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答辩是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中最后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控制环节。一般说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接受研究生的学位申请,就意味着,申请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已通过了以学位条例为标准的形式审查。但是,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还不能据此即对申请人是否达到学位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作出有效的判断。这是因为,第一,申请材料中的课程学习及其成绩只能说明学位申请人的学习经历和具备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可能性,而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做决定时所依据的是这种现实性,这在书面材料中无法得到反映;第二,由于学位论文在行义止的惯例,也没有为判断申请人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提供全部必需的信息。因此,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是否授子学位的最终决定之前,产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答沂来获取土述两个方面在书面材料中尚未反映的必要信息,这也就是举行学位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是学位论文答辩所具有的一项主要功能。
但是,从作者近两年来所参加的校内外86、87、88级三届研究生的百余场学位论文答辩的实际情况来看,答辩委员在提问中往往偏离了土述学位论文答辩的主要目标,在多数情况下,答辩委员所提的问题对申请人能否获得学位(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没有实质影响,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也没有产生超出书面材料之外的必要信自、,给参加者形成一种“走过场”的印象。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提问失范”。
“提问失范”不但损害了已授学位质量的信誉,而且使低年级研究生产生错误的行为预期。目前研究生学习风气的恶化,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因此,对于‘.提问失范”的救治,也必须同时考虑对毕业研究生(学位申请人)的有效评价和对在读研究生的正确导向两个方面。答辩委员在学位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虽然因专业和个人意趣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但从这些问题对实现学位论文答辩主要目的所起的作用来看,则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台阶型问题,它通常涉及对学位论文整体品质的评价并受论文约束,比如材料的可靠性、代表性和充分性;方法的正确性;结论的创造性等。此类问题对申请人能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形成一个个台阶,申请人只有迈过这些台阶才有可能通过答辩,从理论上说,申请人只要迈过所有这些台阶也就表明其达到了学位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第二种,斜面型问题,除了台阶型问题之外的所有其它提问都可归入此类,它通常涉及学位论文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和申请人的某个学术观点,并且可以不受论文的约束。申请人在此类问题上的答辩结果对于能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一般没有影响,但对于答辩委员会决议中的学术评语会有一定的影响。
从实现学位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来看,台阶型问题决定了申请人能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理应成为答辩提问的主体。否则,答辩的效度就难以保证。斜面型问题虽然能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提供更为细致的评价信息,用教育测量的话来说,就是可以提高型问题。场面虽然热烈,但答辩结果的效度和信度都难以保证。据作者了解,上述“提问失范”现象并非是武汉一地的特殊情形,在全国其它院校中也有类似问题存在。
纠正“提问失范”的前提是要对台阶型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台阶型、司题的存在性是毋容置疑的。比如对论文独创性提出的质询即属一例。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对台阶型问题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根据前面的界说,凡是有可能影响学位论文通过的问题都是台阶型问题,而学位论文只有在其科学性和独创性不能被证实时才会被否决。因此,凡台阶型问题必与论文的科学性或独创性有关。这个结论不受专业限制。
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即通常所谓的“新意”。这种新意必须是就论又整体特征而言,任何细节上的新意都不能自动构成学位论文的独创性。比如,在论文中提供了新的材料或使用了新方法时,如果最终的结论不依赖于这些新材料或新方法,那么这些新材料或新方法就不能构成论文的独创性。关于论文的独创性还有一个至今尚未被人提及的问题,就是学位申请人本身必须对其工作的独创吐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作者所接触的学位论文中(远远超出前述百余场学位论文答辩的范围),有为数不份的已被通过的学位论文并没有明确论及其工作的独创性。对此只有两种解释:或者是研究工作无独创性可言,或者是学位论文作者由于任何其它原因而未能认识其独创性。如果是第一种情形,论文显然不应被通过;如果是第二种情形,学矿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值得怀疑。因此,当学位论文未明确论及其工作的独创性时,就必须通过提问要求学位申请人对此作出明确而具体的回答以决定其是否能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科学性涉及材料、方法两个方面。材料的科学性包括可靠性、代表性和.充分性三个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材料的科学性就应受到怀疑。在这三个因素中,第一位的是可靠性,不可靠的材料没有任何科学价值,这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一项常识。材料如果缺乏代表性,则只能产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由于在材料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偶然误差会破坏材料的可靠性,而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系统误差又会破坏材料的代表性,因此,必须用不同的材料相互印证才能保证材料的可一靠性和代表性,这就是材料的充分性。通常所谓“科学研究要详尽的占有材料”,其意义盖在于此。
考察方法的科学性也有三个方面。第一,运用该方法的约束条件是否满足?第二,运用该方法的程序是否正确?第三,该方法的固有属性是否与结论矛盾或者为其它方法所补偿?在将一种方法移植于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时,对此要给予特别的注意。一般说来,在学位论文答辩中的台阶型问题都包括在上述两大类共七种问题模式之中了,至于提问的具体内容,那是无法事先预测的。上述七种台阶型问题构成了申请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组。从发挥学位论文答辩的导向功能考虑,应该使每一个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尽早明确这一点,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意识实现由质量检验到质量形成的转变,此所谓未雨绸缪是也。
在实际的学位论文答辩中,并非每一次都有必要对土述台阶型问题依次问到。比如对于论文的独创性,当论文中已有明确阐述时,再有此一问就未免多余了,对其它台阶型问题的提问也应作如是选择。但是,无论问还是不问,这七个方面的信息是一个也不能缺少的,缺少就会损害答辩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而累及学位授予质量的信誉。就作者的体会而言,在学位论文的答辩中,材料的科学性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一方面,它是目前学位论文答辩中最为薄弱的提问环节,另一方面,它的满意答辩完全依赖于学位申请人的学术功底,这只能日积月累,因而在提问中又具有最高的信度。同时,此类问题对申请人的科学态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检测。
学位论文答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导师学术水平和指导水平的评价。正是因为存在这一层关系,答辩委员往往畏于提出尖锐的问题以免使研究生的导师难堪,这是目前学位论文答辩中出现“提问失范”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纠正“提问失范”现象,又不至于使答辩委员为难,学校应该将对台阶型问题的提问以合适的形式在答辩规则中作出明确规定,这样依例而行当可消除至少是可以减轻答辩委员的心理负担。对于低年级研究生来说,因有明文规定,也可形成正确的行为预期,从而真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到那时候,“提问失范”也就不解自解了,这正是作者用意所在。
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是对大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学位论文通过评审,即进入...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考察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于学校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以后,每到论文答辩旺季,许多研究生导师不得不穿梭于校内校外,少则参加几场答辩,多则需应付十多场答辩,最要命的是这些事情都必须在一个非常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有时候要看的论文堆成山,根本无法细细阅读、慢慢咀嚼、认真准备;...
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质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强化全面质量观,要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由于每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增...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论文审查形式,是高职院校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学生自述、教师提问、学生答辩的方式。这种方式本无可厚非,但不足也很明显,主要体现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习得的技能难以查考,一些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或...
五月的珞珈山下,各学院的博士论文答辩海报红彤彤地贴满墙壁。今天,5月18日,是谢灼华先生的首位博士生王子舟答辩的日子。他的论文题目是:《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早上,我走进学院大楼四楼答辩会...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位论文答辩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检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效果...
我国每年有320万大学生面临毕业,学生毕业需要写作毕业论文,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能力或者工作实习等其它因素就会导致自己无法完成毕业论文,完成不了毕业论文那也就面临着不能顺利的拿到毕业证书,在这个时候许多学生就选择了找人帮写论文,自己支付一定的酬劳...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治学的...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是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