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的驾驶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特殊能力.而要获得这些能力除了需对飞行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外,还必须对初始飞行学员进行选拔,即对尚未经过任何飞行学习和飞行训练的候选者在开始飞行学习前进行选拔.
"选拔与训练"已成为全球民航飞行员培养的一个通用模式.通过选拔,可以识别出适合飞行的人员,从而达到节约培训费用、提高人员素质和保障飞行安全的目的.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对优秀的民航飞行员而言,良好的认知能力倾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质〔1〕.因此,心理选拔在民航飞行员选拔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招飞工作中,对候选者认知能力进行选拔的测试系统极少,而且很难应用〔2〕.本研究从高效实用的角度出发,研制了民航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并检验了其信度与效度,以期为合格飞行员的选拔和训练提供工具.
1 对象和方法
1. 1 测试系统的研制 与飞行任务相关的认知能力倾向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倾向,也包括与特殊工作相适应的特殊能力.研究者对以往有关飞行员认知测试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各项选拔系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中国国情,综合概括出认知能力倾向测验的可能维度.同时,在中国某航空公司和中国某民航飞行学院进行中国民航飞行员胜任特征建模的研究.对航空公司大队长、中队长、总飞行师、机长、机长教员及航校资深飞行教员进行关键事件访谈,使用质的分析方法,形成中国民航飞行员胜任特征的模型结构.最后,经与航空心理学专家和飞行专家讨论论证后,采取简约化原则,抽取了 10 项认知能力倾向作为测验的主要维度,包括反应知觉速度、活动记忆容量、心理运动能力、手脚协调指数、仪器操作能力、仪表监控能力、注意分配指数、动作记忆广度、空间定向能力和速度估计误差.根据10 项测试维度编制相应的测验程序,均采用人机对话的模式,在基于局域网系统的计算机上展开.模拟飞行各阶段任务的界面情景,包括速度知觉、活动记忆、手脚协调、双重任务、动作记忆、空间定向、速度估计7 个测验模块,从中计算出10 个测试维度的指标.而后使用此套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小样本预测验,并请测验者进行问卷评定.对测验的可用性、可实现性进行考察,以改进测试系统的长度、难度和可用性.最终形成了计算机化的"民航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
1. 2 研究对象 来自中国民航 2 所学校飞行技术专业的受试者444 人,年龄18 ~22 岁,均为男性.
1. 3 测试工具与实施程序
1. 3. 1 测试工具 研究者研发的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化"中国民航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具体包括 7 个测验模块: 速度知觉模块、活动记忆模块、手脚协调模块、双重任务模块、动作记忆模块、空间定向模块和速度估计模块.
1. 3. 2 实施程序 所有测试者均在计算机教室局域网上完成认知能力倾向测试,采用群体测试的方式.测验包括所有 7 个测试模块,测试时间大约 90min,测试结束后由计算机合成计算得到每个测试者的 10 个测试指标的原始值.在信度检验研究中,对217 名新入学的飞行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测试,其中对随机选取的 89 人间隔 4 周再进行 1 次测试.
在效度检验研究中,对 227 名大学本科三年级的飞行学员在完成理论学习后的飞行前准备阶段进行测验,并在完成 13 h 飞行成绩考核时由教员对其能力进行评定,填写研究者自编的他评式综合评定细目表"民航飞行学员训练表现评定表"作为效标成绩.
该细目表包括 15 项评价内容,基于航校教员评价优劣学员能力特征的访谈资料的数据编码和数据分析而编制,涉及认知能力、动机、人格特征等多个方面.由带飞教员对飞行学员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以 9 分制进行评估,最后综合为一个总分.
1. 4 统计学处理 以 SPSS 13. 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信度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使用 SPSS 13. 0 中所提供的计算克伦巴赫α 系数的方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结果如表 1 所示,所有指标的克伦巴赫 α 系数介于 0. 781 ~ 0. 943,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可接受范围,说明各项指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 2 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的重测信度将2 次测验结果做相关分析,以检验重测信度.由表1 数据可看出,10 项指标重测相关系数 r 值为 0. 725~ 0. 900,P 值均<0. 01,表明各项指标重测信度良好.
