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论文题目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
二、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地区)是指因自然资源开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或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城市和区域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型城市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资源不断衰减等原因,开始出现“资源诅咒”现象,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诸如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维稳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愈发显着。
资源型城市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促使政府开始审视和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从历史看,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是在工业化进程完成以后才出现了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就出现了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问题爆发的时间有所提前。问题凸显时间的提前使我国政府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上面临着更多困难,政府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投入相当大量的财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研究目的及意义由于资源的演变规律以及缺乏统筹规划,我国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吸引力差、接续替代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国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起步较晚,转型资金也是在近年才开始投入,且数量不多,资金的瓶颈状态已成为现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融资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别是继续提高资源型城市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资源型城市供给的同时,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机制,这也是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资源型城市概念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无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
在定义时,侧重于城市的资源开发,如郑伯红(1999)在其研究中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2.资源型城市分类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资源开采程度划分
根据资源的开采规模,进一步可细分为资源型未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顾名思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城市自然资源开采量几近枯竭或是已经枯竭,资源性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已减弱或完全失去。随着对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加深,一些地区资源可采量逐渐减少,如云南东川、辽宁阜新这样的城市,当铜矿和煤炭资源可采量基本枯竭的情况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外,针对森工型城市这一类特殊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出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森工型城市森林可采量大幅降低,对于该类型城市来说这是一种政策性枯竭,如黑龙江伊春、吉林白山这样的城市就是这种情况。资源未枯竭城市则是相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的,具体分析时一般不单列。
(二)以资源类型划分
根据资源的种类不同,资源型城市可进一步分为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五类。这里主要依据资源型城市主要矿产的类型来划分,对于复合型资源的城市,以矿产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最大份额的矿产类型进行划分。
四、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研究目标本文拟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态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现存以及可能的各个资金来源渠道的融资现状和能力,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及其效应的框架和模型,检测和评价我国现行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状况,从引入市场竞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思路,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运行效率、改善其运行效果、拓宽其渠道、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 研究框架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七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引言,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并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和分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描述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以阜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其“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资金需求、供给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股票、债券、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供给情况,尤其对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发展现状及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总结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历史演进,并以阜新为例重点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第六章:国外资源型城市融资政策借鉴,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德、法、日、美4 个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转型融资典型,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政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七章: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通过前述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模式进行设计,设计市场化的融资路径,探讨满足转型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问题,并依据阜新市转型过程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投资主体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1.研究创新
首先,本文将研究主题选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融金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系统地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体制。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涉及较少,因此对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贡献。
其次,本文利用计量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缺口进行测算,并且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行融资机制及效应的分析、评价和计量检验,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最后,本文有机融合财政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机制及其效应进行研究,提出完善融资机制的思路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科都有所丰富。
2.研究不足
首先,本文提出的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的评价分析使用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其次,在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中,受时间和研究水平的限制,对政府、市场、融资主体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融资实现跨越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论文提纲
目 录
中文摘要
目 录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
1.2.2 资源型城市分类
1.3 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
1.3.4 研究不足
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融资相关理论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典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公共财政理论
2.1.3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2.1.4 金融发展理论
2.1.5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简要评论
3.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
3.1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3.2.1 资源型城市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3.2.2 经济结构失衡缺乏发展后劲
3.2.3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2.4 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缺乏活力
3.2.5 偏远的区位特点导致吸引外来投资困难
3.2.6 失业人口较多导致就业压力大
3.2.7 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
4.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分析
4.1.1 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概况
4.1.2 阜新“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量预测
4.1.3 阜新转型资金需求预测结论
4.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分析
4.2.1 财政资金渠道
4.2.2 信贷资金渠道
4.2.3 利用外资渠道
4.2.4 资本市场
4.2.5 自筹及其他资金渠道
4.2.6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渠道能力预测
4.3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
4.3.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的统计性描述
4.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存在的原因分析
5.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现状及阻碍作用
5.1 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
5.2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分析
5.2.1 融资总量评价
5.2.2 融资渠道评价
5.2.3 融资结构评价
5.2.4 融资效果评价
5.2.5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实证分析
5.3 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5.3.1 融资体制为资源型城市提供资金支持
5.3.2 融资体制可引导资金流向
5.3.3 融资体制能够保障资金效用发挥
5.4 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
5.4.1 融资环境欠佳,导致转型资金供给不足
5.4.2 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财政资金
5.4.3 市场缺位,融资主体融资能力差
5.4.4 管理不当,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
5.4.5 投资盲目,缺乏前期可行性研究
5.4.6 融资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跑项目”
6.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借鉴
6.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经验
6.1.1 德国鲁尔
6.1.2 法国洛林
6.1.3 日本九州
6.1.4 美国休斯顿
6.2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2.1 政府主导,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
6.2.2 市场运作,实现外商内资同时发展的引资战略
6.2.3 营造投资环境,为融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空间
7. 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
7.1 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完善思路
7.1.1 融资主体市场化
7.1.2 融资项目市场化
7.1.3 融资条件市场化
7.1.4 融资工具市场化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积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
7.2.2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保障转型资金的供给
7.2.3 促进融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一、论文题目维特经济政策研究二、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一)对维特经济思想及政策进行研究的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才开始由传统的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逐步步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
一、论文题目国民经济的人文内核研究二、研究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一)源于早期对海外华人经济圈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曾在英国留学,在两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海外华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引起我的兴趣,在对欧洲其他...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观念不断转变,食品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后,豆浆变得更受欢迎,成为现代人喜爱的饮品之一。豆浆的营养价...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利税40%、就业机...
一、论文题目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研究二、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项目经济评价研究现状2.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性研究现状四、研究现状评述国内外学者的这些研究工作,从...
一、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相当显着的提高,民有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民有经济的发展是我们这25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之处。虽然是无心插柳,但的确是中国经济发...
一、论文题目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二、选题的背景与目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轮浪潮中,大国参与度不断加深。大国参与区域一体化与小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院(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
一、论文题目台湾金融改革对银行产业之影响。二、研究动机金融为国家经济发展之基础,起初对于金融活动采取种种限制与严格管制,是为7金融抑制8。但是,受到世界贸易自由化及信息科技发展的影响,全球化己然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之主要趋势。愈来愈多...
一、论文题目。坡耕地利用的特色农业可拓研究以陕北地区坡耕地为例二、问题的提出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3.6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加上传统粗放的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