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

对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思考

来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韩冬梅
发布于:2018-04-02 共487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国培论文【第一篇】 国培论文(精选5篇)
国培论文【第二篇】 民族地区“国培计划”的实践与反思
国培论文【第三篇】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有效性的研究
国培论文【第四篇】 对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思考
国培论文【第五篇】 论“国培计划”实施中的六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第四篇】题目:对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思考

  摘要:2015年起, 国家开始实施“国培计划” (以下简称“国培”) 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践证明, 在提升广大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的同时, 也对承训高校和项目县的培训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春教育学院作为市级教师培训院校, 协同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B类项目县) 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培计划” (2017) ——德惠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培训小学语文、初中语文教师各50名。笔者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提出几点策略和建议, 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培计划”; 送教下乡; 培训项目;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具体到教育领域, 不平衡问题集中体现为“四大差距”, 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和群体差距。实际上, 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就是国家全面开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化培训, 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培训模式, 建立帮助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常态机制, 最终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意义与作用
  
  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 乡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支撑起中国乡村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就是330万乡村教师。这个数字占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将近四分之一。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在2015年累计培训乡村教师160万人次。不同于以往的送教下乡活动,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是由省里统筹, 项目县 (区) 组织, 高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办, 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 整合全省 (市、区) 专家资源, 主要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教研技能的需求, 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实现城乡教育互惠共赢。
  1.“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全面落实加强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精神。2015年,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同年,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因此, 送教下乡作为“国培计划”的一个重要培训项目, 是国家大力扶持提高乡村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对全面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有助于打造一支本土化的教师培训团队。以往的送教下乡培训,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多会邀请一线中小学优秀教师做示范引领。而“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专家培训团队整合全省的专家资源, 既包括高校专家、国培专家、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 还有省 (市、区) 级名师、明星教师、市 (区、县) 级教研员, 真正搭建起城乡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本土化、专业化的专家培训团队来带动乡村教师共同开展集中研修、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大大提高了送教下乡培训的实效性。
  3.“国培”送教下乡培训强调理论研修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有助于提高对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送教下乡培训积极转变培训方式, 突出乡村教师的主体性, 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通过训前调研与分析, 制定培训方案、组建培训团队, 进行课程设计。在培训中重点开展说课、研课、磨课、成果展示、现场点评和案例诊断等系列活动, 在专家与乡村教师的共同学习和研讨中, 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送教下乡是真正为乡村教师量身订制的培训项目。
  
  二、“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送教下乡是长春教育学院继教部的传统培训项目,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实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问题也逐步显现。
  1.培训效果不理想, 乡村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以刚刚结束的“国培计划”德惠送教下乡培训为例, 参培的乡村教师包括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各50名语文教师, 我们利用两个周末共4天时间组织了此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小学教师的课堂参与度要高于初中教师, 但总体来看乡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不高, 听课状态不佳, 甚至在现场点评环节还出现了冷场。
  随着国家级、省市级以及县区级培训的开展, 基层学校的教师每年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 重复培训不可避免。例如, 围绕“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科研部门、教师培训部门、进修学校和教师自己所在学校都会组织培训。多头培训并且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 带给乡村教师的不仅仅是工学矛盾, 还产生了强烈的培训疲惫感, 甚至有的教师把参加培训当成一项任务, 只要签到出勤了, 拿到结业证书就算是完成任务。带着这样的心态参与培训, 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更谈不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培训时间比较短, 乡村教师需要时间来消化培训成果。以德惠送教下乡培训为例, 培训时间只有短短的4天, 乡村教师带着问题与困惑来取经、求解, 但是由于培训时间有限, 在同课异构环节, 只有3、4人可以进行展示, 其他人成了培训的旁观者, 他们的困惑还没有解答, 培训就结束了。缺少消化吸收的过程, 培训结束后回到学校, 马上投入到繁忙的教学工作中, 很难将培训所学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 还做不到活学活用。
  “国培”送教下乡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培训、观摩、交流与点评, 帮助乡村教师学到实用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技能。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还做不到专家对乡村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答疑。教师培训在经历过分层分级分类的发展路径后, 应当朝着学科建设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培训机构能够按照学科, 给予教师充分的、个性化的指导。有一种说法叫“慢生活”, 对于教师培训来说, 应是“慢培训”, 让每一位乡村教师在每一次培训中都能有所收获, 这是应当努力达到的目标。
  3.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目前的送教下乡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多为专题讲座、说课评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案例诊断等等, 这些形式的教研活动乡村教师早已熟悉, 以至于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培训容易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
  单一的、大众化的培训模式, 已经无法满足乡村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在培训中, 他们还处于被动地位, 始终是一个被培训的对象, 而没有被当成培训的主体来看待。这占用了乡村教师大量的时间, 大大影响了培训效果。他们需要的, 形式生动活泼、实践性强, 内容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方式很少被运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 利用网络研修平台, 创新送教下乡培训模式
  
