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论文 >

暖通空调工程中节能技术要点与施工管理措施

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作者:傅瑞卿
发布于:2021-04-22 共3673字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水量和规模也有了明显增长。建筑工程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环保性能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比重较大,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建筑的节能性,就需要在暖通系统中应用节能技术,在不影响系统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及对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暖通系统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然后对具体的技术要点及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 节能技术; 工程管理;

  1 应用暖通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和舒适性,因此在进行暖通工程建设时,要以保证性能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发展目标,对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并结合相应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在暖通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由于建筑暖通系统庞大,其运行会消耗大量电能,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电能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电能的浪费。然而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能的利用率,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缓解城市中用电紧张的问题。其次,通过应用节能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用电量,减少建筑工程运行成本,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暖通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暖通节能技术

  2.1 变频节能技术

  变频节能技术是建筑暖通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节能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空调的实际负荷需求对系统进行调整,通过对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调整,实现系统的节能。在暖通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系统30%~40%的能耗。在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要以温度限值为设计依据,从而确定实际注入的水量,同时设计人员还要预留10%的余量。当冷冻水的设计温度长期处于5~7℃时,水泵调动其最大功率将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这些消耗的能源大部分会被浪费。在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后,分析水泵测试数据发现,当制冷量为75%时,机组需要的冷却水流量是34%,水泵的耗电量为20%;当制冷量为50%的时候,机组需要的冷却水流量是22%,水泵的耗电量为15%。由此可见,变频技术的应用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性。

  2.2 冷热泵技术

  冷热泵技术主要是以相应机组与地源进行耦合的条件下,使空调系统完成制冷或制热功能,进而满足建筑空间制冷与采暖的实际需求。文章将对特泵的应用进行分析,热泵可以将热量从低温处向高温处进行逆循环,通过消耗少量功耗,充分利用低品位热量,实现对热能的供应。热泵的制冷系数通常为3~4,其可从低温处向高温处传递自身所需能量的3~4倍的热能。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实现对环境介质中热能的提升,从而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电能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3 热能回收技术

  热能回收技术主要包括冷凝热技术和排风余热技术。首先,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原理是最大程度上发挥冷凝模式的制冷作用,这样会造成系统加热不足导致水温偏低。要想提升水温,就需要应用水源热泵对水源进行加温,进而使水温达到使用标准。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有害气体排放量得到控制,减少暖通系统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排风余热技术是通过排风与送风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进而使室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提升。通过新风系统的压力排出室内空气,在减少新风系统负载的同时,提升热能回收的效率。

  2.4 余热循环技术

  余热回收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暖通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节能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暖通与循环系统的协作对热量进行传递,进而将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分配,提升热量的使用率,减少余热损失。在热量循环的过程中,如果热传输系统与动力系统不在同一回路,就可以减少热传输系统对动力系统造成的污染。余热循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有效提升室内温度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是较为理想的节能新技术。因此,在进行暖通工程设计时,工作人员要注重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5 新型清洁能源

  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后,能源的开发与消耗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以煤炭资源为例,其开采过程会对矿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其使用过程也会排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在现代建筑暖通设计中,要大力提倡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等,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设计人员要抓住新能源的特点与发展机遇,在设计工作中科学应用节能技术,例如太阳能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较为常见的太阳能应用方式主要是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光热转换,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建筑物也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其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通过新能源的使用减少电能的消耗。但是目前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一定阻碍,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对新能源知识的认知和应用,将生态设计理念与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完美融合,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 暖通空调工程管理措施

  3.1 严格审核相关设计图纸

  在进行暖通工程建设前,相关技术人员要认真并严格审核施工图纸,重点在于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和实际操作要求。如果图纸中存在新技术、新材料或新工艺,则要了解相应的技术与材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重点审核图纸中的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同时进行标注,并加强各工种间的沟通,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提升各工种间的协同作业效果。

  3.2 做好暖通工程施工监督与质量检查

  首先,强化暖通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查,暖通工程施工环节应用到的材料设备主要包括空调、散热器、水泵以及各类管道材料等。材料及设备的种类以及规格型号较多,需要做好相关确认工作。管理人员要在相关管理制度的指导下,科学开展材料管理工作。第一,在材料的采购环节,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生产企业,并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尺寸等。第二,在材料进场时,对其进行抽检,并检查其生产合格证和出厂检测证明等文件是否齐全。对于相关机械类设备,除了要具备检测合格证,还要具有相应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为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提供技术参考。第三,制订完善的现场管理方案,规划材料存放区,对于重要材料需进行相应的覆盖防护,以免材料受损。第四,做好施工成品保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后,要检查预埋管件的位置,并做好管件封堵。在对阀门进行安装后,重点检测其密封性,防止渗漏情况出现。

  3.3 加强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可以为施工人员的实际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工程建设涉及专业较多,同时还包括交叉作业的部分,因此为了有效协调施工,施工部门需要对施工技术交底进行完善。在正式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与技术负责人员首先需要对施工图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科学制订施工技术方案,然后组织各工种技术人员研讨并确定技术交底方案,进而保证施工作业流程的科学有序开展,最后做好工程记录工作,工程记录是对工程建设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程的施工记录可以为工程的验收和后期维保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强化对施工记录工作的重视程度。

  3.4 注重暖通空调系统的调试工作

  在暖通工程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专业调试工作,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螺栓不松散、基础台座没有凹陷、风道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等。在调试过程中,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观察其运行状态下的各项参数,并按相关规范对其进行调试,进而使其达到使用标准。

  3.5 做好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首先,明确工程验收标准,验收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图和相关规范进行熟知,在验收过程中做到认真执行相关制度与规范。其次,强化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具有一定特殊性,验收工作人员可借助相关仪器设备,对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工程验收的全面性。最后,在验收环节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整改,直至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暖通系统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性能,需要从暖通系统入手,通过应用节能技术,减少系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同时,相关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暖通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促使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绿色节能价值,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成杰.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探析[J].制冷,2019,38(3):77-79.

  [2]韩雪.暖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7.

  [3]刘明明.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0(20):246-248.

  [4]石文.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13-214.

作者单位: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原文出处:傅瑞卿.暖通节能技术与暖通空调工程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3):160-16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返回: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