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答辩 >

本科毕业论文水浒传的答辩

来源:学术堂 作者:蒋老师
发布于:2017-06-17 共2501字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成熟。下面我们学术堂为各位本科毕业生准备了关于论文水浒传的答辩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科毕业论文水浒传的答辩

  尊敬的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是X级文学专业的XX,我的论文题目是“《水浒传》途释史论”很高兴在这里论文答辩,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希望今天能为我的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下面,就我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因,以及文章的内容结构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论文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自从二十世纪初中国古典小说成为学术研究对象以来,胡适创建的现代学院派研究范式在方法上侧重于考证考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则偏重于联系实际进行评论,新时期以来,虽说是以考论为主,但是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偏见,即认为只有考证考据才是真正的学问,而诊释或评论则是野狐禅。虽然诊释或评论是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主流研究方向还是偏重于考证考据,对《水浒传》的研究自然也是这样。
  对于《水浒传》的研究,截至到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水浒传》的书籍共639种,但是608种是《水浒传》的各种出版版本,研究着述反而不是很多,其中又以考证考据为主,为数不多的诊释或评论方面的着述主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传播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西方文艺理论观照之下的研究成果。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关于《水浒传》的论文,从1979至2006年9月,大约有3977篇,研究和诊释的角度可谓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司法的、宗教的、哲学的、神话的、民俗的、数理的等等;以及古今比较或中外比较研究、西方文论观照之下的理解和阐述等等,但一般并不是系统的比较研究,而是往往从具体的某个角度立论。另外,对《水浒传》诊释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伴随着当代科技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诊释从专家学者走向大众化。网民的世俗化、平面化、随感式、零散的、从当代眼光非历史地评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这些评论对《水浒传》传统的英雄观和妇女观等进行了颠覆,价值判断比较多元,是非褒贬争议很大,因而对《水浒传》的诊释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探讨人们是如何理解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的,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水浒传》的诊释史,《水浒传》既有过大红大紫、叱诧风云的辉煌日子,也有过屡次遭受被查禁和焚毁的经历:目前,网络、报刊、甚至一些学术刊物上,都不乏谩骂水浒英雄好汉滥杀无辜、低毁《水浒传》妇女观落后等的文章,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理论上的诊释,在学术上是有现实意义的。另外,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没有“人间情怀”,不能不对人们的道德修养进行关注,不能在经济大潮中丧失了社会良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黑、骗、赌、毒、淫等社会丑恶现象越来越猖狂,有的甚至公然模仿“宋江等人聚义”、学习“水浒好汉”,有些罪犯甚至称他们是“逼上梁山”,被贪官污吏、穷困潦倒、难以生存、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逼其走上了那一条不归路等,因此研究《水浒传》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内容结构:

  (一)研究内容论文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1、李费关于《水浒传》的评点、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批改、“诲盗”说、“农民起义”说、“投降主义”说、“市民”说、“忠奸斗争”说、“行帮道德”说、“游民”说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这些诊释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关于《水浒传》的主题诊释众说纷纭的原因是什么?这部小说文学意义生成的具体特点是什么?文学意义的理解与历史背景、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等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意义与文本、作者、读者之间的实质性关系是什么?一句话,论文的研究内容就是以《水浒传》的诊释为中心探析其意义生成的此在性。

  (二)创新之处

  首先,哲学诊释学为探讨文学意义是如何生成的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角度,它消解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体二分法,它不再要求读者去文本之中探求内在的原旨原义,而是从此在出发,以现象学本体论取代传统认识论来分析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在哲学诊释学的视野观照下,论文认为《水浒传》的意义既不是由文本的“客观性”决定的,也不是由读者的“主观”解读所决定的,而是生成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视野融合过程中,因此《水浒传》的所有理解都具有历史的有限性和意义的无限性。

  其次,在哲学诊释学的视野观照下,论文认为《水浒传》的诊释史就是它的效果历史,就是它的存在史,也就是说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总是包含历史的实在与历史理解的实在。这一视角消解了传统认识论中主客二元的认知模式,打破了人们一贯的从文本之中寻求客观意义的迷信,这也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偏重考证考据轻视诊释评论的偏见是一冲击,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研究的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第三,在哲学诊释学的视野观照下,论文认为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无不含有读者阅读情境中的应用性因素,或者说读者的问题视域对于意义解读何所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论式解读与有感而发的理解也是《水浒传》的存在方式,这就解放了人们对意义理解过程中应用性色彩的偏见。时代不同,读者的问题视域也就不同,问题视域的不同决定了理解的此在性。

  例如,论文将从问题视域这个视角去考察文化大革命中人们对于《水浒传》的诊释,并不是简单地套上一个“政治化”的帽子就否定它历史的存在(例如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就将“文革”文学空白化了)。
  论文以《水浒传》的诊释史作为研究的个案,对中国古代以伦理道德文化背景下的评点诊释和近现当代以西方哲学思想理论背景下的诊释评论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求得出各种理解的此在性,以探析文学意义生成的具体特点;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个个案的分析来探讨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诊释范式在人文精神科学领域中的局限性以及哲学诊释学视野下的人文科学的理解特点是否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传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才识疏浅,因此尽管我已经尽到最大努力,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诚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返回: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