  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在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中指出,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力求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因此, 在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化背景下, 送教下乡培训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网络研修平台的方式, 创新送教下乡培训模式, 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应用到送教下乡培训中, 就是以网络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持, 组织乡村教师开展常态化的网络研修活动。
  1.借助网络研修平台, 分学科建立“区域研修社区”, 开设“教师研修工作坊”, 为每位乡村教师开通“个人研修空间”。
  2.乡村教师通过研修平台免费获取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分享个人学习心得与研修成果。
  3.在培训前, 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对乡村教师进行需求调查;在培训过程中, 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实现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培训结束后, 专家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对乡村教师继续进行跟踪指导、问题交流和在线答疑等研修活动。
  4.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帮助乡村教师开展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活动。
  网络研修平台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式送教下乡培训模式, 避免了单一培训模式的局限性,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国培”送教下乡培训全过程的优化。
  
  (二) 按需培训, 千方百计提高乡村教师的参培积极性
  
  1.重视顶层设计, 做好训前调研。高校和项目县要组建项目团队, 要在培训开始前一个月完成需求调研, 调研要基于乡村教师、基于课堂教学, 了其真正需求, 找准问题。按需培训, 先诊断问题, 后参加培训。要重视顶层设计, 根据乡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确定培训主题、目标和内容, 以学员为主体设计培训课程, 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要使培训内容与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尽量同步, 培训的目标与主题要紧密围绕乡村教师的主体需求。问题诊断是送教下乡培训的出发点。只有送教下乡培训达到聚焦教学实际, 解决乡村教师困惑的目的, 才能真正提高送教下乡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最终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分层培训, 提高乡村教师的学习热情。由于不同层次乡村教师的基础条件和需求不尽相同, 送教下乡培训也应当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对于选派学校来说, 要综合考虑教师的业务水平、年龄、职称、教育背景和培训需求等因素, 尽可能选派能力水平相近的乡村教师参加同一个培训。对于培训机构来说, 要了解参培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水平, 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采取分类指导、按梯度培训的办法, 力争让所有参培教师的业务能力都得到提升。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发乡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部分乡村教师学习意识淡薄, 主观上把培训当成任务, 出人不出力, 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这些都影响了培训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内因是根本, 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他们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培训激情, 参培的自觉性并没有被唤醒。“教师培训只有将教师的生命直觉唤醒并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其培训效果才足以影响教师内在的发展”。因此, 培训机构要让乡村教师充分了解送教下乡培训的意义, 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鼓励乡村教师参加培训, 激活其自身的学习动力, 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将培训与年度考核、评职晋级挂钩, 使培训和学习成为每位乡村教师主动自觉的追求。
  
  (三) 构建质量评估体系, 打造专业化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就是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教师培训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以形成有效的绩效信息并据此判定和衡量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及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是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 由培训专家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共同完成的培训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的质量评估体系, 应当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高校和项目县的相关负责人同首席专家共同组成质量评估小组, 共同监督、指导送教下乡培训团队, 并完成对培训团队整体工作的考核。
  2.对学员的考核, 要采取课堂考勤、磨课说课参与度、研修日志和学习总结等多种形式, 参考班主任、授课教师和学员代表的意见。重点考查学员在培训中实际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程度, 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幅度。
  3.对培训项目整体满意度的评估。以个人访谈、小组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 对培训项目整体情况和主讲教师进行评估, 并对项目提出改进意见。对培训项目整体情况的评估包括:培训主题确定、培训目标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方式与方法、主讲教师水平、培训环境、培训保障、培训流程、档案资料管理、项目负责人综合素质和能力、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与管理、培训成果、培训目标达成与培训效果以及改进建议。
  4.培训团队要在训后一周内完成项目总结。将学员对专家团队授课情况的评价反馈给专家个人, 以便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随着“国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摆在培训机构面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提高送教下乡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如何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进一步创新送教下乡培训模式, 从而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培训项目, 是我们应当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之文.肩负起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N].中国教育报, 2017-11-7.
  [2]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师厅[2015]2号)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国办发[2015]43号
  [4]张华, 王亚军, 洪弋力.“国培计划”的理念诉求与培训追求[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4) .
  [5]李方.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点击查看更多:国培论文

原文出处:韩冬梅.对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8-10+1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国培论文
返回:教育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