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答辩 >

针对财经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前期准备工作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27 共3749字

  学生将毕业论文按照校方的要求打印装订足够的份数之后,应当立即交付指导教师,并由指导教师转交给有关的答辩审查委员,使答辩审查委员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审查毕业论文。从这个时间开始直至论文答辩会的召开,学生进入了论文答辩的准备阶段。

  一、论文答辩学生的心理准备

  (一)准备答辩学生的心理分析

  当学生将手中的毕业论文上交之后,由于不知道答辩审查委员将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怎样的问题,心情往往比较紧张,这种紧张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所以造成如此沉重的精神压力,原因在于不少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没有花费足够的精力,因此,对论文所阐述的论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心中没底。

  记得有一位学生在论文递交之后,先后多次打电话询问应当准备些什么,答辩委员能够在答辩会上提出一些什么问题等等,当我让他认真熟悉自己所撰写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并利用自我测试的方式将自己作为旁观者来进行提问时,这位学生竟然哭出声来。这充分暴露了该学生对自己所撰写的论文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甚至可以认为,这位学生的论文是在借鉴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己又对他人的科研成果没有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由此可见,越是心情紧张,越表明论文作者对“自己的论点”没有全面领会。从准备答辩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可以看出部分学生仍然带着侥幸的心理撰写毕业论文,当毕业论文提交上去之后,又带着侥幸的心理企盼着能够蒙混过关。还有一些盲目乐观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答辩无非就是走走形式,通过答辩是肯定无疑的。所以,毕业论文上交之后则泰然处之,并不再考虑其他。

  (二)论文答辩学生的必要心理准备

  众所周知,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体现,记录在学生的档案里,毕业论文的选题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评定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一项最具有综合性的内容。笔者曾经为辽宁的一家上市公司推荐财务人员,当我推荐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的时候,这家公司的财务部和人事部则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并将这位学生的求职申请书放在“首选类”;而当被推荐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为及格时,该公司则将这位学生的求职申请书放在录用名单的最后。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公司经营理念已经得到企业界的广泛理解,企业对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要高看一筹。

  为了顺利地通过论文答辩,在论文答辩的准备期间应当保持正常的心态。首先,所有参加答辩的学生应当重视论文答辩,不能抱有盲目乐观情绪和任何侥幸心理。事实上,论文答辩的准备阶段也是学生毕业论文整个学习研究阶段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论文的提交并不等于学习和研究过程的结束,而是更加深入学习和探求的开始。学生应当保持“临战”的状态。另外,论文答辩的准备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热身”,放弃了这种必要的“热身”准备,可能会影响学生答辩的效果。通过反复的推敲和正反两个方面的自我剖析,学生可以增强答辩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建立则是牢固的,不是盲目的。最后,学生也应当从惧怕答辩委员提问题而转变为希望答辩委员提出高难度的问题,从而增长才干,获得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二、论文答辩准备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一)学生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程

  学生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程序应当根据论文答辩的组织过程确定。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过程如下: 1.由指导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是否同意该生参加论文答辩; 2.由学生介绍自己撰写这篇论文的动机以及论文的主要观点;3.由答辩委员提出问题,学生记录下这些问题; 4.学生退出答辩现场,对答辩委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准备; 5.学生返回答辩现场,按照准备好的回答方式回答问题; 6.答辩委员同意学生的回答(或者不同意学生的回答),并请学生退出答辩现场; 7.答辩委员对学生的论文和答辩效果进行投票表决,以确定学生的论文成绩;8.学生返回答辩现场,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向学生宣布论文成绩。

  按照上述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过程,学生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程序应当是: 1.准备一份1000字左右的论文撰写动机和论文主要观点介绍的陈述稿; 2.针对论文的论点支持和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准备。

  (二)学生论文答辩应当准备的内容

  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内容的重点在于“论文的论点支持和相关问题”,因为答辩委员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提问只能限于“与论文阐述有关的问题”。为了确保论文在答辩中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学生应当对论文所涉及的每一个论点进行必要的挖掘,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对与本论点相对立的论点和论据也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论点之间相互对立原因,并做出相应的书面记载,供论文答辩时随时采用。

