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心理学论文 >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6 共3790字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军事训练领域更是呈现出显着的优势, 为军事训练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创新。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是军人心理训练的内容之一,重在培养军人适应战场环境,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心理适应能力[1].对于战时心理适应训练而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提升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战时心理适应训练需求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是利用各种手段和器材,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设置战场环境, 模拟实战情境,使军人体验战争因素对心理的刺激,促进其心理活动适应战场环境的训练。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具有特殊的需求。

  (一)逼近实战的训练环境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军人适应战场自然环境、 作战环境和安全威胁环境的心理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让军人充分感受战场环境,体验战场环境中各种因素对心理的刺激,形成对战场环境的合理认知,达到心理适应的状态。 因此,战时心理适应训练需要逼近实战的训练环境。训练环境越逼近实战, 军人体验的战场环境刺激越真实,训练效果越符合实战的要求。

  (二)系统有效的训练方法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要在逼近实战的训练环境中训练军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它不同于军事技能和体能的训练,需要针对心理适应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系统有效的方法开展训练。 心理适应是通过各类心理诱因对心理进行刺激, 逐渐达到适应状态。 因此,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训练方法要有利于逐步施加战场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刺激,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最终形成对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状态。

  (三)检验效果的技术手段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效果如何, 军人对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有无提高,需要实战的检验。但在日常训练情况下, 无法通过实战检验训练效果, 这就需要特殊的技术手段检验训练效果。 例如, 通过技术手段对军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状态进行测试, 通过训练前后状态的对比检验训练效果。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构建逼真的、险象环生的实战环境,使军人置身于其中,检验其战时心理适应能力。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战时心理适应训练中的应用优势

  为满足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需求, 可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战时心理适应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 用户借助一些特殊的输入、 输出设备, 采用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2]. 该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三个突出特征,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想象性(Imagination)[3]. 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战时心理适应训练具有显着的优势。

  一是符合理论依据。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通过使军人感知战场环境, 体验战场环境对心理的各种刺激, 形成合理认知, 达到适应战场环境的目标。 虚拟现实技术恰恰可以产生真实的感知体验,它根据人的感知规律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力觉、运动等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和体验,其范围和精确程度趋近于人的真实感觉。 虚拟现实技术的多感知性符合战时心理适应训练 “情境刺激,感知体验”的理论依据,可以使军人产生对战场环境刺激的感知。

  二是构建训练环境。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需要特殊的训练环境,即逼近实战的战场环境。 只有在逼近实战的战场环境中开展训练, 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生成色彩鲜明、实时动态、逼真的三维立体虚拟环境,为构建战场环境提供了技术手段。 日常的训练环境与实战有一定的差距,要训练适应实战的心理能力,就要缩小差距。 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为缩小这种差距提供了可能, 可使军人感觉自己在真实的战场上,提高虚拟战场环境的真实感。

  三是扩展训练内容。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内容围绕适应战场环境中的自然环境、 作战环境和安全威胁环境展开。 这些内容有的在现实环境中不好实现,有的无法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虚拟各种战场环境,为开展针对性训练提供条件。其想象性的特征还有利于根据人们对战争的构思,创设战场环境,使军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经历和体验早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战争, 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为一些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实施训练的内容和项目创造训练条件[4].

  四是创新训练方法。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除了逼近实战的训练环境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以外,也离不开灵活的训练方法。战时心理适应训练需要对军人逐步、 适当的施加战场环境刺激, 适应了这一程度的刺激后再加大刺激程度;训练过程中要实时监控,帮助军人调整心理状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训练环境中组织实施训练灵活、操作性强、可以实现对训练的全程监控, 及时有效地进行训练效果评估,方便调整训练进度。

  五是便于训练保障。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战时心理适应训练可以节约经费、避免训练损伤,为训练保障提供方便。 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各种训练环境可重复再现,一次投入可多次使用,既满足了战时心理适应训练循序渐进、 反复进行的需要,又节省经费。 另外在虚拟战场的训练环境中训练,可以避免现实环境可能产生的训练损伤,确保了训练的安全。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战时心理适应训练中的应用形式

  根据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需求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优势, 虚拟现实技术在战时心理适应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战场环境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构建战场环境,使训练在逼近实战的环境中展开。 一是构建自然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战场的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实现雨、雾、风等气候条件和高山、沙漠、丛林等地理环境。 二是构建作战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声、光、烟、电等效果,生成充满枪炮声、爆炸声、飞机及坦克声,伴有大火、强光、硝烟、毒气等刺激物的作战环境。 设置未来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作战困难情境、 复杂的敌情和战术情况, 将作战景象和作战困难情境结合起来,形成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样式多样、作战行动突发、作战指挥复杂的作战环境。 三是构建安全威胁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多种攻击方式,再现高技术武器装备杀伤、毁伤破坏的物理效应,特别是核、生、化武器产生的效果。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所需的战场环境, 使军人在战场环境中全面体验战场环境对心理产生的强烈刺激,如身临战场实境。

  (二)开展虚拟训练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战时心理适应虚拟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虚拟训练是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为受训者制造一个极其逼真的虚拟训练环境, 为受训者模拟出实际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提高受训者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5]. 开展战时心理适应虚拟训练, 就是针对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所需的实战环境和训练内容, 由虚拟现实技术生成虚拟战场环境,构建功能完善、符合训练需求的虚拟训练系统, 通过虚拟训练系统设置训练内容和任务, 军人在虚拟战场环境中感知和体验战场环境对心理的刺激, 通过自然的交互方式与虚拟战场环境进行交互,完成训练任务,提高战时心理适应能力。 虚拟训练具有逼近实战、经济安全、全面高效的特点。一是便于设置训练内容。运用虚拟训练系统开展战时心理适应虚拟训练, 可以按照理论学习、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等类型设置虚拟训练系统的训练内容模块, 方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通过实现理论学习、战场环境感知、设置作战任务等功能,使军人学习理论知识、训练心理适应技能。二是便于监控训练过程。运用虚拟训练系统开展战时心理适应虚拟训练, 可以对训练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便于掌握训练进度,及时发展问题,帮助军人调整心理状态,适时调整训练内容,有利于训练的组织实施。 训练结束后,还可通过监控录像对训练情况进行总结。

  (三)检验训练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为检验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效果和军人的战时心理适应能力提供技术手段。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实战环境,设置作战任务,以军人能否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来检验训练效果。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检验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效果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为检验训练效果生成的战场环境和设置的作战任务要逼近实战,要比训练中使用的战场环境更险恶、作战任务更艰巨。 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传感设备为军人提供与战场环境自然的真实的交互, 同时测试军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为检验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四、小 结

  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军人对未来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逼近实战的训练环境、采用系统有效的训练方法、检验效果的技术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符合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理论依据, 为训练构建环境、扩展内容、创新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显着的应用优势。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构建战场环境,开展虚拟训练,检验训练效果, 将成为提高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谭海鹰,乔军。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心理[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 胡 小强。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 北 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 申蔚,曾文琪。 虚拟现实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 建新 ,刘旺盛。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教 育训练中应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 瞿 杨 ,李培林 ,王崴 ,等。 美军虚拟训练发展现状及趋势[J]. 飞航导弹,2013(5):24-2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