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行教育发展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在书本知识范畴内教学,还需要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扩展知识面,增加知识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基于此,教师需要在现有专业化、理论化、教学者、教书匠等已有形象基础上进行形象重构。教师职业形象的重构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相应的角色要求,具体表现为:全面拓展知识,扩展知识素养范畴;提高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实践问题;重视学习发展,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突出个人社会角色;优化教学行为,凸显教学活动之美。
关键词 : 教学拓展;教师社会职业形象;全能形象;实践形象;学习形象;社会形象;艺术形象;
教师教学不仅要把特定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教师教学必须要在原有学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向外拓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所说的教学拓展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在内容方面跨学科,还要在现有知识能力目标基础上兼顾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进步发展。教学拓展由教师来主导,教师是教学拓展的主体,教学拓展的进展情况和教师的角色建构有直接关系。教学拓展是教育变革发展的需求,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基于自身角色使然,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拓展需要来重新建构自身的社会职业形象,这种形象重构需要外部的支持和推动。总体而言,教师必须要建构新的社会职业形象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拓展需要,才能使教师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更加契合,对此,教育管理者必须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以确保教师形象重构的实现。
一、教学拓展视角下的教师社会职业形象
教学拓展意味着教师的职能要更加全面和深化,教师的素养要全面提高。教育者需要合理定位自身的形象,基于相应的形象定位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发展,才能使自我的素养发展更加契合教学拓展需求,这样的发展才能确保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学拓展。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拓展是个体由内及外的实践转变,要使这一行为合理有效发生,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建构自身的职业形象。
1. 从专业形象到全能形象
一直以来,学科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在同一学科的知识范围内展开,因此,关于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基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的,专业化是社会各方面对于学科教师的基本形象认知。教学拓展的重要内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教学要从本学科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扩展,这需要教师全面整合多个学科知识,糅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科教学,以便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是局限在本学科范围内,而是能够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认知和了解知识。如在英语课学习时涉及到历史知识,或者是学习语文知识时牵涉到生物知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掌握本学科知识是不够的,各学科教师还需要掌握本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在本学科内纵向发展,还要注重学科之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拓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社会职业形象的重构实际上就要从原来的专业形象向全能形象转变。
2. 从理论形象到实践形象
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对学生而言,知识学习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够在社会中顺利生存、发展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作用才是学习的基本目标。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把学习和社会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受教育观念等因素影响,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对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并不重视,这使得很多教师虽然充分掌握了某种知识内容,但是具体实践起来却缺乏社会实践技能。如有的教师对社交沟通方面的理论能够侃侃而谈,但是却不能和学生或者同事进行畅通交流,知行不能合二为一。在教学拓展需求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还需要切实推动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原有的理论型社会职业形象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理论形象向社会实践形象转变。
3. 从教学形象到学习形象
教学拓展意味着教师的知识教学要向更为广阔的知识范畴拓展,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教学技能,承担更多的育人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学习一定的实践技能。而在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需要掌握本学科范围的知识即可,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是按照现有教学需要来发展的,尤其是关于知识经验的储备,以及教学技能方法的积累都是基于现有教学框架发展而来的。教学拓展形成了新的教学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技能都不能应对教学拓展的需要,这显然和教师的教学者角色定位是不一致的。由此可见,从完成教学拓展出发,教师必须要发展新的技能和学习更多的知识经验,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从教学拓展的需求出发,教师不能囿于已有的教学者形象建构,必须要进行更多的学习,建构起学习者形象,而不能限定于已有教学形象的建构。
4. 从学术形象到社会形象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社会适应和发展,教师是组织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而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较多地承担着教学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工作的知识教学特征,教师形象逐渐向学术形象演变,部分教师在这种形象意识下逐渐和社会脱节。而教学拓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学生都要努力融入社会的情况下,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表率,更要积极扮演好社会人的角色,把自己切实融入到社会中,使自身得到更多的社会历练,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做出社会实践的表率。
5. 从匠人形象到艺术形象
由于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教学工作,很多教师仅仅把自己的形象定位为教书者,认为自身的工作就是在课堂中进行知识教学,这使得很多教师都以教书匠自居。但实际上,每一节课堂教学都是课堂艺术创造,每节课堂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艺术创造变得富有趣味。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合理应变,使每节课堂教学都有惊喜和技巧,使看似普通的教学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更具有创造性,使一些小的环节或要素都能反映出教师的用心设计。教学拓展的目的是让教师的教学在知识和实践中随意切换,其需要在知识长河中随意徜徉,让自身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艺术性。因此,在教学拓展视角下,教师的社会职业形象建构实际上还隐含着由教书匠到艺术家的角色转变[1]。
