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每年在网络上都会公布各种类型的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对美国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社区学院,以及各专业都有一年一度的排名。这些排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就是大学或专业通过的认证情况。根据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HEA)的界定,“认证”指为了保证并改进教育质量而详细考察高校或专业的质量评估过程。
认证制度在美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并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认证的类型和主体、步骤、功能三大方面简要介绍美国高校的认证制度。
1 认证的类型和主体。
在美国,教育认证有两大类型:一是院校认证,即对一个办学机构整体综合能力的认证;二是专业认证,即对某个学院、学科或具体某个专业的认证。美国的政府部门如教育部并不参与和干涉高校的认证过程, 而是由一些被法律认可的认证委员会和成员机构来进行。
对院校进行认证的主体分为区域性认证机构和国家级认证机构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对研究型大学进行认证,后者主要是对赢利性的职业学校或技能培训机构进行认证,因此通常认为前者比后者标准更高、更加权威。 对专业进行认证的主体主要是对具体的学科专业进行认证,如医学、工程、音乐、管理等等。 这些认证主体之间都是相互独立、平等的关系,他们虽然是在联邦政府的许可下成立的, 但是并不受到政府的制约和干预,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2 认证的过程。
首先是确立标准。 美国的教育认证其实是自我评估与同行互审的过程,评估和认证的标准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标准的客观性、科学性。 不同的认证机构确立不同类型院校或专业的标准,比如中部各州学院与学校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MSCHE)确立所负责区域内授予学位的学院和大学的认证标准,新英格兰学院与学校协会职业技术院校委员会(NEASC-CTCI)确立所负责区域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不授予学位的高等院校的认证标准。 虽然认证机构有充分的自主性,但不代表制定评估标准时就可以任意而为,这些机构彼此之间也会进行互评和接受外部评估。
第二步是自我评估。 院校或专业在接受认证委员会评估之前一般都会参照标准进行自评,这是自我检验以便能够顺利通过认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由于认证的结果也不是终生有效的,大约是五到十年重评一次,各院校在接受认证前三年左右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因此美国高校的自评是五到 7 年一次。
第三步是实地考察。 由认证委员会挑选出来的专家组对申请认证的院校进行三到五天的实地评估,通过考察、访谈、审阅自评报告等方式评测该院校是否达到既定标准,并提出整改意见,最后将已达到标准的院校名单公布到网站上,表示这些院校已达到认证标准。
第四步是质量监控。 认证委员会对已公布在网上达到认证标准的的院校每年发送年度报告表, 要求其提供学校在招生、课程、学分等方面的报告,院校如果内部有所调整,也需要征求认证委员会的同意。 其实这个监控过程就相当于一个考查试用期,在考查期内,认证委员会定期对院校进行复评,如果院校有违背标准的作为,就会被取消认证资格。
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认证是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
3 认证的功能。
首先,认证保证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从上述认证过程来看,高校要想顺利通过认证,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基础设施、学科专业、学分课程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内部自评和外部评估,高校能够形成一种科学办学的机制,极大地保证了教育质量,这也是认证制度的目的之一。 通过了认证的高校也能够吸引更优秀的师资,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对于那些还未达到认证标准的高校来说, 也可以参照既定标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二,认证保证了生源。 通过了认证的高校或专业代表着实力得到了权威的认可, 高中毕业生在申请大学以及专业的时候也会考虑认证情况,如果能够就读通过了认证的大学和专业,意味着将来毕业后在就业方面也拥有一定优势。 此外,一些认证委员会还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权,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对于他们以后的就业也很有帮助。
第三,认证保证了高校的资金来源。 在美国,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是多样的,政府对高校的资助是有限的。 那么政府在决定资助高校的时候, 也要综合考虑高校是否能够将资源最优化地使用,能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那么通过认证的高校自然会得到政府更大的信赖, 在投放资金的时候也会多倾向那些已认证的高校。 并且通过认证的高校在吸引民间捐助的时候也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制度相当成熟,对美国教育事业乃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高等院校也有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评估, 美国的认证制度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潇怡,张永军。试析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院校认 证 标 准[J].外国教育研究,2009(3)。
[2]熊 耕。美 国 高 等 教 育 认 证 制 度 的 特 点 分析[J].比 较 教 育 研究 ,2002(9)。
[3]熊耕。美 国 高 等 教 育 认 证 制 度 的起源及其 形 成 动 力 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6)。
[4]金晓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