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开题报告 >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7-03-14 共17317字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 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 ”( 田萌)、“ 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 ” ( 芦影 ,2010 年 )、“ 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 ” (李凯生 )、“ 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 ”(刘震 ,2010 年学位论文 )、“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14),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11)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重的伦理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具体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当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2013),是对建筑伦理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伦理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伦理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最受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2007 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 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伦理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伦理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 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 ” ( 徐昊, 2010 年学位论文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 廖前兰 ,2008 年 )、“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 ( 李翔宁,2003 年)、“雷纳 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 ,2008 年学位论文 )、“批评包豪斯”(翟墨, 2003 年 )、“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 黄厚石,2007 年学位论文 )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11),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03)、《回到土地》(2009)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 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 19 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 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 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 First Things First 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 年,德国沃尔夫冈 豪格( Wolfgang Haug ) 的 《 商品美学批判 : 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 ,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 年代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伦理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 20 世纪70 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伦理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伦理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伦理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伦理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伦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13),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 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 Looking Closer 》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 、威廉·德兰特 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 《 Looking Closer 4 :Critical Writtings on Graphic Design 》汇集了自 1997 年到 2000 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返回: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