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物理环境构建的策略。
(一)挖掘和创建环境的文化价值。
无论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还是对学校空间布局的调整、设施资源的配置,在学校这一系统中,它们都是以”社会化的环境“这一变量身份”存在“的,以文化价值的象征性意义施加影响,这种身份及其意义的建构包含着两种机制的运行,作为政治控制、经济效益的表征符号,同时作为社会文化以及个体或组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符号载体。环境社会学视野着重强调”环境“内在特质的差别性、变化性以及社会性,要体现出社会学对于”环境“的认识、解构以及重构,而不能只”原地踏步“于对环境定义的抽象认知和使用上。从现实情况切入,是可以从多个维度认识和理解”环境“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学校物理环境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环境的文化价值多元性、多层性和多样性,环境文化价值的三维表现见图 5.
第一,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现实,构建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独有的环境”构成“---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等,因地制宜地将学校物理环境特色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不同的”隐性环境“资源,不断地融入到学校物理环境建设中来,形成多元性的文化模式。
第二,根据空间的多层性,结合学校文化主题设置,进行不同的空间布局调整。学校作为”场域“的存在,其内部的布局、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反映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建构,满足教学生活的便利,又不囿于传统,强调特色创新;既要有利于学校实施统一管理,又要使各个内部构成部分相互协调,实现其利益和效用的最优化,充分地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宗旨。因此,学校内部的规划与布局在总体设计上要符合”方便使用、健康舒适、提高效率、协作创新“的原则,就是要使学校物质环境的规划、布局成为”治学严谨的学习环境“、”生动活泼的文化环境“、”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三合为一的环境建构。
第三,学校物理环境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寓情于环境之中,寓教育于景物之中。物理环境建设固然要着眼于自然、物质,但在学校这一场地则要求必须赋予自然、物质以人文因素,亦即教育的期望和意图。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围墙、教室、走廊的墙壁等文化传播载体进行布置和装饰,变单一、单调的白墙红脚线为”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巧借自然之物,达成教育之目的。
学校育人价值的挖掘和创建,是将其所承载的诸如教育哲学、信念追求以及审美知觉等内涵式信息,于无形中被学生”迁移式“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旨在促进学生认知、行为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
(二)打造和养成适切的环境行为。
环境社会学认为,社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的环境行为实现的。作为”中介“存在的环境行为,既影响了承载它的自然环境,又由于在对环境”处理“中渗透着主体性因素,即”社会化了的环境“,进而反作用到人类社会的一切人类行为及其行为关系建立上。回归学校这一场域内,学校作为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的集合体,文化价值观与制度安排都是以人的行为为媒介展开的,人的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能够影响到现实实践中的各种环境对策。因此,在进行学校物理环境构建的过程中,要给予其不同程度和目的的秩序规则,以保障环境行为的适切性。
第一,具有人文情怀。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主体情感、价值和信仰的物化和对象化产品,其重要特点在于其空间形态的直观性和文化隐喻的超语言性的统一〔7〕。学校物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不是简单的叠加,单个要素的选择也是缺乏活力和整体性的,只有结合了学校文化和承载了学校精神的物质环境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完整性的。因此,学校物理环境必须是学校文化环境有机、和谐的组成部分,并体现学校主体所传承和分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信仰,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物质景观的堆砌和累积。
第二”,刚柔并济“.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性体现,是在具体的”社会现场“作出的行为选择,一般具有社会实践的合理性,而不是单一地由个体理性所决定的。为学校中”现实的人“提供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和规范化的文化氛围,需要将制度内化于人的整合性和标准化的环境行为中。因此,学校”权力系统“要制定具有规制性的规则和政策,以保证学校中”现实的人“遵守命令性的规定,形成前提性约束机制。同时,将学校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期待等规范性要素作为行为导向和思维与习惯而存在于具有的物理环境构建中,并且还要认识到范畴、典型、图式等”文化-认知“要素在影响和塑造人的感知与解释方面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将作为”器物性符号“客体的学校环境体现出教育的意蕴和内涵。
第三”,与时俱进“.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建设性、过程性和动态性解释来看,学校物理环境建设强调其发展的流动态势。学校物理环境并不是单纯的固态文化,它在纵向时间序列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学校物理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形态上的变化,以适应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在面对如此社会现实时,学校不仅要在思想上及时转变,还要积极地采取实际行动以满足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
第四”,细节决定成败“.学校在进行物理环境规划和设计时,不仅要从自上而下的视角按照建设标准和规范、领导意图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细节的设计,追求细节的人性化表现,从感性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校这一”场域“的时空建构中的知觉体验与情感涵纳,在对象化的顶层系统设计指引下,最终使学校中的建筑”呈现“不仅合于人性,而且立于人性,创造可使学生身心舒畅的环境,增加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归属感与认同感。
环境行为创造一种局部秩序,反过来,环境行为以及它们所依据与此同时所创立的规则、惯例、规范与价值又都是社会的构造,也就是说,它们是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的非均衡、不稳定的产物 ,是其集合形式的非均衡、不稳定的产物〔 8〕。因此,通过这些环境行为的规约性表现和运行机制建构的相互交换和协商过程,行为主体可以更积极地进行”互构“,适应彼此的存在,从而促使他们之间的合作得以持续发展。
(三)尊重和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能动性。
社会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也就是”人“总是”在场“于特定制度、文化与社会结构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即表明社会制度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人的思想与观念、知觉和行为。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对未成熟者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学生作为学校中”现实的人“这一本体存在必然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自身,只一味地追寻着社会因素与其之间的相关性,而忽视了”人“这一主体因素的存在,它必须经由个人意识或组织群体的建构过程。环境与社会是通过人及其行为而发生关联的,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社会这两个系统所拥有的共同部分,即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于一体的人及其行为〔2〕。因此,我们要走进作为学校”现实的人“的情感和行为世界,充分尊重和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能动性。
在社会学中,权力是影响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力量,主要是指一个人或者群体对其他人或群体所施加的控制〔9〕。权力作为系统控制论最为核心的要素,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主体及行为路径才能充分发挥出其最大效用。因此,在学校物理环境构建过程中,要主动、充分地给学生主体赋权。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其对学校物理环境的解读和学校物理环境对其的作用方式存在着不同,这就要求学校物理环境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要,呈现出与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发展性特质。第一,学校要渲染赋权的氛围,表明自身的立场,打造”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的空间,不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自以为是“地给予,而是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成为学校中的”现实的人“,进而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学生对于环境状况的认知和感受也不尽相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建立和扩大能够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出对所处环境的最直观感受以及内心深处强烈地改变意愿。同时,积极给予学生”参与权“---即动手实践的机会和体验,让学生在布置和装饰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具有自主性。第二,学生也要认同自己的身份、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营造烙印”主我“标记的环境氛围,也可以提高和锻炼学生控制环境和管理环境的能力。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文化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是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现象“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都应置于其中予以考察和实践,只有不断地配置重组,才能真正明确其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学校物理环境是通过人及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构建出来的,以具象的空间和文化符号的”身份“参与到学校整体的建设中,必然会影响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感受、行为习惯养成。因此,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其最终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子彦。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85.
〔2〕崔 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61.
〔3〕江 莹。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评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37-38.
〔4〕吕 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4):9-10.
〔5〕程继隆。社会学大词典(第 1 版)〔S〕。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412.
〔6〕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 版)〔M〕。姚 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0.154.88.
〔7〕余清臣,卢元锴。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
〔8〕〔法〕埃哈尔·费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5.
〔9〕李洪修,熊 梅。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学校课程实施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