  (三)学生论文答辩准备的方法

  在对“论文的论点支持和相关问题”的准备中,学生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正述法。即根据论文的论点进行正面的阐述,以达到自圆其说的目的。例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改善银行财务效益的对策研究”的毕业论文。在论文的准备阶段,文章的作者对论文中所阐述的“财务效益增长点的确定”进行了翔实的正面准备,其中包括盈亏平衡点的论证和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两个不同的方面。恰巧在论文答辩中,多数答辩委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质询,由于事先论文的作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答辩准备,所以该学生的答辩取得了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

  2.反述法。即根据论文相反论点的缺理性,表达论文观点的有理性。例如,有一位学生撰写了题为“最佳资本结构成立的假设命题”的论文,该论文的中心观点在于揭示最佳资本结构的理论意义与实际理财动态之间的偏差;并大胆地提出最佳资本结构的虚拟性。由于这篇文章与西方流行的财务理论有一定的冲突,因此,论文能否通过将是对论文作者的一个极大的考验。当指导教师让这篇文章的作者详细准备论文答辩的各种可能提出的问题时,这位学生采取了反述法,将至今为止的各种最佳资本结构理论在实践上的不可参照性揭示得淋漓尽至,并引用了西方某些知名经济学家对资本结构理论的质疑,从反面论证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这种反述法果然在答辩中发挥了效力,得到了多数答辩委员的好评。

  3.关联法。所谓关联法是指将与论文相关联的一切概念搜集起来,对每一种概念进行详细的说明,以达到有备无患的目的。应当说,这种准备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回顾毕业论文答辩中答辩委员所提出的问题,其中5”%以上的问题是与论文有关的概念性问题。当然,对相关概念的解释不能只局限于一般的理论归纳,最好还应当联系实际业务,以保证预防的充分性。

  4.图示法。图示法是将论文中的论点用图示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在图示中揭示与这些论点有关的其他内容,以便文章的作者有的放矢地研究和探讨这些内容,达到论文答辩准备目的。有位本科毕业生撰写了一篇题为“应收帐款机会成本”的论文,文章的核心命题为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围绕这个核心论点的论据有四部分组成: 1.资金成本率; 2.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3.销售收入; 4.变动成本。如果将这些论据用一个表达式表述,则: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资金成本率于是,文章的作者针对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确定(应收帐款的范围、应收帐款余额的计算);变动成本的确定;销售收入的确定;资金成本率的确定(取值标准、表达方式)进行了答辩前的必要准备。结果,该学生所准备的内容与答辩委员所提出的多数问题相吻合,答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毫无疑义,上述四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只要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不要有任何恐惧的心理。相反,如果学生不进行答辩前的必要准备,就可能在暂短的论文答辩过程里心中无底,从而形成语无伦次、话不对题的尴尬局面。这是答辩委员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学生应当尽力避免的。

  三、答辩练习

  当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答辩问题准备之后,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答辩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答辩的水平。通常,这种练习可以在同宿舍的同学之间进行。应当指出的是,学生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应当回避学生组织的模拟答辩,如果受到学生的邀请,也应当婉言谢绝。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参加学生组织的模拟答辩,并对模拟答辩中的提问不表示任何意见。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记得几年前笔者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一次其他院校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其中有一位答辩委员向学生提出了三个比较难的问题,正当大家为这位学生捏着一把汗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这位学生竟圆满地回答了这位答辩委员提出的全部问题;但是,对其他答辩委员所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却表现出“所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后经学生反映,该答辩委员在答辩会召开之前,曾经多次“辅导”这位学生如何答辩。由此而引起人们对这位学生真实成绩的不同看法。最后,经答辩委员会所有成员表决,对该生的论文成绩暂不公布,并宣布该生参加以后进行的另一组答辩委员所主持的论文答辩。结果,这位学生在另一组答辩委员所提出的问题面前彻底“露馅”,论文成绩仅评定为及格。从这个案例可以总结出的教训应当是,论文的答辩委员和学生都必须严格按照论文答辩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都将给自己的脸上抹黑。

  四、答辩前的心情放松

  如果毕业论文是学生自己劳动的产物,或者是在合理借鉴他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自己又付出了深入研究的努力,学生就应当在答辩前以适当的方式放松一下心情。当然,放松心情与盲目乐观绝不是一回事。应当说,在学生毕业论文的了解掌握上,论文的作者与答辩委员相比,作者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学生不应当害怕答辩委员提出问题,应当盼望答辩委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以便充分展示论文作者对所研究命题的特殊造诣。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返回: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