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苹果公司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行为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9-04 共2921字
论文摘要

  2012 年初, 美国苹果公司苹果电脑电子教科书的发行, 让传统出版业感到“ 大敌来临”。

  而在此之前, 苹果公司网络公开课在教育领域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 苹果的成功, 在于它尊重和成功引导消费者的体验。 苹果, 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行为。

  一、 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在这里, 我们讨论“ 教育行为”, 不是教育技术学理论领域里所指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而是社会学所界定的人的社会行为。 这种社会行为的解释非常容易理解, 即研究者们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认为行为是社会角色依据社会情境做出的反应, 因而行为具有“ 社会性”。 与哲学将行为理解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伦理学认为行为是基于动机的外部表现,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外部表现等视角观点不同。 在社会学研究者看来, 社会行为均是涉及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互动。 因而可以采用“ 地位”与“ 角色” 这一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进而拓展出与教育行为相关的“ 规范行为” 与“ 失范行为”、 “ 行动” 与“ 互动”、 “ 社会情境” 与“ 社会定义” 等概念, 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在信息技术介入之下的互动过程。 基于“ 教育行为” 研究的逻辑起点, 教育社会学得以扩展, 从微观的行为互动到宏观的社会结构, 逐渐形成对教育活动、教育组织、 教育制度以及教育与其他社会制度之关系的研究层次。 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学科视角, 基于社会学立场对信息技术介入之下的教育行为揭示和解释, 将赋予教育技术学深入研究的独特价值, 使教育技术研究植根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需要之下, 让我们能看清楚一些诸如“ 为什么信息化后教育效果并不显着” 等以往困惑我们的问题,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 改善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

  二、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作为社会组织, 学校中存在教育者和学习者两类基本的角色群体。 学校管理者、 教师等教育者群体是社会代表, 学生则是未来的社会成员。

  这两个群体角色衍生出各自不同的社会学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一组对立的概念: “ 文化代表” 与“ 文化受众 ” 、 “ 树立权威 ” 与 “ 抵制权威 ” 、“ 控制 ” 与 “ 被控制 ” 、 “ 评价 ” 与 “ 被评价 ”等, 进而形成师生的不同角色行为。

  ( 一) 教师角色与角色行为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 诸如脱离社会实际、 简单考虑效率优化、 不切用户需求的工具开发过程并不鲜见。 因而, 此类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教育者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基础, 便于技术开发者 ( 研究者) 能更多基于用户立场 ( 某种程度上是针对教育者的人本主义) ,来优化教育、 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的技术开发与使用过程。 基于社会学的立场, 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考量, 分别是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地位、 教育者角色与地位、 受雇者角色与角色冲突、 知识分子角色与地位。

  上述问题, 实际上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已有相关的研究。 例如, 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时出现的“ 教师职业消亡论”, 就是一种基于技术变革影响社会职业变迁视角的讨论。 就上述问题, 我们可以讨论的研究话题包括: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师职业的冲击; 广义教育技术发展对教师角色历史变更的影响; 网络社会与教师社会形象;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经济收入;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权力、 权威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 网络社会的教师职业声望; 网络社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冲击; 信息化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冲突;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群体内部地位分化的影响; 信息化与教师社会阶层流动; 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师性别差异; 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社会化; 等等。

  ( 二) 学生角色与角色行为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亦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立场中, 对学生角色定义的基本前提是“ 学生必须适应学校生活”。 而学生角色的各种行为特征, 又正是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学生接受教育环境的更多可能性。 那么, 至少有一个假设是可以成立的: 在信息社会中, 从学生角色来看, 他们亦需要适应信息化下的学校教育生活。 于是, 与学生角色及角色行为相关的系列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便成为可以讨论的研究话题。

  这些话题研究便于技术开发者去认识和理解学生发展的社会行为。 毕竟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成熟者, 他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位置不同, 社会地位亦会随之产生差异, 进而行为有别。 此类问题研究, 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实际上已有涉及, 如学生的家庭背景、 条件与信息化教育公平问题。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 学生的社会背景、 学生同辈群体、 学生重要他人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 学生的第四重社会———网络虚拟社会对学生角色行为的影响; 学生在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与网络社会中的社会位移; 学生社会背景与信息化教育公平; 信息化与学生同辈群体的冲突; 同辈文化与教育信息化; 网络社会对同辈群体交往机制思维影响; 网络社会中学生重要他人及其变化; 等等。

  三、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 失范” 是一个相对于“ 规范” 的社会学惯用词。 在教育社会学的立场看来, 教育中的失范行为, 就是与教育规范行为这种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 控制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基本机制不相一致、 不相协调, 甚至是冲突的行为。

  与教育规范中教育习俗、 教育规章和教育法律三层内容相似。 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当下, 在教育技术相关问题研究中, 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 网络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从失范行为看, 目前已有关于网络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诸多案例。 在一些教育研究者看来, 一个很显然的问题就是需要警惕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也是教育技术发展中经常被批评的争议性话题, 如教育游戏软件的利弊等。 有意思的是, 上述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批评者或是支持者, 习惯于从他们最熟悉生物 ( 理) 学、 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 来解释和归因失范行为, 而不熟悉社会学对于失范行为解释的一般立场和归因。 例如, 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所提出的“ 标签论”, 谁决定贴“ 失范者” 标签, 需要改造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等理论, 对于我们审视技术发展的行为尤为有益。

  因为, 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 革命者”,它创造的方式、 过程和成果, 就是一个不断打破教育传统的历史进程。

  除上述相关话题外, 对于失范行为在学校教师中的表现, 教育社会学习惯采用“ 教师非正常行为” 来表述。 除了网络社会中教师人际关系的非正常行为外, 更多地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信息化焦虑与挫折行为之上。 如何在技术开发中减少这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 亦是我们可以讨论的有益话题。

  在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 对于失范行为,研究着会基于社会控制的基础观点提出教育控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现在, 已经有不少研究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 对于学生这个教育主体, 在信息社会与失范行为这两组关键词之间, “ 堵” 不行, 而“ 疏”须有方。 有两种研究方向是明确的: 一是网络社会对青少年失范的影响; 二是利用教育技术构建立体德育网络。

  当下, 信息时代的特征在教育中已逐渐显现,教育技术学正处在新的发展征途中。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 我们会越来越需要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引入到教育技术研究中来。 只有不断融合、 接纳更多研究视角的开放体系, 才能促使一个学科适应时代需要, 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代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