二、教学拓展视角下教师社会职业形象的重构
教学拓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教育发展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教师在教学拓展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思维和形象建构,因此,在教学拓展需求下,必须要破旧立新,改变教师的发展现状,重构教师的社会职业形象。教师社会职业形象的重构,一方面需要外部的推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主体的自觉改变。其中,教师自我行为是其形象建构的关键。结合以上各种形象要求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实践措施来实现自身形象重构。
1. 从学科知识到其他知识全面发展,扩展知识素养范畴
教师能够全方位影响学生,引领学生人生,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强调自身学科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还要在多方面同时发展,以便从更多方面帮助到学生,实现个体从专业形象到全能形象的转变。全能形象的形成需要教师全面发展知识素养,扩展知识素养范畴。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全面知识扩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跨学科知识。每个学科教师都有特定学科方面的专长,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教师还需要同时掌握多学科知识,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之间相互关联,教师要推进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自身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跨学科知识,以便把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提供给学生更加系统的知识内容。其次是实践知识。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学生会从实践等方面学习教师,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技巧方法,才能凸显自身的知识优势。很多教师往往在学科知识方面有专长,但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必须要加强这一点,才能使学生更加信服。再次是人生知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人生发展的实践过程,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困惑,需要教师帮助解答。教师需要更多地去体会生活,深入了解和掌握生命知识,在学生的人生困惑上给出比较客观理性的解答方案,给予学生必要及时的帮助。最后是社会知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使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并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具有一些基本规则和方法,个体必须要掌握基本礼仪道德、行业分工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学生生活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其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需要与他人展开交际沟通,也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各种困惑,教师必须要能够给予学生一定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其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简单而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都会期望教师给予合理解答或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教师必须要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扩展知识面,全面提升知识素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构自身的全能形象[2]。
2. 从理论表达到切实进行实践操作,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不仅需要从学校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实践技能和方法。知识必须要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更加明显地体现其价值。教学拓展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关联,使其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也需要提高实践能力,解决实践问题,树立自身的实践形象。
从实践形象的内涵出发,教师从理论形象到实践形象的建构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进行:首先,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教师的实践形象建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实践情况。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切实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身体力行的实践。学科教学不仅仅包括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传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识,以及礼仪规范、伦理道德等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建构和思想意识端正。此外,要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特定理论知识,教师自身必须要身体力行地实践相应的思想或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实践榜样。再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来自实践,但是由于知识经验的抽象、升华等特征,很多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这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往往脱离实践而孤立进行。教师必须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清晰地建构知识和实践生活的关系,才能使知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更加突出。最后,发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实践形象建构和其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情况有重要关系,实践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使学生对于教师的知识优势认知扩展至社会实践的能力优势,从而使其认可教师的实践形象。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适应和发展,推进学生的全面进步。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素养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自身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和技能培养树立自身的实践形象,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需要。
3. 从重视教学向重视学习发展转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以教学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实施拓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发展,从原来的教学形象向学习形象转变。
