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社会管理、生产、建设以及服务等第一线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的大量扩招, 大学毕业生的基数在不断加大,201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727 万人,这一数据比2013 年增加了 28 多万,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
虽然近几年, 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但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年低于本科院校毕业生,也低于全国总体就业率。[1]可见,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不容乐观。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就业指导教育问题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缺乏全面性,形式单一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少学校真正重视这种基础性课程,认为开设《 就业指导》就是象征性地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讲解简历如何制作以及笔试、面试技巧。 这种基于简单目标达成的“ 速成式”秘诀传授,远非就业指导的真谛。 而这些,在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这些知识学生都可以从网络上直接获得。 就业指导教育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针对性,除了就业技巧的指导外,还应当包括就业规划、就业观念教育、择业心理调适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应针对不同专业,甚至是单个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目前,就业指导教育常常仅仅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来开展,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有针对性实际个案,缺乏实际指导经验,学生感到枯燥而单调。 有些学校甚至只是单纯地认为只是发布一些就业信息,组织几场招聘会就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了,较少组织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就业实践活动。[2]
( 二) 就业指导教育缺乏全员性
一方面,许多高职教师认为,就业指导教育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事,是辅导员的事,与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关系不大,没有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然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要负责全校的就业工作,往往处理需要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只能从学校层面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院,每个专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而辅导员往往不是与学生同一个专业出身, 无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即使是同一专业出身,也不再从事相关工作,对社会中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很难真正全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而专业课老师则有这方面的优势,对学生专业领域了解,对当今社会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与企业联系较为紧密,往往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最前沿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家长、社会都应当成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主体,三者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应保持步调的一致性。 然而就业指导教育并没有走出校门,让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也没有家长的参与。
( 三) 就业指导教育缺乏全程性
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由于专业课程多,时间紧,很多学校都将就业指导相关内容放在大三才开设,时间明显滞后,错过了大一、大二教育的好时机。 而在大三,由于前两年没有接触到相关就业指导的知识,《 就业指导》 课还需要从最基本的讲起,但课程次数有限, 对于毕业班学生真正能实用的内容就往往被压缩了,而且,到大三,学生往往已经没有心思在课堂上了,造成了毕业班对就业指导课的不满,也使就业指导课无法真正对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改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对策
( 一) 就业指导工作向实践化转变
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灌输求职就业知识,还应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实践知识、体验求职就业生活。 除开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组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要通过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3]2.除了在大三毕业班时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招聘会外,也组织大一大二的学生观摩用人单位在校内召开的招聘会,让在校非毕业生亲身体验求职就业气氛,也理解用人需求。3.结合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 4.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将来毕业从事的工作,对就业有更明确的方向。
( 二) 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转变
加强师资培训,搭建高素质就业指导教育队伍。 首先,加快对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的建设和培养,建立起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专职人员要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仅要掌握求职应聘技巧等与就业指导直接相关的知识,还应当吸收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综合知识,同时加强自身的交际和协调能力。 在此基础上,也需要兼职教师配合,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实战演练。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专兼职老师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全面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就业指导能力。 就业指导教师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宣传者,更应当成为全方面的研究者。 专业化的培训要使就业指导人员显现出各自的主攻方向及强项,形成优势互补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同时,可尝试引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师等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 三) 就业指导工作向全员化转变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应当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全员的责任。 一方面,要积极的争取企业的支持,经常派代表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的相关讲座,也可通过“ 订单式”培养,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不仅企业可以吸收到优秀的毕业生,也可使学校培养出更多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另一方面,就学校而言,也应当做到全员化,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的事,而是全校全员的责任。 专业教师也应当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指导知识和最新的就业动态。 除此之外,行政后勤人员也要致力于不断提升学校美誉,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对孩子的就业指导教育。
( 四) 就业指导工作向全程化转变
就业指导教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应当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不应只针对毕业班学生,应当覆盖全体在校生,且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在大一期间,应着重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开设《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让学生有个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其在大学三年有个初步计划和目标。[4]
在大二期间,则应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提高职业能力。 向学生介绍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去向,重点介绍每种岗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如社会兼职、社会实践等活动;同时加强专业学习,考取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最后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到了大三,临近毕业,有了前面两年的积淀,则应开设求职技巧、就业法律知识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信息的指导。 一方面,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在面对求职竞争时抢占先机。 另一方面,加大就业政策、信息的咨询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教育。 最后,在学生毕业后,还应当进行继续服务、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库等就业指导工作。 特别是对于刚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与他们多沟通,及时提供一些适合的招聘信息,为他们就业给予帮助。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利用, 学校应当与时俱进,增加对网络管理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参加网络就业指导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 特别是对于一些在校外定岗实习的学生,通过电子邮件、飞信、博客、QQ、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能使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保持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5]与此同时,现代技术的采用,对于加大对外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使企业和社会更加了解学校、 毕业生情况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如果把高职学生比作是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他们航行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就业指导教育就应像是一个“ 灯塔”,能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使学生在大海中不会迷航,不会走弯路。 但是,作为学校,要为学生点好这盏“ 长明灯”,而不是仅仅简单地设一座忽明忽暗的“ 灯塔”,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条件为航行中的一艘艘小船保驾护航。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黎 梅。谈当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设置[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2011,( 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创 业 工 作 的 通 知 [EB/OL].(2014-11-28)[2015-3-1].
[4] 周立熙。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08):22-23.
[5]徐 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0):40-41.
5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5.1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了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同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对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掌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