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昆虫学论文 >

诱蚊诱卵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5 共2744字
摘要

  白纹伊蚊是一种在室内外小型积水中孳生的蚊虫,可传播登革热、乙脑等多种虫媒传染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病媒昆虫。 掌握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消长情况对于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方法是通过对蚊虫孳生地进行调查得到有幼虫 (或蛹)孳生的积水数量,以单位面积中检出的阳性积水数反映白纹伊蚊幼虫密度。

  诱蚊诱卵法为近年来引入我国伊蚊媒介监测系统的一种方法,旨在通过人工放置诱蚊诱卵器来监测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的密度。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监测者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值得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 白 纹 伊蚊 密度 资料 2007-2014 年 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由各区疾控中心上报监测数据汇总后统计得出。 在广州市 12 个城区设立监测点,各城区每月监测一定数量居民区和非居民区的白纹伊蚊孳生情况,居民区至少监测 100 户,检查室内及室外 5 m 范围内的各种容器积水, 计算布雷图指数(又称百户指数)[1]. 非居民区检查 2 个以上的机团单位、公园、花圃、建筑工地、特种行业(指汽配行业、露天废品收购场、酿造厂、陶瓷厂、饮料厂、 废旧轮胎堆放点、 露天废品收购场或堆放点等), 检查上述场所中各种类型的小型积水数并统计有伊蚊幼虫的积水数,计算标准间指数[2]. 所 检查的各种小型积水包括:水生植物、各种性质器皿容器、一次性容器、花盆、花盆托盘等。 所有监测数据按居民住户和非居民住户两大类进行登记、汇总。 同时,每月在居民区和非居民区布放一定数量的诱蚊诱卵器,放置 4 日后回收并观察是否有白纹伊蚊在其中产卵,诱卵器中有白纹伊蚊成蚊或蚊卵者为阳性,计算诱蚊诱卵指数[1].

  1.2 白 纹 伊蚊 密度 指 标 几种密度监测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如下:布雷图指数是居民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标,又称百户指数,布雷图指数(BI) = 调查阳性积水容器数 / 调查户数×100.标准间指数(SSI) = 调查阳性积水容器数 / 调查的标准间数×100,是非居民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标。 其中,标准间指数检查方法要点为:将约 15m2大小范围折算为 1 个标准间; 并将所检查到的面积折算为标准间数。诱蚊诱卵指数可用于居民区和非居民区白纹伊蚊监测,其计算方法为:诱蚊诱卵指数(MOI)=阳性诱蚊诱卵器数 / 回收的诱蚊诱卵器数×100.

  1.3 数据分 析方法 将 2007-2014 年 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按照年度汇总,得到每年的蚊密度指标数据 (BI、SSI 和 MOI); 选择蚊密度较高的3-10 月 份数据比较 3 种指标在蚊密度监测中的差异性。 将发生登革热大流行的 2014 年与未发生大流行的 2013 年全市白纹伊蚊密度指数按照月份进行比较,观察调查孳生地与布放诱蚊诱卵器分别得到的两类蚊密度指数消长情况。

  1.4 统 计学分析 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 采用 Excel 表格自带统计函数比较 BI、SSI 与 MOI 三种蚊虫密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系数进行t 检 验 ,检验水准 α=0.05.

  2结 果

  2.1 三种蚊密度 指数之间的 相关性 各年份 3-10月份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显示, 广州市 2007-2014 年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0.79,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关系数为 0.49,诱蚊诱卵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 0.40. 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 、 标准间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 类 蚊 密度 指 数 季节消长 关 系 在全年蚊密度最高的 5-9 月份,2014 年 BI 高于 2013 年同期,但是诱蚊诱卵指数却正好相反,2014 年 5-9 月份数据明显低于 2013 年同期。 2014 年 10 月份之后因全市登革热大流行而采取高强度人为干预措施,数据无法进行客观比较,见图 1.

  3讨 论

  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对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监测工作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监测指标极为重要。 目前采用的各种白纹伊蚊密度指标中,以幼虫密度指数特别是布雷图指数最为重要,广州地区则自创了标准间指数以监测非居民区的伊蚊密度,两者分别在广州地区居民区与非居民区蚊虫密度监测中被广泛采用。 这两个指标的含义是一致的:均为一定范围(检查区域)内有伊蚊幼虫(或蛹)孳生的积水容器数。

  诱蚊诱卵器在国外很早就已出现,当时有人提出诱蚊产卵调查方法比传统的孳生地调查方法更为敏感[3], 该 方法适用于伊蚊密度较低的场所 , 其目的为检查是否有伊蚊存在,尤其在蚊密度很低的情况下更加有效[4-5].

  近年来,诱蚊诱卵指数(MOI)被引入我国伊蚊监测系统中,有人认为该方法敏感客观,能够取代常规的白纹伊蚊监测手段[6-7]. 广州市自 2007 年起增加了诱卵器法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积累了涵盖全市各区的完整资料。 从本文数据可见,BI 和SSI 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MOI与 BI、SSI 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该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两类指数所针对的蚊虫发育阶段不同,从而造成指数高低不同步。 另一方面,环境中伊蚊孳生地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存在大量积水容器的区域, 由于有很多孳生地可供蚊虫产卵,诱蚊诱卵器被蚊虫选择产卵的概率会变小,可能会得出诱卵器指数偏低的结果。 如果用诱卵器法比较两个孳生地差异很大的区域中的伊蚊密度,有可能孳生地数量多的区域反而监测数据较低[8]. 例如 2014 年广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登革热流行期间,白纹伊蚊密度指标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均为近 10 年来之最高值, 但是该年的诱蚊诱卵指数却低于 2013 年和 2012 年。 证实了采用诱蚊诱卵指数比较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的白纹伊蚊密度有可能造成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假象。

  由此可见,MOI 反映的是白纹伊蚊雌蚊在诱卵器中产卵的情况,无法体现整个自然孳生地中的全面情况;可以用它监测某个场所中是否存在白纹伊蚊,却难以用其比较不同地点的伊蚊密度。 只有在同一地点监测环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前后比较蚊虫密度时方有意义。 例如在仅采用杀虫剂灭蚊的区域可以用诱蚊诱卵指数衡量施药前后的蚊密度变化作为灭效考核依据,一旦实施了清理蚊虫孳生地等干预措施(如清除积水、翻盆倒罐),MOI 便不能真实反映蚊虫密度的消长情况。

  另外,虽然诱卵器法避免了孳生地调查中由于监测者的经验、 能力不同而造成的监测结果差异,但诱卵器布放仍是一种人为的操作, 布放地点、时间的选择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9].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我们在伊蚊密度调查与监测中,对诱蚊诱卵指数应当采取审慎态度,必须参考其他密度指数方可作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 T 23797-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S].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严子锵,胡志刚,江毅民,等。 标准间指数在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12(5):352-3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昆虫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