌人的前方为我们的后方,不断挤压国民党的统治区域,扩大我军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正是在对我军性质、宗旨和任务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正是基于对上述三种关系的辩证思考,党中央和毛泽东从战略谋划的全局上,果断作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一举改变了敌我态势,使战争形势逐步向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指出: “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只是战役性的。我们反攻意义之大,就在于迫使敌人改变了战略,这便是我们的胜利。”
三、把握常规与突破,突显战略实施的创造性
毛泽东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创造性是战略思维的灵魂。创造性是对模式化和因循守旧的否定,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可以说,战略思维的创造性,是对战略主体永恒的要求。
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决策,在战略的实施上具有极大的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战争指导艺术的智慧结晶。具体来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实施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进攻时机、进攻方向和进攻方式三个方面。
在进攻时机的选择上,不等做好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果断出击,不仅出乎我之意料,更非国民党所能猜测。当时,刘邓大军已连续作战一个月,部队未得休整,各纵队才下战场,还未对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做具体动员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部队所带款项已不足半月开支,东北的炮弹、邯郸的军衣都未运到,伤员未完全转移,大量的战利品、物资未妥善处理等。此时进行大的军事行动,困难重重。
在进攻方向的选择上,选择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以大别山为前哨的中原地区,是国民党军队战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部位。毛泽东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 陕北和山东) ,这么一伸,他们的胸膛( 指中原) 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他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一刀就是我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我军占据大别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恰恰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战略目的。同时,大别山经历了长期革命斗争的洗礼,具有深厚的革命基础,有党组织和游击队坚持斗争,便于我军立足生根。此外,大别山乃至中原地区,地域广阔,山川交织,水泊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国民党进行内战的重要兵源、饷源、粮源搜刮地。我军占据大别山区,敌之兵源、饷源、粮源即为我所用,这样,不仅保护了解放区的经济,而且缩小了敌之人力、物力资源。
在进攻方式的选择上,采取跃进式进攻的方式。按照常规思维,战略进攻应是在敌人攻势颓弱后在其进攻地区顺势展开,即一线平推,与国民党逐城逐地争夺。但是,我军的战略反攻主要方向不是直指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的主力集团,而是实行集团跳跃式,进行无后方作战,直指国民党军兵力空虚的战略纵深和关系其统治安危的以大别山为前哨的中原地区。可以说,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决策,就是对传统作战模式和教条的否定,是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
正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指导下,1947 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鄂豫皖) ; 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 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了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 1 卷[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刘伯承军事文选[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92.
[3]邓小平军事文集: 第 2 卷[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 4 卷[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