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论文(热点范文10篇)之第十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镇地区聚集。农村人口对农村的生态的依赖程度降低, 农村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以此来揭示农村生态环境恶劣的某种作用机理, 并尝试运用哲学的方法获得某种规律, 进而提出解决方法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一、十二五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镇化也可叫做城市化, 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 (第二产业) 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历史过程。
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两大阶段, 分别是传统模式下的城镇化和新型的城镇化。我国在总结国外发展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1)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也将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 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以坚定的意志推进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 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较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土地污染。随着人口的飞速增加以及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资源在近些年来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加上其布局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 导致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居高不下, 加上农用化学药品以及开发矿藏造成的污染, 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第二, 水污染。水污染具体表现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流失进入水体, 工业的废水、废料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有些甚至未经处理就直接流入河道或就地处置, 再加上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等现象。这些均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 工业废水、废料的排放达标率也一直在逐年提高, 水体净化科技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 但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 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 农村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 其成分也愈来愈复杂, 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随意倾倒, 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持续性的发展。相当多的村庄中并没有设立垃圾的存放点和回收处, 村民习惯于把垃圾随意地丢弃在门前屋后以及废弃的沟渠中, 这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 还会导致一些恶性疾病的传播, 对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第四, 工矿企业的污染。在农村, 民众普遍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 对矿产资源进行野蛮式开发, 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 分布在农村周边的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在环境保护、污染物净化方面资金投入不够, 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 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五, 禽畜粪便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禽畜养殖是农民赚取收入的一个普遍方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禽畜粪便70%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 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也对农村的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在农村, 也存在着部分庭院式的小规模养殖, 人畜共处, 人畜粪便的处理即是简单的在房屋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 这为蚊虫、细菌的快速繁殖和恶性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看, 农村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环境伦理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
根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 生态危机也同时出现。对于生态危机的原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康纳指出“自然界本身的节奏和周期是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的”。 (2)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环境的尖锐矛盾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中的一种具体表现,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作为其研究的重点。
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 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 非人的一切存在物皆没有内在价值。究其根本, 是主客二分的机械论的自然观一直支持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大自然和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 从而也有道德资格。环境正义要求公平地分配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 生态正义要求人类尊重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其实, 在我国, “天人合一”的命题很早就已经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论证了人与自然万物同质同源;也从价值论的角度上论证了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境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占据主导的结果, 大自然有其外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 也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局限性, 走向一种更加文明的倡导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探索了一条走出生态危机的道路。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自然和反生态的, 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利润, 这种无限的扩张必然会造成与自然界本身的有限性的矛盾。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必须要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互补的, 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 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 并且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 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 (3)
结语
生态危机对人类来说, 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是毋庸置疑的。倘若解决适时, 则人类繁荣昌盛, 反之, 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然而, 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 人们对此的认识是不足的。以教育宣传为例, 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仍然认为现在地球“病了”, 我们要“保护”它。而事实是, 地球经过几亿年的时间, 经历数次大的物种灭绝, 每次经过大的劫难之后, 它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恢复过来, 以其自我恢复的功能, 他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保护, 也没有资格保护的地步。人们需要思考的是, 我们人, 有没有这种复苏的能力?当生态环境糟糕到人类灭绝的时候, 我们面临的是自身的存亡危急, 而不是地球的存亡问题。所以, 在中国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 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的今天, 我们关注生态问题, 就要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树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2]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王军.高度重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建议[N].齐鲁网,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