2. 3 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的效标关联效度 227 名大学本科三年级的飞行学员在完成理论学习后的飞行前准备阶段接受测验,并在完成 13 h飞行成绩考核后由其教员在不了解认知测验成绩的情况下对学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以 9 分制进行评估,作为效标成绩.效标成绩与认知能力倾向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除速度估计误差与主观效标的相关不显着( 相关系数为0.07,P>0.05) 外,其余所有指标相关系数 P 值均<0. 05,相关系数在 0. 19 ~0. 29 之间.
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认知测验认知指标对效标成绩的回归方程.以效标评价分数作为因变量,所有10 项认知测试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410,回归分析的判定系数 R2为0.168,调整后的 R2为 0. 150,方差分析表明 F 值为 2. 081,P<0. 05,说明整个认知测验对于效标总分的解释力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可以解释效标因变量16.8%的变异.
3 讨论
民航飞行员的选拔更多是从安全的角度进行考量.随着国际航空业的发展和计算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民航飞行员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认知能力〔2-4〕.近年来,国外在对飞行员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飞行员应具备的 10 种能力结构,其中 7 项都是关于认知能力的要求〔5〕.对各种能力倾向进行与实际任务情境相似的模拟,将有助于提高测验和训练的效果,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研究者在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分析和胜任特征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和抽象出关键性的认知能力倾向测验维度,并设计了模拟飞行情景的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建立心理测验方法的基本要素是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着重检验了该系统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研发的民航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系统,克伦巴赫 α 系数为 0. 781 ~ 0. 943,说明测验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10 项指标的再测相关系数 r 值为 0. 725 ~ 0. 900,表明各项指标再测信度良好.所选取的传统测验范式在计算机化的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中仍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和稳定性.国内外用于心理选拔的认知测验的信度系数 r 为 0. 65 ~ 0. 95〔6-7〕,而本系统的各项信度指标均在 0. 70 以上,说明本测验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作为心理选拔的可靠工具.
效度是心理测验最关键的指标,是考察测验方法是否有效和实用的方法.作为以选拔为目的的认知能力倾向测验,预测效度的检验是最重要的和有效性的标志.纵观国内外研究,心理选拔工具的预测效度却并非常理想.国内外相似的心理测验,其效标关联效度大致为0.2 ~0.3,一般认知测验对于飞行绩效的解释率为 9% ~33%,差异很大〔6-7〕.而有些航空心理学专家在分析多项选拔工具及效度指标的影响因素之后,认为测验系统可以预测飞行绩效的 10% 以上的测验就是有价值的〔8〕.本研究以飞行学员筛选阶段教员的飞行评定作为评价该学员飞行能力的效标,进行预测关联效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测验系统各个测验指标综合起来可以预测飞行能力的16.8%.
参考国际上认为 10% 以上即可接受的解释率,可以认为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效度指标.因此,本系统对于当今飞行学员的心理选拔有一定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中国民航飞行学员认知能力倾向测试系统,在评定飞行学员认知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有可能作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的工具.本研究用于检验系统效度的效标是教员评定飞行员飞行能力,还不能完全作为评价飞行能力的金标准,实证效度还有待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华叶,林岭. 优秀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实证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24( 4) : 306.
〔2〕 梁文娟,孙瑞山. 某航空公司飞行员飞行认知能力状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06.
〔3〕 金兰军,曲以智,张玲,等. 某航空公司航空安全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08,2: 38.
〔4〕 侯桂芝,郭琳,周晓梅,等. 飞行员个性特征与认知能力的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 1177.
〔5〕 HARTMAN-HALL H M,HAAGA D A F. Content analysisof cognitive bias: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measure〔J〕. J Ration Emot Cogn Behav Ther,1999,17( 2) : 105.
〔6〕 罗晓利. 德国宇航中心飞行员纸笔测试系统的修订〔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 4) : 213.
〔7〕 何为,柯善华,李辉,等. 飞行驾驶能力智能评估系统在飞行学员选拔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1997,20( 2) :168.
〔8〕 DAMOS D L. Pilot selection batteries: shortcomings andperspectives〔J〕. Int J Aviat Psychol,1996,6( 2)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