首先,教师要持续学习。教学拓展会持续进行,学科教学的知识素材会不断更新,教师必须要持续学习才能够为教学拓展提供足够的知识素材。另外,时常间断地学习很难说明教师在学习方面的毅力和坚持,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外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建构起自身的学习形象。其次,教师需要多样化学习。教学拓展所需要的知识多种多样,知识涉及到多层次多方面,而教师往往有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事宜要处理,能够花费在学习方面的时间较少,短时间的学习使其难以形成更多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还必须要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确保自身学习形象的名副其实。再次,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教学拓展能够拓展知识教学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也会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确保教学拓展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的学习必须要向多方面拓展,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使知识的教学由点到面。最后,教师需要多路径学习。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其学习主要是在工作生活间隙进行,同时教师需要学习多样化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拓展需要,这意味着其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手段来学习。为此,教师必须要拓展学习路径,从书本到实践,从线下到线上,从个人到他人,拓展更多的学习路径,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教师还要有相应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方法,才能够有效实施教学拓展,而教师现有的素养培养大多局限于常规教学,从教学拓展需求出发,教师必须要多样化、多方面学习,实现从教学形象到学习形象的转变。
4. 从专注学术转向积极社会实践,突出个人社会角色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以知识探究的学术形象出现的,这样的形象和单纯强调知识学习的教育定位相适应。而在教学拓展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社会参与,帮助学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突出自身的社会成员身份,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参与,实现自身从学术形象到社会形象的转变[3]。首先,教师要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或知识,教师要先积累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而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对社会实践抱有消极态度,这导致其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从个人的社会角色出发,教师需要在学术研究之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其次,拓展教师社会角色。教师必须要有相应的角色扮演,才能有相应的角色体验,这些角色体验能使教师在教学拓展中很好地诠释特定的社会形象。而在实际上,大多数教师的社会角色往往限定于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缺乏对其他角色的尝试。为了使个人积累更多的角色经验,教师需要合理拓展社会角色,增加自身的角色扮演。再次,发挥教师的其他社会作用。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工作身份所限,教师的社会作用发挥大多局限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其在其他方面的社会作用发挥不足。为了促进个人的社会形象建构,教师需要尝试发挥更多社会作用,凸显自身的社会身份。最后,发展合适的社会关系。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是众多社会成员的集合和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个体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建构也是个人社会角色建构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促进个人的社会形象建构,还需要在现有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合理发展更多的社会关系,丰富自身的社会关系构成。学术形象是教师职业身份的自然彰显,社会形象是教师教学拓展的必然需要,要实施教学拓展,必须要从多方面建构教师的社会形象,凸显其社会身份。
5. 从强调技巧变为优化教学行为,凸显教学活动之美
教学活动牵涉到各种要素的整体规划设计,教师还需要合理应对过程中的各种意外,在课堂中巧妙创生,因此,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教学拓展意味着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发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和拓展者,必须要从单纯的教学技术形象转向艺术形象,才能使自身的教学实践具有艺术趣味。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关键在于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的艺术化输出以及教学互动的和谐进行,要实现相应的艺术形象建构,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共同着手。其一,精密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会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这其中要涉及到流程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有机衔接,还需要统筹各种课堂要素,把教学目标渗透于其中,等等。教师需要精密化教学设计,才能使各种要素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时机镶嵌于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布局之美及匠心之妙。其二,合理教学内容输出。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教师输出教学内容过程,内容输出也能够体现教师的艺术形象。生动连贯、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更能够让受众产生艺术美感。教师必须要使多种内容保持连贯性,环环紧扣,重点突出,使用合适的措辞,才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和预期相一致的反应,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其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步进行,两者共同协作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推进学生的进步成长。课堂中的教与学并非对立关系,但是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僵持的局面。从艺术形象建构出发,教师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两者积极向对方靠拢但又保持合理的分寸。其四,实施有效互动。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实践的过程,两者需要合理互动,保持顺畅沟通,才能有效交流沟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要在课堂中实施有效互动措施,才能使师生的互动适度而又恰到好处,产生积极沟通的作用,形成有智慧的课堂对话。
教学拓展是教师在现有教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常规教学优化改革形成的新的教学要求,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角色定位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变,才能适应教学拓展的需要。其中,各种形象的重构主要通过教师在各方面的针对性实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苏可.英语教学拓展性学习的“失真”与"回归”研究[J]海外英语,2017,(5)-271-272.
[2]方文飞高中文言选修教材教学拓展的方向研究一以 《季氏将伐颛臾》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10)-:102-106.
[3]薛冰洁职校课堂教学拓展演绎无限精彩[J]江苏教育2017.4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